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5120-3000-2025-00016
- 发文机关: 秀屿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4-28
- 发文字号: 莆秀农〔2025〕37号
- 标 题: 关于印发《秀屿区2025年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建设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5-06-20
- 有 效 性: 有效
现将《秀屿区2025年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专此通知。
莆田市秀屿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8日
秀屿区2025年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建设方案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22年稳定粮食生产项目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2〕49号)和《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4年稳定粮食生产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4〕2号)文件,为有效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推动粮油生产建设,提高经营主体规种植大豆积极性,支持建立一批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拟在绿益农业、中天农业、浓浓农业、闽华农业建立核心示范片,核心示范面积432亩;核心示范片经测产比对照(各种植主体种植当地大豆品种,按照常规种植)增产5%以上;示范片农产品经农残抽检检测,不出现农残超标现象;在示范片设立标志牌一个,标志牌规格1米*0.6米以上。
二、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根据各经营主体申报情况,共有4家规模经营主体有意向承担示范任务,拟选择建设地点位于秀屿区东庄镇、笏石镇、平海镇、埭头镇。
(一)建立大豆增产增效示范区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计划建立一批连片20亩以上的大豆增产增效核心示范片和一定规模的辐射示范片。各经营主体申报,网上公示,局务会议研究,确定埭头镇莆田市绿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海镇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笏石镇莆田市浓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笏石镇、东庄镇莆田市闽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承担示范任务实施主体。各承担单位按要求进行示范区建设及技术管理工作。核心示范总种植面积共计432亩。经专家组测查,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要提供技术方案,宣传指导实现大豆增产的各项技术指导及推广。承担示范任务的种植主体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探索,试验面积不低于1亩。
(二)落实推广应用技术
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措施:研究表明,大豆采用喷灌的方式的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沟灌,且水利用效率高,所以推广喷灌方式进行补水。大豆需水关键期或者说对大豆产量影响最明显期是在大豆开花至鼓粒结束前这段时间,喷灌选择在初花期、结荚初期、鼓粒期,出苗期视具体降雨量看是否增加喷灌次数,另外,每次灌溉量在50-75M3 /亩。
推广绿色防控措施:大豆病虫害防治中应以监测控制为主,治疗为辅。推广采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为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辅的策略,紧紧围绕“前防苗弱、中控长势、后保荚果”的目标进行。在预防阶段可以用苏云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喷防防治,使其定植大豆根际、体表、体内分泌抗菌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生长,诱导大豆自身防御系统增强,有效阻断病害传播;若害虫已部分发育成成虫,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食诱剂辅以可降解多色板装置共同发挥作用对金龟子、斜纹夜蛾等害虫的防治。
推广有机肥使用:推广有机肥料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建议使用50%的化肥+50%的有机肥,可以较好的提高单产,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化肥的吸收利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利于促进大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对于产量和大豆脂肪含量均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同时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三)开展知识宣传培训
通过示范基地现场讲解或培训班模式落实宣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地适宜品种种植推广,主要增产增效技术推广,包括但不限于春大豆播种品种时间,采用化肥有机肥配施,节水喷灌技术推广(微喷灌溉),绿色防控(生物粘虫板、杀虫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训对象为各行政村种植户,计划组织培训1-2期,培训对象110人次-220人次。
通过印发政策明白纸、发布网络信息等方式,做好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邀请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宣传推介大豆增产增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设置标志牌
在每个核心示范片设立标志牌,规格为1米×0.6米以上,标志牌正面内容包括:实施地点、示范面积、示范作物、主推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示范片位置示意图;标志牌背景为示范作物大田图案。
(五)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检查
单片示范田面积不低于20亩,进行适宜本地区栽培的大豆,在4月到5月播种完毕,每亩5700-6000穴左右,基本苗15000-18000株。
示范主体对示范田进行种植、养护、施肥和灌溉,采收后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经专家组测查,平均单产比对照(各种植主体种植当地大豆品种,按照常规种植)增幅5%以上,专家组出具测产报告。
采收后,对大豆进行农药残留抽查检测,经农残检测,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并提供大豆农残检测报告。
三、资金使用
本项目资金总投入(上限)17.584万元;省级财政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子、有机肥料、农药、灌溉设施、绿色防护、等用于大豆种植主体的补助,以及培训观摩、试验示范、宣传推介、项目检查验收、标牌树立等方面的支出。补助方式采取直接补助,用于大豆种植主体的补助资金不低于80%,本补贴政策与其他政策优惠可叠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各承担单位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抓好进度和质量管理,做好全过程档案资料管理,归集整理建档立册,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评价审计,保障资金安全高效、项目顺利实施、任务全面完成。承担示范任务的补助标准以最终验收报告确定的示范面积为基数测算每亩示范补助标准,各承担示范任务总的补助金额。大豆增产增效示范片种植主体资金补助情况,要在项目实施地点所在村(组)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实施本项目过程中(包括雇工、租金等费用)所产生的费用均由各示范实施单位承担。
(二)加强组织协调
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区财政局、东庄镇、平海镇、埭头镇人民政府及笏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密切协作,在省级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备案;为顺利推进该项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胜武(副局长、主任科员),项目技术负责人:黄加煌,主要参与成员:吴国宝、彭建新、郭白洁(莆田市土壤肥料技术站)、陈韩英,具体日常工作推进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各镇经办人员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动员部署工作,协助完成后期验收工作。区财政局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
(三)强化指导服务
区、镇、村农技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及时指导大豆播种,及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并对绿色防控、科学施肥、有机肥使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指导服务。
农技干部分片包干,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配套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严格项目验收
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专家对各承担单位示范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验收,各示范任务需提供验收材料(包括工作总结、检测报告、测产报告、面积测量报告)等材料供验收专家查阅,验收专家通过现场查看、审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形成最终验收报告。
项目实施结束后,项目建设单位要把所有的相关材料汇编成册、存档备查。
联系人:黄加煌(联系电话:13850202748)。
附表1
2025年大豆示范建设情况一览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5020001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