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秀屿区东峤镇人民政府关于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5-02-18 15:19

区委、区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东峤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镇各方面法治化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增效、效中提质,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领导学法,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我区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地见效的攻坚之年。东峤镇党委、政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镇的实施方案,学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教材读物,做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指导实践,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党政主要领导自身责任明确,牢树法治理念,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将法治理念贯穿行政履职始终,有效提升学习转化运用贯彻落实能力。依托福建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全镇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学习,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探讨、部署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全年共召开10次集中警示教育学习,提升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20241029日邀请荔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陈豪杰作以《府院对接暨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为主题的执法培训,参加对象为镇两委成员、镇各部门负责人、各村居支部书记,深入剖析相关执法案例,讲解传授相关法律运用知识,及时复盘分析日常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汲取教训,自我纠错,不断改进方法措施,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以“学”促进,全面落实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

  深入落实推进法治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决策、依法决策、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落实集体讨论、听取意见、会议决定程序规定,并与福建壶兰律师事务所签约,聘用1名常年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重大合同、重要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具体做法:一是不断健全党委政府议事决策机制。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度资金安排使用等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在党委会上经集体研究讨论作出决定。二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在党委会讨论过程中,鼓励党委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记录。三是建立决策前的调研论证机制。对于重要议题,要求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提前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为党委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四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参与机制。拓宽意见征集渠道,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听取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形成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实际。五是推进法制化营商环境建设,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落实落细惠企稳企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三)依法履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提高法治意识,增升行政执法效能,不断充实行政执法力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至今,我镇行政执法队中有7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考试取得执法资格证。二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借助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多种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对涉及镇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通过行政服务大厅,将民政、社保、农业等多个部门的审批业务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提高了行政效率。创新开发“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大数据平台和“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对基层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专属数据库,实现报表一键生成、数据自动汇总等功能,有效破解基层填报任务重、报送频次高、多头重复填等问题。以“全市一张图”平台为依托,集成各类治理数据,每月汇总梳理各级下发件、12345平台流转件、涉警情纠纷案件、初信初访件以及各类扬言类案件等,通过“一网汇集、一线调处、一体联动”,实现信息化赋能、实战化运行。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活动,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可溯性。五是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不断规范和改进行政管理工作,202411日至今产生的判决书全镇行政诉讼案件7件,胜诉6件,败诉1件,败诉率为14%;镇行政机关负责人均有出庭应诉。

  依法开展推动“三官一律”进农村,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优势互补,创新调解机制,凸显调解亮点:1鼓励各乡贤调委会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共同维护辖区社会安定稳定。2为了更好化解矛盾纠纷,联系东峤镇聘请的壶兰律师事务所律师下沉各村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并邀请阿豹调解室专职调解员阿豹参与调解疑难矛盾纠纷。32024年新设立的位于渚林村白云洞“九龙山调解室”已正式运行,已成功调解2件。42024年全镇各村居都聘请福建壶兰律师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普法宣传、人民调解、依法治理等法律事务,镇司法所坚持每半年对法律明白人至少进行培训一次。

  (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全力支持司法所的法治宣传、安置帮教、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聚焦重点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2024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3件,化解166件;其中“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62件,化解140件,具体为邻里纠纷126件,化解115件,化解率91.27%;婚姻家庭纠纷4件,化解2件;山林土地纠纷14件,化解11件,房产宅基地纠纷7件,化解2件;其他纠纷11件,化解10件。具体做法:一是不断壮大调解队伍力量,目前全镇共有1个镇调委会、25个村(社区)调委会、1个行业性调委会和阿豹调解室,九龙山调解室共有调解员182人,其中专职调解员10人、兼职172人。二是建立健全纠纷排查机制,组织发动各村(社区)干部对辖区内街区、村民小组和企业等各个角落部位,对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重点领域,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及时发现潜在矛盾纠纷。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合作,综治、司法、信访、民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工作机制。拓展提升“三官一律”功能内涵,延伸打造“三官一律”工作室、巡回审判庭、法学会工作站等板块,经验做法在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交流分享;深入实施“下沉驻村·聚力基层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每周开展“党委书记下乡接访日”活动,有力化解矛盾纠纷315件,进京非访率同比下降83.3%;在调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时,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如镇调委会派驻公安派出所的调处工作室,调解员与民警合力成功调处化解多起复杂纠纷案件,成效明显。

  (五)推进全民普法,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

  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突出重点对象,分类实施普法教育。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在辖区内各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活动。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构建全方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等时间,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送法下乡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坚持普治并举,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引导群众依法参与村事务管理。三是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工作实效。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活动: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9月中小学开学季、重阳节和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文艺演出、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展览等形式,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9场次,发放各种法治宣传资料数6000余份。坚持线上线下同发力、干部群众齐发力,倡导文明祭扫、厚养薄葬,引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杜绝铺张浪费,抵制高价彩礼,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树立家风典型,以珠江林氏家训为示范,挖掘各村家风家训优秀案例,大力开展主题宣传,让文明新风劲吹东峤大地,引导广大群众行善事、积善德。此外,运行在司法所对面建造“法治宣传栏”,宣传法治思想和法治文化。发挥汀塘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功能,宣传法治思想。

   二 、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部分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未能充分考虑法律依据和程序往往采用传统思维和经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执法人员数量有限,面对复杂多样的执法任务,往往力量不足

  (三)乡镇财政紧张,对法治建设的投入有限。这使得法治 宣传教育、执法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工作难以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  

   三、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干部法治培训。定期组织镇干部参加法律知识讲座、专题培训和案例研讨,内容涵盖行政法、与乡镇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邀请法律专家、学者或上级执法部门人员授课,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决策、执行的能力。

  (二)充实执法力量。选拔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执法程序、新法律法规、执法技巧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执法。例如,为执法人员提供线上学习平台,方便他们随时学习最新的执法知识。

  (三)加大法治建设经费投入。合理安排经费,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专项经费支持。确保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执法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工作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机制,保证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共秀屿区东峤镇委员会            秀屿区东峤镇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8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