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秀屿区人民政府
(2024年8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作2023年区本级决算和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2023年区本级决算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兼顾,持续深化改革,突出保基本、保重点,兜牢“三保”底线,稳经济、保就业,促进财政资金持续提质增效,具体如下。
一、2023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聚焦助企纾困培育财源,着力稳运行、增活力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实现财税持续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全额兑现。2023年全区累计办理减税降费3.46亿元,其中落实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1.88亿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助企纾困。二是精准施策涵养培植税源,及时兑现补助,大力支持新型功能材料、海洋食品、高端设备制造等实体经济做大做强。2023年共拨付企业惠企补助资金1.71亿元,有力支持华峰一揽子企业工业技术改造,推动永荣科技 CPL二期投产新增30万吨产能,中锦技改新增10万吨产能,帮扶佳通轮胎订单增长;引导企业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支持华峰争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永荣科技争创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坚持财政资金等优惠政策优先向新兴企业倾斜,推进新招商企业加快税收转化。三是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立足我区实际,加强对全区国有资源资产排查力度,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实现非税收入6.85亿元,有力推动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四是全力以赴推进消费回补。继续支持发放政府消费券,累计投放“全闽乐购”政府电子消费券和汽车消费补贴217万元,活跃餐饮、零售、文旅、汽车等消费市场,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提升城市“烟火气”。
(二)聚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惠民生、增福祉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的公共财政导向,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的财政民生支出机制。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农林水资金2.67亿元,其中投入全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亿元,拨付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0.85亿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加大涉农整合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力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持续教育资金投入,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全区累计拨付教育支出11.66亿元,进一步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及时兑现津补贴改革红利,切实保障教师应有工资待遇。三是加大公共卫生支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投入卫生健康支出2.43亿元,其中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支出0.54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出0.3亿元,投入公立医院建设0.25亿元,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及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快补齐城乡医疗短板,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三)聚焦保障财政运行安全,着力守底线、防风险
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研判和处置,筑牢财政安全运行防线。一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保重点、严安排、减开支、稳运行,强化预算安排同评审、审计、绩效的挂钩机制。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2023年一般性支出、非必要支出及“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坚决做到用政府过“紧日子”换群众过“好日子”。二是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全面清理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0.65亿元,对不具备实施条件、项目进展缓慢以及预计难以支出的项目,按规定收回统筹用于重点支出。三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按照“清理存量、严控增量、化解风险”的原则,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2023年底,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37.69亿元,控制在核定的限额 140.92亿元内,切实统筹平衡好举债发展和防范风险之间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扎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顺序的首要位置,不留硬缺口,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三保”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全年拨付“三保”资金17.53亿元,有效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机构运转、民生政策全面落实。
二、全区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全区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3年全区收入总量为551831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201222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182782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32810万元。
(4)上年结余117659万元。
(5)调入资金17358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3444万元,从单位收回资金3914万元。
2.2023年全区支出总量为435246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支出301564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79148万元。
(3)债务还本支出26403万元。
(4)调出资金28131万元。
(5)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1万元。
3.2023年全区公共财政年终结余115784万元。
全区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11578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15784万元,净结余为零。
(二)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46698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3340万元。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43304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188181万元。
(4)上年结余166951万元。
(5)调入资金34922万元,其中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28131万元,从收回存量调入6514万元,从单位收回资金277万元。
2.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31933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67001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397万元。
(3)调出资金13444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51091万元。
3.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214765万元,其中:专项债券结转104100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区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3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为534286万元,比上年增加39472万元,增长7.98%。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201222万元,比上年增收69056万元,增长52.25%。加上当年中央级收入102716万元,财政总收入303938万元;比上年增收137608万元,增长82.73%。增收主要原因是2022年实行大规模留抵退税,收入基数偏低。
(2)上级补助收入182782万元,增长16.76%,其中:
①返还性收入4734万元,与上年持平。
②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5336万元,增长14.75%。
③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2712万元,增长38.16%。
增收主要原因是2022年部分留抵退税45161万元上级补助计入2023年上级补助财力。
(3)债务转贷收入32810万元。
(4)下级上解收入100万元。
(5)上年结余104154万元。
(6)调入资金13218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3218万元。
2.2023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为432674万元,比上年增支42014万元,上升10.75%。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269097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比上年减支28750万元,下降9.65%。
(2)补助下级支出31216万元。
(3)上解上级支出79148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24281万元。
(5)调出资金28131万元。
(6)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1万元。
3.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结余101612万元。
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结余结转10161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01612万元,净结余为零。
(二)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3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40332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334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71.5%,同比下降45.36%。其中:土地基金收入1296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71%,同比下降46.30%。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43304万元。
(3)上年结余160862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188181万元。
(5)调入资金34645万元,其中从公共预算收入调入28131万元,从收回存量调入6514万元。
2.2023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31593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62022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下降48.41%。
(2)上解上级支出397万元。
(3)补助下级支出4865万元。
(4)调出资金13218万元。
(5)债务还本支出51091万元。
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转结余208739万元。其中:专项债券结转104100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50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44999万元的87.78%。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021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479万元。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476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1214万元的104.3%。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945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4531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转结余-5976万元。
(四)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97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59.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收入108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012万元,结余结转下年67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总量相抵。
四、区本级财政资金有关使用情况说明
(一)2023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2023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总支出为295185 万元,全区公共财政总支出30156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85%,上解上级支出7914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403万元,调出资金2893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5784万元。
(二)土地基金收支情况
202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1296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71%,比上年同期24142万元减收11178万元,下降46.3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及债务付息支出19588万元,比上年同期88465万元减支68877万元,下降77.86%,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6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056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2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566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669万元;农业生产发展支出5万元;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支出244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7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085万元。
(三)历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公共财政历年结转至2023年指标101697万元,当年使用59177万元,继续结转42520万元。其中:
历年结转至2023年上级专项指标25544万元,当年已使用1026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8729万元,本级统筹1530万元,下达乡镇8万元;继续结转15277万元。
历年结转至2023年上级财力及本级结转资金76153万元,当年已使用4891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9980万元,本级统筹27583万元,下达乡镇1347万元;继续结转下年使用27243万元。
(四)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使用情况
1.2023年,公共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2585万元,当年使用5935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5604万元,本级统筹313万元,下达乡镇1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6650万元。
2.2023年,公共财政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含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4037万元,当年使用13056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23843万元,下达乡镇5779万元,本级统筹94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471万元。
3.2023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43701万元,当年已使用407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0675万元,下达乡镇9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931万元。
(五)对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3年区本级公共财政下达补助各乡镇28390万元,比上年增加3292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6946万元,比上年减少216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21444万元,比上年增加5453万元。
2023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下达补助各乡镇4846万元,比上年减支4341万元,下降109%,主要是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资金1032万元;南日岛公路拓宽工程1000万元;南日小日海堤加急加固工程470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3年实际未动用预备费。
(七)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收回部分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4〕2号)文件精神,经批准,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7126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45809万元,专项债务1425457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40919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9320万元,专项债务1169872万元。2023年当年度我区获得新增债券资金161337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0237万元,专项债券151100万元。
2023年度,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5965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2573万元,专项债券37081万元)用于偿还债券本金。自有资金17820万元用于偿还债务本金(其中偿还一般债券3810万元,专项债券14010万元)。
截止2023年底,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1376843.4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20983.48万元,专项债务1155860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八)区本级清理存量资金
2023年,区本级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651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6514万元。
(九)绩效评价情况
2023年区本级预算安排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围绕集中财力办大事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1、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2023年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共计3421个(不含涉密项目,含省以上转移支付),涉及财政资金755871万元,剔除财政代编的54个项目,其他项目全部按规定开展了绩效自评。绩效自评结果等级为“优”的项目1738个、“良”459个,优良率为65.25%;项目总体预算执行率为45.02%,其中:预算执行率为100%的项目1067个,占项目总数的31.19%。按10%的抽查比例,选取336个项目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对4个项目提出调增、2个项目提出调减建议,其他的项目建议继续保持。
2、部门评价情况
2023年组织区直部门开展部门评价。从区本级2022年预算安排的518个项目(不含涉密项目)中,选取161个项目开展部门评价,项目数占比为31.08 %,涉及财政预算资金131512万元,占当年区本级项目支出预算总规模(不含涉密)的53.85%。部门评价结果等级为“优”的项目33个、“良”26个,优良率36.64%。按10%的抽查比例,选取17个项目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对区商务局的部门业务费提出建议调减意见,其他的项目建议继续保持。
3、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组织74个(不含涉密部门)区本级部门,按规定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等级为“优”的部门42个、“良”26个,优良率为91.89%。
4、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情况
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从2022年区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中选取了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堤防提升工程、政府购买服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动商贸业以及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资金等4个项目和1个部门整体支出,委托莆田学院开展重点评价。重点评价涵盖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除了对部门的整体支出、项目、政策、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莆田学院开展评价外,还首次将事中绩效评价纳入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的范围,丰富了财政评价内涵,提高财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财政重点评价结果等级为“优”的项目2个、“良”3个,优良率为100%。
5、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情况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22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3〕1号)要求,我局及时组织区直部门对2022年下达我区的24项中央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开展绩效自评,涉及财政资金共计17785.9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730.93万元。经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评价,绩效目标全部完成的项目15个,项目数占比为62.5%,涉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236.63万元(占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28.93%);部分完成的项目有9个,项目数占比为37.5%,涉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5494.3万元(占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71.07%)。
6、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和评价情况
参照莆田市市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设置情况编制2023年度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并组织对2022年的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对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收集统计,经自评,有20个三级目标得满分,3个三级目标的0分。最终2022年的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自评得分85.71分。
财政运行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出让不及预期;“三保”保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解决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历史遗留问题及消化暂付款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效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780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20000万元的55.64%,快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超收18059万元;比上年同期160653万元增收17406万元,增长10.83%。地方级收入1071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97800万元的54.19%,超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超收8293万元;比上年同期101121万元增收6072万元,增长6%。
主要增收因素:华峰系列有限公司入库15095万元,增收4910万元;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直接税收入库8021万元,增收4306万元;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入库4171万元,增收2345万元;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入库3823万元,增收15656万元;调库资源14910万元,增收8410万元。增收因素主要是永荣科技去年大规模留抵退税造成低基数,本年度税收恢复,华峰及佳通轮胎海外订单增加,企业利润增长,峻兴管桩税款清收及争取调库资源等一次性税收增加。
主要减收因素: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入库10013万元,减收1411万元;福建省福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入库8182万元,减收2805万元;福建省三川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入库4283万元,减收2176万元;中环宏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入库827万元,减收699万元;莆田市盈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入库263万元,减收999万元;莆田海嘉置业有限公司入库-136万元,减收4768万元;莆田宏凌青城置业有限公司入库-534万元,减收1056万元。减收主要因素是风电企业本年度受风力质量不佳影响,发电量下滑;房地产及建筑业企业受行业周期影响,企业利润下降。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49883万元(含上年结转及上级专项),比上年同期160548万元减支10665万元,下降6.6%。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7246万元,加上市下达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收入19463万元,合计267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65870万元的16.10%,滞后序时33.8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18921万元增收7768万元,增长41.05%。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65090万元(含专项债券支出367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65870万元的39.24%,慢序时10.76个百分点,短支17845万元;比上年同期147618万元减支82528万元,减少55.91%。其中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7541万元,具体构成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481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1795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963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474万元、城市建设支出38万元、农业生产发展支出578万元、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支出535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支出10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99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671万元;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36778万元,其中主要是:交通运输3800万元,其他支出32978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72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5639万元的49%。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245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995万元。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428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2067万元的46.6%。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950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33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1万元。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0万元。
二、有关财政指标使用情况说明
(一)公共财政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4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1527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3432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432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及本级财力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4年继续使用上级及本级财力指标27273万元,上半年已使用3307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21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91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区收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957元,上半年已使用7145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57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569万元。
当年年初预算项目支出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61950万元,上半年已支出2533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4年继续使用本级指标55139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4443万元;其中专项债结转5406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4443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4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3144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162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162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截至6月底,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364万元,上半年已使用2000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9540万元,补助乡镇支出468万元。
当年度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165870万元,上半年已支出34480万元。
(三)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新增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4〕15号)文件精神,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4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4832万元,其中:专项债务14832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4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4832万元,其中:专项债务14832万元。1-6月,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606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65万元,专项债券5504万元),已全部用于债务本金。截至6月底,共收到新增专项债券14832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收费公路领域建设。
截至2024年6月,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1391675.48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四)土地出让情况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67亿元(其中:上年结转经营性土地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42.02%。
(五)国有资本经营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1万元。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0万元。
三、收支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良性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我区牢牢锚定全年收入目标,密切财税联动,狠抓收入组织,一方面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夯实收入基本盘,另一方面全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深挖增收潜力,全区财政收入保持平稳有序增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财政支撑。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7.81亿元,增长10.83%,序时进度55.64%;实现地方级收入10.72亿元,增长6%,序时进度54.19%。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二,全区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区税性收入149364万元,比上年同期127928万元增收21436万元,增长16.76%。税收增收的主要项目: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分别增收17514万元、5070万元、1130万元。总收入税性比重83.83%,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地方级收入税性比重73.2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总收入及地方级收入税性比重均居全市第一,收入结构日趋优化,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二)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府习惯过“紧日子”思想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重点保障刚性支出、急需支出,全力保障教育、社会保障、民政、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社会领域投入,发挥好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上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4988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支出289003万元的51.86%,超序时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160548万元减支10665万元,下降6.64%。
增支的主要项目:住房保障支出7710万元,增支3587万元,增长87%;城乡社区支出3182万元,增支781万元,增长32.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250万元,增支570万元,增长3.88%;交通运输支出2329万元,增支403万元,增长20.9%;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548万元,增支239万元,增长77.35%。
减支的主要项目:卫生健康支出8743万元,减支4054万元,下降31.68%;债务付息支出2553万元,减支3795万元,下降59.78%;教育支出55265万元,减支1236万元,下降6.6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204万元,减支782万元,下降2.79%;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62万元,减支488万元,下降42.4%。
四、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着力促发展,大力培植财源税源
一是加大高质量财源培植力度。财税部门协调联动,预判经济发展和收入形势,扎实做好财政运行监测分析,把握好收入组织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坚定不移堵塞税收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定期组织对燃气电厂、佳通轮胎、风电系列、华峰系列、永荣科技等重点企业分析研判,盯紧盯牢诚壹实业、天石源、聚力电机等新招商落地企业税收贡献情况,做到“底子清、台账明”,提高税收预见性。扶大扶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上半年累计办理减税降费及退税0.63亿元,着力推动构建基础稳定、支柱强壮、后续强劲的财源格局。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共计实现税收7.22亿元,税收贡献率达48.3%,重点税源企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新招商落地企业贡献税收0.14亿元,新增税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加大存量优质资产盘活力度。多部门通力合作,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倒排时间,加快海域出让进度,加大全区剩余安置房拍卖力度,推进安置房差价款清收,多措并举推动上半年实现非税收入 2.87亿元,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二)着力优服务,突出财政保障重点
一是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累计安排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支出共计9.12亿元,继续推进各项惠民重点工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二是支撑“五区”战略贯彻实施。聚焦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围绕全区11条产业链发展实际,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压紧压实“三保”支出责任。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千方百计落实好“三保”资金需求,自2024年4月设立“三保”专户以来,截至6月底累计调入“三保专户”资金计4.91亿元(其中:上级调入0.94亿元,本级调入3.97亿元),在规定的时点保证“三保”专户库款余额满足支付需求,“三保”总体执行率达48.25%,达到财政部考核要求,保障“三保”专户稳定运行,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三)着力防风险,从稳化解政府债务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债务管理的有关要求,全力抓实风险管控,千方百计化解债务,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底线。统筹做好全年偿债安排,提前对到期债务进行梳理,制定债务化解计划,落实偿债来源,动态开展调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进行处置,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全口径债务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分析,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指标,截至2024年6月,已化解法定债务本息2.46亿元(其中本金0.008亿元,利息2.45亿元),化解非法定债务本息0.6亿元(其中本金0.23亿元,利息0.37亿元)。
(四)着力促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打破基数思维和支出固化,着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预算排序,逐步建立起有保有压、能增能减的预算管理机制,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压减不必要支出,坚决取消低效和无效支出。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挂钩,全面清理部门结转资金;对实际执行率低的项目,压减下一年度预算,促进资金高效使用。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推进财政管理数字化转型。
五、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财政运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极度紧张。今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1亿元,而可用财力仅20.91亿元,缺口8.2亿元。为了平衡,年初计划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调入8.2亿元平衡一般公共预算,即:每月需调入6833万元填补一般公共预算缺口,才能确保机关运转、各类民生事业正常运行。二是土地出让不理想,基金收入不及预期。2024年计划实现土地基金收入16.59亿元,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上半年仅完成收入2.67亿元(其中:上年结转经营性土地收入1.95亿元),与年度计划差距大,土地基金短收,极大影响财政保障能力。
以上问题亟需我们进一步增收节支,稳固收入基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管理绩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
2024年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地方级收入19.78亿元,同比增长0.5%,主要构成:税收争取28亿元;非税争取4亿元;下半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地方级收入9.1亿元,主要构成:税收争取13.1亿元;非税争取1.1亿元。为确保如期实现全年预算目标,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如下:
(一)筑牢“稳”的根基,夯基垒台打基础增信心
一是围绕全区经济工作重点,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进助企纾困,倾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统筹用好各项政策资金,强化惠企服务,着力促进市场主体释放活力,做大做强财源基础。二是加强与税务部门和各非税收入执收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征收措施,加强土地出让跟踪管理,加快经营性土地出让进度。三是放大财政激励引导作用,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用足用好预算资金,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统筹财政金融两个“钱袋子”,推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四是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和存量资产,充分发挥国有资源使用效益。
(二)压实“保”的重点,节用裕民保基本兜底线
一是坚决落实政府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继续严格执行零基预算,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严格资产配置标准,强化“三公”经费管理,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打足打实“三保”资金,严格落实、强化“三保”资金调度和监管,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三是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资金分配及预算执行进度,促进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巩固民生改善成果,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补短提质,在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事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上体现财政作为。
(三)激发“进”的动能,千方百计促改革激活力
一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紧盯事关我区振兴和长远发展的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政策,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缓解本级财政压力。二是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多层次开展绩效评价,加大预算绩效成果运用力度。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本布局,完善人员配备,不断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化债措施,利用资产有效化解存量债务。
(四)提高“防”的能力,靠前发力防风险强统筹
一是坚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逐步化解”和“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着力在“控、降、提、督、防”上下功夫,稳妥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二是推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进一步加强与纪委、审计等部门的协作,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监督效率,提高财会监督的威慑力。三是严格落实省财政厅“三保”支出专户管理要求,按时足额保障库款调入,开展日常监测,提前研判形势,制定应对措施,避免产生预警,切实从源头防范和降低财政运行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加强组织收入为主攻方向,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