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5104-1000-2025-00004
  • 发文机关: 秀屿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5-03-14
  • 发文字号: 莆秀教〔2025〕20号
  • 标    题: 莆田市秀屿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 2025-03-19
  • 有 效 性: 有效
莆田市秀屿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莆秀教〔2025〕20号
时间:2025-03-19 15:46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秀屿建设规划(2021—2025年)》《莆田市秀屿区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实施方案》及《莆田市秀屿区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为工作指引,扎实推进系统法治教育、法治政府建设,为秀屿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确保法治建设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定期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对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规范性、重大合同均组织局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为学校依法治校、局机关重大决策等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二)加强法治学习,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化、常态化,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全年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学法。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入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积极组织局机关干部参加各类法治专题培训,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此外,鼓励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

  (三)推进依法治理,营造良好教育法治环境

  1.强化学校法治教育。指导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构建完善的法治教育管理体系,明确校长为法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组建工作小组,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精准排查特殊学生群体,按照“一人一案一策”原则开展重点法治教育。创新法治教育模式,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等,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同时,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社区法治宣传等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

  2.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如寒暑假前后、“4·15”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组织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宪法卫士”“宪法晨读”“尊崇宪法国旗下宣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热情。鼓励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成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学法守法。

  3.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推动各学校按照要求配备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教师参加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把学校法治工作情况纳入学校百分制考评和评优评先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区教育系统推进法治工作。

  (四)严格规范执法,持续维护教育领域秩序

  1.落实“双减”政策。建立健全校内“双减”督查机制,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考试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组织责任督学采取校园巡查、推门听课、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定期深入学校督导,确保“双减”政策落实落细。

  2.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年检、日常监管等制度,加强工作专班监管力度,成立常态化应对校外培训行政执法“联动队伍”。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巡查。

  3.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拓宽群众信访投诉渠道,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热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各级信访事项和群众反映问题均按时办结,有效维护全区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部分学校法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仍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同时,法治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系统,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法治学习需求。此外,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不够深入,部分教师法治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影响了法治教育效果。

  (二)教育行政执法力量薄弱

  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且部分执法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执法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教育执法工作需要。在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育违法行为时,存在执法手段有限、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法治建设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

  教育法治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但目前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及时,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在处理一些涉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综合性问题时,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法治教育改革,提高法治教育质量

  一是创新法治教育形式。鼓励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情景剧表演、法治微电影拍摄、法治社会实践等,增强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度。二是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在现有法律知识教学基础上,增加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如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使法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教师法治培训。制定教师法治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一线法官、检察官等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教学工作。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执法水平

  一是充实执法人员力量。根据教育执法工作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局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充实教育行政执法队伍,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强化执法培训。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案例研讨、模拟执法等活动,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三)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与司法、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涉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与各职责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家校社协同。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等作用,共同参与学校法治教育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法治环境。

  总之,下一步,我局将持续认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聚焦“五区”战略、“三宜”目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化教育“十个抓”,扎实推进秀屿区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全面发力建设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秀屿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以实干笃行赋能秀屿“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莆田市秀屿区教育局

  2025年3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