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秀屿区2020年区本级决算
和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1年9月14日在秀屿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四十一次会议上
秀屿区财政局局长 黄立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作2020年区本级决算和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2020年区本级决算
一、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切实做好稳定税源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妥善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巩固现有税源基础。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全年投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扩大集群效应,促进产业税收稳定增长。精准放开招商,加快招商项目及时落地,寻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拨付项目经费34492万元,大力培育华峰华锦集团、永荣科技、三棵树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培植新税源。
(二)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聚焦“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稳住经济基本盘。通过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改投资等方式,拨付资金564万元,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保护支持力度。落实援企稳岗等政策,拨付资金1481万元,精准帮扶稳定扩大就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可用财力,全年共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2206万元。争取到中央抗疫特别国债资金7352万元,支持落实“六保”任务,应对预算执行中的不确定因素。
(三)依法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出台《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的通知》(莆秀政办[2020]56号)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全年减税降费2.3亿元,拨付7479万元用于清欠中小企业账款等惠企利民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依法征收税费,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夯实财政收入基础;积极盘活各类沉淀资金,多渠道弥补政策性减收缺口。
(四)强化监督管理,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
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方案、人大决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扎实完成建议议案、提案办理工作。认真抓好审计问题整改,规范预算编制执行。
推进预决算公开。区本级及7个镇政府预决算均按规定在人大批准后20日内公开,72个部门预算在财政批复后20日内公开,公开率达到100%。
二、全区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全区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0年全区收入总量为468100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146132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147461万元。
(3)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1405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22164万元。
(5)上年结余75075万元。
(6)调入资金75863万元。
2.2020年全区支出总量为376142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支出249170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61997万元。
(3)债务还本支出12755万元。
(4)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1405万元。
(5)调出资金50815万元。
3.2020年全区公共财政结余91958万元。
全区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结余结转9195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91958万元,累计净结余0万元。
(二)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392077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3906万元。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128199万元(含市转移下达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125400万元)。
(3)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4615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174530万元。
(5)调入资金50827万元。
(6)上年结余0万元。
2.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388788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83612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166万元。
(3)调出资金134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100261万元。
(5)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4615万元。
3.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余3289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区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0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为461535万元,比上年增加75523万元,增长19.57%。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14613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19%,超收3132万元,超收部分全部用于平衡预算;比上年增收8100万元,增长5.9%。加上当年中央级收入82334万元,财政总收入22846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05%,增长8.75%。
(2)上级补助收入147461万元,增长16.6%,其中:
①返还性收入4734万元,与上年持平。
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1015万元,增长22.47%。
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712万元,增长10.55%。
(3)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1405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22164万元。
(5)下级上解收入506万元。
(6)上年结余68016万元。
(7)调入资金75851万元。
2.2020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为376792万元,比上年增支58794万元,上升18.49%。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216395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比上年增支30866万元,上升16.64%。
(2)补助下级支出33434万元。
(3)上解上级支出61997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12755万元。
(5)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1405万元。
(6)调出资金50806万元。
3.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结余84743万元。
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结余结转8474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84743万元,累计净结余为零。
(二)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390714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390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4.5%,上升2.1%。其中:土地基金收入3332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4.3%,上升2.5%。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128199万元(含市下达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125400万元)。
(3)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4615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174530万元。
(5)调入资金50818万元。
(6)上年结余-1354万元。
2.202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390714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77571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增长89.13%。
(2)上解上级支出166万元。
(3)补助下级支出7967万元。
(4) 调出资金134万元。
(5)债务还本支出100261万元。
(6)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4615万元。
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余结转0。
(三)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6207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37203万元的97.32%。主要是库款有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未按序时全部拨付到位。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374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833万元。
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552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33323万元的106.61%。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7065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846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余682万元。
(四)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115万元。(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结余100万元)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0%,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万元,当年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100万元。
四、区本级财政资金有关使用情况说明
(一)2020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2020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支出153503万元,加上补助乡镇15852万元,区本级公共财政总支出为16935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243870万元的69.4%,本级收回统筹安排6533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183万元。预算支出执行率低主要是:1、压缩各类工作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部分项目按实结算或工作未开展形成的结余予以收回指标。2、部分项目暂未完工或未结束,项目资金结转下年支出9183万元。
(二)土地基金收支情况
202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3332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233570万元的14.3%,比上年同期28395万元增收4925万元,上升17.34%。若计入市转移下达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收入125400万元,则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15872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67.95%;比上年同期110495万元(区级分成82100万元)增收48225万元,增长43.6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及债务付息支出158267万元(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440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233570万元的67.76%;比上年同期145722万元增支12545万元,增长8.61%,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4629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29879万元;城市建设支出35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13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97万元;廉租住房支出393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704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债务付息支出15199万元。
(三)历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1.公共财政历年结转指标使用情况
公共财政历年结转至2020年指标45512万元,当年使用20516万元,继续结转24996万元。其中:
历年结转至2020年上级专项指标27315万元,当年已使用1303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2036万元,下达乡镇994万元;继续结转14285万元。
历年结转至2020年财力资金18197万元,当年已使用748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5028万元,下达乡镇2458万元;继续结转下年使用10711万元。
2.政府性基金历年结转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至2020年本级指标0万元。
(四)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使用情况
1.2020年,公共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712万元,当年使用6673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808万元,下达乡镇286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5039万元。
2.2020年,公共财政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4577万元,当年使用105599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0610万元,下达乡镇498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8978万元。
3.2020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128136万元,当年已使用125294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23702万元,专项下达乡镇1578万元,本级收回统筹安排1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842万元。
(五)对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0年区本级公共财政下达补助各乡镇33434万元,比上年增加5261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7045万元,比上年增加396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6389万元,比上年增加1292万元。
202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下达补助各乡镇7967万元,比上年增支5573万元,增长232.79%,主要是秀屿大道东侧片区地块项目征迁费用指标补助732万元;东庄盐场东庄工区养殖物及附属设施补偿金391万元;秀屿区实验小学城东校区建设用地征迁补偿款536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0年预备费使用1726万元,占调整后预算数2500万元的69.04%,其中:追加下达由区直部门支出1726万元,占预备费追加总额的100%,结余部分收回总预算。
(七)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核定2020年政府债务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1〕24号)文件精神,经批准,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24509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38376万元,专项债务906717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7197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18838万元,专项债务653132万元。2020年当年度我区获得新增债券资金14009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5699万元,专项债券124400万元。
2020年度,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56507万元(其中:一般债券6377万元,专项债券50130万元)用于偿还债券本金。自有资金56509万元用于偿还债务本金(其中偿还一般债券6378万元,专项债券50131万元)。
截止2020年底,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60626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53417万元,专项债务452851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按照“借长期,还短期;借低息,还高息”的原则,对符合置换条件的存量债务,充分发挥置换债券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通过债务置换来调整优化债务期限和利率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延长债务期限,缓解偿债压力。
(八)区本级清理存量资金及使用情况
2020年,区本级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3851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07357万元,政府性基金31159万元。清理收回的存量资金当年安排使用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107357万元。年终决算时清理收回用于平衡一般公共收支预算56542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50815万元。
2.政府性基金31159万元。年终决算时清理收回用于平衡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31025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34万元。
(九)绩效评价情况
2020年区本级预算安排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服务我区经济发展大局,在稳增长、促改革、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剔除涉密等项目后,160个项目绩效评价中等级为“优”的65个、“良”的10个、“合格”20个,“不合格”65个(65个项目均因为预算执行率未达到50%)。在预算单位全面开展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将开展财政抽审,随机抽取部分项目,从信息填报质量、数据准确性、指标质量、自评结果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复核。
同时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评价,选取3个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财政评价,选取1个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财政评价。
从决算情况上看,2020年,全区财政及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区本级收支决算实现平衡,但由于资金调度困难,上级指标无法及时拨付到位,结转结余滚存规模大,影响到项目的正常实施,财政运行存在风险。同时财政运行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可用财力无法满足硬性支出,“三保”支出无法全面保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做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任务,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42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44000万元的58.4%,快序时进度8.4个百分点,超收20498万元;比上年同期112550万元增收29948万元,增长26.6 %。地方级收入834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2700万元的58.5%,超序时进度8.5个百分点,超收6670万元;比上年同期72270万元增收11141万元,增长15.4%。
主要增收因素: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LNG)入库30847万元,同比增收23456万元;燃气电厂入库11561万元,同比增收8931万元;福能、龙源、中闽海上风电等风电类企业入库17709万元,同比增收4708万元。
主要减收因素:免抵调库上半年无入库,同比减收7987万元;佳通轮胎(不含调库)入库3500万元,同比减收6698万元。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29420万元(含上年结转及上级专项),比上年同期114373万元增支15047万元,增长13.2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收9247万元,加上市下达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收入30255万元,累计完成395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89196的13.7%,滞后序时36.3个百分点,短收105096万元;比上年同期56097万元减收16595万元,增长29.6%。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44830万元(上年结转及上级专项),完成年初预算289196万元的15.5%,慢序时34.5个百分点,短支99768万元;比上年同期147459万元(含新增专项债券73000万元、上年结转及上级专项)减支102629万元,下降69.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24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7114万元的27.7%,具体构成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208万元;城市建设支出5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85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4919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518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9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0514万元的41.9%。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858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134万元。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61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715万元的49.4%。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8689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92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996万元,尚未实现。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结余100万元,尚未支出。
二、有关财政指标使用情况说明
(一)公共财政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1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32153万元,上半年已使用3469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469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财力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1年继续使用上级财力26886万元,上半年已使用374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633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07万元。
历年结转本级财力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1年继续使用本级财力22990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75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751万元。
当年上级财力使用情况:1-6月份收到上级财力补助46105万元;上半年已使用2489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958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5311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截至6月底,全区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11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333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168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168万元。
当年年初预算项目支出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70079万元,上半年已支出3957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1年继续使用本级指标44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44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47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0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2842万元,上半年已使用40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01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截至6月底,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331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0375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299万元,补助乡镇支出76万元。
当年度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289196万元,上半年已支出44830万元。
(三)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提前批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1]19号)文件精神,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1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71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734万元,专项债务981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1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71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734万元,专项债务981万元。1-6月,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26200万元(一般债券10332万元,专项债券15868万元),已全部用于债务本金。至6月底,共收到新增专项债券981万元,已支出0万元,主要用于莆田市秀屿区高铁南片区杨林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
至2021年6月,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802043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四)土地出让情况
2021年年初,经营性土地计划出让11宗1037.95亩,1-6月出让1宗231.54亩,完成年初计划的22.31%,滞后序时进度27.69个百分点,出让金额54600万元,市下拨区级经营性土地分成收入30255万元,比上年同期44440万元下降31.76%。
工业用地土地出让年初计划出让7宗3015.6亩,1-6月出让2宗256亩,完成年初计划的8.49%,滞后序时进度41.51个百分点,出让收入8843万元,比上年同期11440万元下降22.7%。
三、收支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疫情影响减弱,财政收入回暖
在疫情影响减弱,企业复工复产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区财政收入逐步回暖,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突破。上半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42498万元,比上年同期112550万元增收29948万元,增长26.6%,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居全市七县区第四位,其中:地方级收入83411万元,比上年同期72270万元增收11141万元,增长15.4%,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居全市七县区第六位。
全区税性收入124364万元,比上年同期84778万元增收39586万元,增长46.7%。税性比重87.3%,比上年同期比重75.3%增长12个百分点。税收增收的主要项目: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收6698万元、26505万元、860万元、1365万元、3439万元。
非税收入18134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2.7%,比上年同期27772万元减收9638万元,下降34.7%。
(二)支出有保有压,按序时进度完成
我区在优先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坚持绩效先行,把钱用在“刀刃”上,着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上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29420万元,按序时完成年初预算支出;比上年同期114373万元增支15047万元,增长13.2%。
增支的主要项目:教育支出56764万元,增支17377万元,增长44.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70万元,增支1942万元,增长11.82%;节能环保支出7109万元,增支5171万元,增长266.8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070万元,增支2042万元,增长40.61%。
减支的主要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043万元,减支1388万元,下降13.3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848万元,减支5165万元,下降85.9%;住房保障支出1019万元,减支2696万元,下降72.57%。
四、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主动作为,挖掘潜力,多措并举增加财政收入
上半年,区财政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挖潜增收,积极研判经济形势,认真研究各类增收政策和措施,坚决堵住税收征管漏洞,采取挖掘重点税源行业增收潜质、维护好总部经济税源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组织收入工作,在各财税执收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财政收入累计增幅从一月份开始均维持在两位数增长水平。
主要措施有:
1.关注区内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等几家重点税源企业,稳定收入增长源。
2. 挖掘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培育税源行业的增收潜质,培植和涵养新的税收增长点。
3.继续推进总部经济,维护好平台经济税源。主动服务现有华峰华锦集团等总部企业,6月止华峰华锦集团引税企业入库5420万。
(二)科学统筹,优化支出,扎实做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
今年以来,区财政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结合年度预算资金统筹谋划全年工作任务,优先保障疫情防控、“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支出,把有限、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在疫情常态化下,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应急资金“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上半年安排疫苗接种补助资金146万元,为秀屿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是支持各项社会保障投入。上半年,卫生健康支出8533万元,继续优化基层医疗服务,改善提升社区、乡镇医疗条件,健全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机制;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70万元,累计为本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9061万元,发放失地农民保障金 2083万元。截至6月底,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3851.48万元,其中:城乡低保补助3337.96万元,特困对象供养资金513.52万元。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优抚抚恤等基本民生政策,合理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增强民生政策可持续性。
三是持续推进“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上半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1449.45万元,对已脱贫的贫困村持续投入,支持发展,防止返贫。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支持造林绿化、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水土保持、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上半年累计支出201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之内,政府综合债务率低于警戒线。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公开置换工作,保障重点领域合理融资需求。上半年,全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802043万元。省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为882685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三)主动出击,开好前门,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
今年我区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成效显著,有力缓解了我区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同时,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及时下达债券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带动有效投资。
一是向上协调再融资债券额度取得突破。我区2021年到期债券本金57840万元,到期应付债券利息21398万元(不含2021年新增债券付息2370万元)。经多次沟通协调以及省财政大力支持,已争取到40488万元(已到期债券部分)再融资债券额度,有效缓解我区今年到期债券还本付息压力,下一步,将继续协调争取更多再融资债券额度。
二是扎实做好棚改专项债券申报工作。牵头对接住建、发改部门,发动区直有关单位,群策群力、认真梳理上报2021年度棚改专项债券需求,做到应报尽报、积极争取。全区共6个项目申报棚改专项债券,申报资金需求259196万元。
(四)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强化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压减不必要支出。比照中央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本部门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严控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和差旅费。严格预算约束,确需当年新增的支出,原则上由区直部门通过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统筹调剂解决,不予追加。
二是落实预算公开。在做好区级财政收支预算公开的同时,牵头组织督促全区各部门完成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财政管理在阳光下运行,除涉密部门外,区直部门单位预算实现100%公开。
三是利用管理、技术手段,提高资金效益。巩固和扩大预算绩效工作成效。2021年纳入预算绩效考评的资金占年度项目预算总额的100%(涉密单位除外),不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促进各单位更高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集中支付等平台对财政资金流向的监控作用。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区一级预算单位和七个乡镇集中支付全覆盖,实现了对财政资金动态监控,财政资金更快捷地拨付到项目开展单位。
五、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财政运行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今年以来,我区收入虽呈增长态势,但支出也同样呈刚性增长,收支仍存在较大矛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仍然存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继续面临挑战。
二是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随着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完成,原来存量债务以债券方式仍然存在,加上每年向上争取的新增债券,债务总额越来越大,承担还本付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今年需用自有资金还本付息总额达到41055万元(一般10827万元;专项30228万元)。由于财力有限,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安排,偿债来源单一,按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凸显。
三是预算部门过“紧日子”意识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各部门追加预算需求较多,还有各部门单位频繁出台增加支出的政策补助,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
以上问题亟需我们进一步增收节支,稳固收入基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管理绩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
(一)组织收入工作,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立足财政职能加强组织收入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招商引资工作,巩固税源。二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继续抓好非税收入组织工作,做到应收尽收。三是盘活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收储工作,把握好土地出让时机和节奏,增加土地出让收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四是区直各单位密切配合,多渠道继续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二)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三保”支出
坚持以收定支,严控支出规模,杜绝超越财力的安排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合理把握支出节奏和力度,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存量资金的清理力度,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集中财力保障好疫情防控、“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支出,加大对基层运转的保障力度,重点向基本民生倾斜。
(三)深化财税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继续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深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深入开展预算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构建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机制。推进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监督力度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专项资金尽快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完善财政制度,强化财会监督管理
一是执行《预算法》及有关规定,强化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构建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二是健全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审核,提高预算执行约束力,无预算不得支出,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确保各项重点支出及时保障到位,防范财政支出风险。三是加快组织整改落实巡视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早整改早落实,全面规范财政收支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面对当前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我们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坚持向内挖潜、优化结构,把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集中财力统筹支持疫情防控、“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