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秀屿区2024年区本级决算的报告

来源:秀屿区财政局 时间:2025-09-15 10:1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关于区2024年区本级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秀屿区人民政府

2025年8月26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区本级决算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2024年区本级决算

一、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

)强化收入组织,增强经济活力

坚持以更高站位和更广视角谋划全年收入组织工作,推动收入规模质量双提升。一是紧盯目标,切实强化收入征管。始终把组织壮大收入摆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形势,坚持精准分析、深度挖潜、科学调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全年实现税收25.94亿元,增长10.2%,税收增幅居全市第二。二是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立足全区实际,加强对国有资源资产排查力度,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全年完成非税收入5.98亿元,有力激发闲置资源资产活力,推动全区财政收入迈向新台阶,202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91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居全市第二,税性比重81.3%,排名居全市第二,财政收入保持良性可持续性增长。三是抢抓机遇,积极做好资金争取。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政策支持的关键领域,加大政策研究力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9.72亿元,新增债券资金5.19亿元,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支持“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后劲。

(二)强化民生保障,提升服务水平

始终从社情民意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保持民生支出占比70%以上,以为民服务“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提质提量强素质,科教兴区稳推进。落实教育经费“只增不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累计投入教育相关资金11.66亿元,进一步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及时兑现津补贴改革红利,保障教师应有工资待遇。二是用心用情补短板,医疗服务惠群众。累计投入卫生健康支出3.82亿元,其中投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支出0.56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出0.17亿元,投入城乡医疗救助支出0.25亿元,强化公立医院及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快补齐城乡医疗短板。三是有效衔接民生关怀,兜牢保障守底线。及时兑现困难群众救助、优抚抚恤、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资金1.71亿元,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排就业补助支出0.14亿元,退役安置支出0.14亿元,坚决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投入农林水资金2.34亿元,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持续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坚守安全底线,防范财政风险。

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研判和处置,筑牢财政安全运行防线。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大力精简会议、差旅、培训等公务活动,压减“三公”经费,严格控制项目支出预算追加,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二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按照“清理存量、严控增量、化解风险”的原则,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健全常态化监测机制。2024年底,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49.75亿元,控制在核定的限额152.3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三是扎实做好“三保”工作。严格按照“三保”专户管理规定,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顺序的首要位置,不留硬缺口,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三保”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2024年全年拨付“三保”资金17.82亿元,分项支出进度均达100%,实现“三保”支出零通报。

二、全区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全区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4年全区收入总量为548477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202581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148858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25749万元。

4上年结余115784万元。

5调入资金54704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244万元,从其他资金调入53460万元。

(6)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1万元。

2.2024年全区支出总量为467459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公共财政支出352434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85959万元。

3债务还本支出16033万元。

4)调出资金0万元。

(5)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33万元。

3.2024年全区公共财政年终结余81018万元。

全区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8101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81018万元,净结余为零

(二)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13780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20102万元。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51384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111898万元。

4上年结余214765万元。

5调入资金15631万元,其中从一般公共预算调入0万元,从收回存量调入0万元,从单位收回资金0万元,其他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15631万元

2.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86698万元。具体构成

1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39935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1974万元。

3调出资金1244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43545万元。

3.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127082万元,其中:专项债券结转104546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区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2024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为533803万元,比上年减收483万元,下降0.09%。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地方级收入202581万元,比上年1359万元,增长0.68%。加上当年中央级收入116555万元,财政总收入319136万元比上年15188万元,增长5%

2上级补助收入148858万元,下降18.56%,其中:

返还性收入4734万元,与上年持平。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2705万元,下降21.01%。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419万元,下降5.69%。

3债务转贷收入25749万元。

4)下级上解收入0万元。

5)上年结余101612万元。

6调入资金54202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742万元

7)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1万元。

2.2024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为458981万元,比上年增支26307万元,上升6.08%。具体构成

1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318021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比上年增支48924万元,增长18.18%。

2补助下级支出26035万元。

3上解上级支出85859万元。

4债务还本支出16033万元。

5)调出资金0万元。

(6)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33万元。

3.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结余74822万元。

区本级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结余结转74822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74822万元,净结余为零。

(二)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01416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010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70.78%同比增长50.68%。其中:土地基金收入1220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7%同比下降8.53%。

2当年上级补助收入45046万元

3上年结余208739万元。

4债务转贷收入111898万元。

5)调入资金15631万元,为其他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

2.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80899万元。具体构成

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34638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和当年上级专项支出),增长44.82%。

2上解上级支出1974万元。

3补助下级支出0万元。

4调出资金742万元。

5债务还本支出43545万元。

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转结余120517万元其中:专项债券结转104546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623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60868万元的92.38%。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701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529万元。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1051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55542万元的91.91%。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310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741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量相抵,结转结余5179万元。

(四)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收入总量2446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769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17.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收入67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万元

2024年,国有资本支出总量2446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0万元,结转结余下年23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总量相抵。

四、区本级财政资金有关使用情况说明

(一)2024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2024年,区本级公共财政总支出31802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585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033万元,调出资金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4822万元

(二)土地基金收支情况

202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1159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5.48%,比上年同期12964万元1368万元,下降10.5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及债务付息支出44308万元比上年同期37702万元增收6606万元,增长17.52%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84万元;土地开发支出657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85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3752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474万元;农业生产发展支出5万元;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支出635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653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3863万元。

(三)历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公共财政历年结转至2024年指标101621万元,当年使用74674万元,继续结转26947万元。其中:

历年结转至2024年上级专项指标31808万元,当年已使用2750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5112万元,本级统筹1825万元,下达乡镇271万元;继续结转4300万元。

历年结转至2024年上级财力及本级结转资金69813万元,当年已使用4716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6631万元,本级统筹16534万元,下达乡镇4001万元;继续结转下年使用22647万元。

(四)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使用情况

1.2024年,公共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1325万元,当年使用366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962万元,本级统筹803万元,下达乡镇89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7665万元。

2.2024年,公共财政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0944万元,当年使用65939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61687万元,下达乡镇2430万元,本级统筹182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5005万元。

3.2024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51368万元,当年已使用3710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671万元,下达乡镇477万元,本级统筹3496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260万元。

(五)对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4年区本级公共财政下达补助各乡镇23443万元,比上年减少4947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8215万元,比上年增加126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5228万元,比上年减少5916万元。

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下达补助各乡镇6337万元,比上年支1491万元,下降30.77%要是特色小镇项目1800万元;秀屿区南日镇南西线道路提升工作1000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4年未动用预备费。

(七)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收回部分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445号)文件精神,经批准,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9617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47240万元,专项债务1548937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52301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53701万元,专项债务1269313万元。2024年当年度我区获得新增债券资金79786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0657万元,专项债券69129万元。

2024年度,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5786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5092万元,专项债券42769万元)用于偿还债券本金和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等。自有资金1696万元用于偿还债务本金(其中偿还一般债券920万元,专项债券776万元)。

截止2024年底,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1497535.7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37536.74万元,专项债务1259999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八)区本级清理存量资金

2024年,区本级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7050万元,均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九)绩效评价情况

2024区本级预算安排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围绕集中财力办大事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1.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组织开展2023年1273个(不含涉密项目,含省以上转移支付)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涉及财政资金43.90亿元。绩效自评结果等级显示为“优”的项目681个、“良”156个,优良率为65.75%;项目总体预算执行率为46.50%,其中:预算执行率为90%以上的项目45个,占项目总数的38.72%。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组织69个(不含涉密部门)区本级部门,按规定开展2023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整体支出资金总额55.61亿元,绩效自评结果等级为“优”的部门52个、“良”15个,优良率为97.10%。

3.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情况

围绕区委区政府2024年工作重点,从2023年预算安排的项目中选取了东峤卫生院的设备政府采购、莆田第二十八中学的在建工程建设、莆田第二十七中学的税改转移支付、区住建局相关工程、区自然资源局的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笏石街道的安置房电梯年检及维保等6个项目,从2024年预算安排的项目中选取区文体旅游局的应急广播体系及平台建设项目,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分别开展2023年重点评价和2024年事中评价(1-6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747.23万元。评价涵盖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资金,重点评价结果良好率100%。

4.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和评价情况

参照莆田市市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设置情况编制2023年度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组织对2023年的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对8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收集统计,经自评,区本级政府收支预算绩效自评得分94分。

财政运行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出让不及预期;“三保”保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解决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历史遗留问题及消化暂付款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区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效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913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33600万元的57.4%序时进度7.4个百分点,超收24569万元;比上年同期178059万元增收13310万元,增长7.48%。地方级收入11291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04600万元的55.19%,超序时进度5.2个百分点,超收10619万元;比上年同期107193万元增收5726万元,增长5.34%。

主要增收因素:增收主要因素是华峰系列赛纤项目投产,业务增长带动税收增加;风电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享受至2024年结束,2025年正常缴纳;上半年调库收入等一次性税收增加。

主要减收因素:减收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建筑业相关企业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经营承压,同比减收1.2亿元,拉低收入增幅6.26个百分点。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54698万元(含上年结转及上级专项),比上年同期149883万元4815万元,增长3.21%。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5873万元,加上市下达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区级分成收入669万元,合计65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5466万元4.2%,滞后序时45.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6709万元减收20167万元,减收75.51%。

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83846万元(含专项债券支出642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5466万元的53.93%序时3.93个百分点,6113万元;比上年同期65090万元18756万元,增长28.8%。主要支出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6910万元,具体构成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94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994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1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16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785万元、农业生产发展支出1038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支出30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44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6442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4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0868万元的38.59%。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050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442万元。

2025年上半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7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5542万元的48.21%。其中: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953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82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970万元主要是:国有资产盘活处置收入。

2025年上半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905万元主要是:资本金注入支出。

二、有关财政指标使用情况说明

(一)公共财政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5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21882万元,上半年已使用943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720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23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及本级财力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5年继续使用上级及本级财力指标22089万元,上半年已使用5142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447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695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2025年上半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27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56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9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465万元。

当年年初预算项目支出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67150万元,上半年已支出2849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指标使用情况

历年结转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5年继续使用本级指标103015万元,上半年已使用55840万元;其中专项债结转99670万元,上半年已使用55602万元。

历年结转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历年结转至2025年继续使用上级专项指标16804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571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96万元补助乡镇支672万元。

当年上级专项指标使用情况:2025年上半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586万元,上半年已使用102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803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23万元。

当年度本级指标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共安排项目支出9073万元,上半年已支出6910万元。

(三)政府债务情况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第一批政府债务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256号)文件精神,核定我区(含北岸、湄洲岛)2025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778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8508万元,专项债务99274万元(以下数据均为秀屿区本级)。

秀屿区本级2025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278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8508万元专项债务64274万元。1-6月,秀屿区本级共收到地方政府再融资置换债券资金5136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4397万元,专项债券46964万元),已全部用于债务本金。至6月底,共收到新增专项债券17490万元,主要用于存量政府投资项目支出

至2025年6月,秀屿区本级政府性存量债务余额1559597.61万元,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

(四)土地出让情况

2025上半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723万元(其中:上年结转经营性土地收入669万元),同比下降79.78%。

(五)国有资本经营情况

2025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970万元主要是:国有资产盘活处置收入。

2025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905万元主要是:资本金注入支出。

三、收支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实现高质量增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紧扣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以财税协同联动为抓手,精准施策推进收入组织工作。一方面,深化税收征管效能建设,健全征管机制,筑牢财政收入主阵地;另一方面,创新资源资产盘活路径,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激活闲置资源潜在价值。多举措协同发力下,全区财政收入实现稳中有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夯实财力保障基础。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9.14亿元,增长7.5%;实现地方级收入11.29亿元,增长5.3%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市第,全区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全区税性收入16.25亿元,比上年同期14.94亿元增收1.31亿元,增长8.76%。税收增收的主要项目: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收1.12亿0.17亿。总收入税性比重84.9%,地方级税性比重74.41%,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个和25个百分点,总收入及地方级税性比重均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二)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保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府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构建节约型财政管理体系,秉持“严控非必要、保障关键项”原则,持续深化支出结构调整。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全流程管控,全方位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提升使用效能,将更多财政资源向刚性需求和民生领域倾斜,全力保障教育提质、社会保障扩面、民政服务优化、医疗卫生升级、住房保障惠民等重点领域投入,切实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5年上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546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支出310722万元的49.79%,比上年同期149883万元4815万元,增长3.21%。

增支的主要项目:教育支出61823万元,增支6558万元,增长11.87%;卫生健康支出11808万元,增支3065万元,增长35.0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558万元,增支2308万元,增长15.13%;城乡社区支出3865万元,增支683万元,增长21.46%。

减支的主要项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922万元,减支2282万元,下降8.39%;农林水支出9416万元,减支1162万元,下降10.99%;住房保障支出650万元,减支7060万元,下降91.57%

四、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聚力发展夯基础,深耕财源税源培育

一是深耕财源培育,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强化财税部门协同联动,精准研判经济走势与财税形势,构建常态化财政运行监测分析机制,科学把握收入组织节奏,以精细化征管筑牢税收防线,确保颗粒归仓。聚焦燃气电厂、佳通轮胎、风电企业、华峰系列、永荣科技等重点企业,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同时紧盯新兴落地企业项目,实时掌握税源增长潜力,实现税源管理全覆盖。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共计实现税收9.46亿元,税收贡献率达58.2%,重点税源企业持续发挥支撑作用;新招商落地企业贡献税收0.3亿元,新增税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挖资产潜力,激活存量资源价值动能。凝聚多部门合力,加快推进海域盘活进程,强化差价款清收力度,多渠道拓展非税收入来源,推动存量资产“变现”增效,上半年实现非税收入2.89亿元,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增强资金保障。上半年全区主动向上争取到位资金3.47亿元,增长16.85%,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二)聚力服务优保障,锚定重点领域发力

一是深践为民宗旨,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坚持将7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累计统筹资金10.24亿元用于教育提质、医疗惠民、社会保障等领域。重点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统筹社会救助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惠民工程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二聚焦“五区”战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支撑重点任务落地。围绕全区产业链发展需求,精准支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速培育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具有秀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三严守“三保”底线,夯实财政运行基础。严格落实“三保”主体责任,构建“专户管理+动态监测+应急调度”全链条保障机制。2025年上半年,累计调入“三保专户”资金计8.78亿元(其中:上级调入1.87亿元,本级调入6.91亿元),在规定的时点保证“三保”专户库款余额满足支付需求,“三保”总体执行率达47.85%,达到财政部考核要求,“三保”专户保持稳定运行。

(三)聚力风险筑防线,有序化解政府债务

严格对标中央、省、市债务管理部署,以“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坚持“一债一策”精细化管理,提前梳理全年到期债务,科学制定偿债计划,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争取专项债券等方式拓宽偿债资金来源,建立“周调度、月分析”动态监管机制,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依托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实时跟踪债务规模、结构及偿还进度,强化风险指标动态评估与预警分析,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截至2025年6月,已化解法定债务本息3.63亿元(其中本金1.07亿元,利息2.56亿元),化解非法定债务本息5.01亿元(其中本金4.82亿元,利息0.19亿元)有效降低债务风险,为全区经济稳健发展夯实安全基础。

(四)聚力改革激活力,系统提升治理效能

立足全区发展需求,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构建“以事定支、动态优化”的预算编制机制。聚焦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科学排序支出优先级,建立预算资金“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动态调整体系,集中财力保障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严格贯彻“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及非必要支出,对低效、无效项目支出“应压尽压、应减尽减”,将节约资金统筹用于民生实事和发展急需领域。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推行“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资金安排”闭环管理,对结转资金定期清理盘活,对执行率低于标准的项目,按比例核减下年度预算,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同时,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以数字化赋能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流程,加快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转型。

五、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出让不理想,基金收入不及预期。2025年计划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5.55亿元,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上半仅完成收入0.65亿元(其中:上年结转经营性土地收入0.07亿元),与年度计划差距大。土地基金短收将造成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凸显,债务率存在反弹风险,同时,土地前期及项目建设和一般公共预算中由调入资金保障的项目均面临较大的资金保障压力。

以上问题亟需我们进一步增收节支,稳固收入基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管理绩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

2025年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3.36亿元,同比增长4.25%;地方级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1%,主要是:税务部门完成28.66亿元,财政等部门完成4.7亿元;下半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22亿元,地方级收入8.97亿元,为确保如期实现全年预算目标,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如下:

(一)稳底盘强根基,筑牢财政运行压舱石

一是服务发展大局,培源强基促活力紧扣区发展战略,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助企纾困服务。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强化惠企政策协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财源基础。二强化财税联动,挖潜增效扩收入

健全财税部门协同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不断拓宽财政增收渠道。三是统筹政策资源,精准发力提效能深化预算改革,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投入,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升政策与资金综合效益。四是盘活存量资源,释放资产新动能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统筹用于重点支出。清查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推进闲置资源市场化开发,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保民生兜底线,织密惠民保障安全网

厉行节约提质效,严控支出惠民生严格贯彻“过紧日子”要求,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规范资产配置标准,从严管理“三公”经费,大幅压减非必要支出。建立“刚性约束+动态调整”机制,将节约资金优先投向教育均衡发展、医疗服务提升等民生领域,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守牢底线强保障,精准调度稳根基打足打实“三保”资金严格落实“三保”专户管理规定,强化“三保”资金调度和监管,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是优化结构增福祉,聚焦民生补短板围绕群众关切,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领域投入。支持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统筹推进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财政精准投入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促改革激活力,激发市场经济新引擎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拓宽资金争取渠道紧扣国家城乡融合、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政策导向,聚焦区临港产业发展、滨海新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包装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转移支付等资金支持,有效缓解财政收支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二是深化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质效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多层次开展绩效评价,加大预算绩效成果运用力度。三是推进国企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属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港口运营、园区开发、海洋产业等核心业务,推动资源整合与战略重组;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人员配置与薪酬激励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主力军”。

(四)防风险守底线,构建财政安全防火墙

一是坚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逐步化解”和“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着力在“控、降、提、督、防”上下功夫,稳妥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二是推进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进一步加强与纪委、审计等部门的协作,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监督效率,提高财会监督的威慑力。三是严格落实省财政厅“三保”支出专户管理要求,按时足额保障库款调入,开展日常监测,提前研判形势,制定应对措施,避免产生预警,切实从源头防范和降低财政运行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路漫修远当奋楫,潮涌风劲再启航。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引领下,秉持守正创新的工作总方针,以深化民生保障为核心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以“事事紧抓不放”的紧迫感和攻坚克难的执行力,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全力谱写财政事业新篇章,笃定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