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2年,秀屿区按照“北联、东拓、南进”发展布局,围绕高铁新城、土海片区、城东片区三个重点开发片区,重点开展单元控规编制、地块控规编制、城市设计、概念策划等前期规划编制研究。按照“产业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公共配套优先、环境优先”原则,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实现规划全覆盖。年内,引导秀屿区乡村建设,确定各乡村建设用地规模,集约、节约用地。是年,为加快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对上协调、对下服务指导,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成果微调等工作。全年划定秀屿区陆域生态红线面积6.79平方千米,海洋生态红线面积1397.48平方千米;划定秀屿区城镇开发边界约44.19平方千米。10月14日,“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类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11月22日,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启用“三区三线”,为项目审批提供依据。
【城市规划编制】 2022年,秀屿区对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按照“北联、东拓、南进”发展布局,围绕高铁新城、土海片区、城东片区三个重点开发片区,重点开展单元控规编制、地块控规编制、城市设计、概念策划等前期规划编制研究。完成东庄镇卫生院地块、月塘镇月塘中心小学地块、月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块、石门澳佳境街(东五街)西侧地块、石门澳作业区东侧地块、莆田第十一中学及周边地块、石门澳产业园东九街两侧地块、南日镇中学地块、南日镇小学地块、埭头镇B-01~04地块、南日镇海产品交易中心地块等11个控规批复以及清塘分区单元(350305-03)-D/E/F基本单元E-04地块动态维护工作;推进临港分区单元、木材加工区分区单元等12个单元(地块)控规编制工作。按照“产业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公共配套优先、环境优先”原则,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实现规划全覆盖。
【乡村规划编制】 2022年,引导秀屿区乡村建设,确定各乡村建设用地规模,集约、节约用地。编制“多规合一”(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村庄规划,挖掘各村特色和资源,合理布局乡村空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是年,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月塘镇、东庄镇、东峤镇、埭头镇、南日镇、平海镇等6个镇级129个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其中98个村已完成批复工作,31个村正在编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22年,区自然资源局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特色民宿、特色商业、地方传统产业等,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完成平海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报批工作,推进笏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审批】 2022年,区自然资源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核发67宗,变更3宗;《出让用地出具规划条件》核发26宗,变更2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29宗,变更1宗;《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62宗(作废3宗),变更6宗;《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意见书》核发35宗;《建设项目开工前的规划验线》办理16宗。
(供稿:何琳)
【概况】 2022年,秀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区住建局)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聚焦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坚持新城旺区。推进笏石大道、吴厝棚户区、城东片区工程包项目建设,加快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笏石溪河道综合整治PPP项目等项目建设;安排城建固投重点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879.67亿元,完成投资135.69亿元;全区从事开发销售的房地产企业35家,开发楼盘项目38个;全区有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75家;完成清淤检测市政污水管网74.8千米、市政雨水管网85.6千米、小区雨污水管网104.7千米。
【重点项目建设】 2022年,秀屿区坚持片区开发建设,推进高铁、土海、城东、物流和主城区的融合发展,推进笏石大道、吴厝棚户区、城东片区工程包项目建设,加快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秀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笏石溪河道综合整治PPP项目等项目建设。是年,秀屿首个区属企业莆田市秀屿区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地产项目锦绣新城竣工交付;投资2.5亿元,建设坝津街、毓秀东路等8条市政道路,道路已建成通车。投资1000万元,新建涵港大道(苏塘段)人行过街天桥、清塘大道(第三实小段)人行过街天桥等人行天桥2座和区实小君悦府、国湄领秀等5个口袋公园,土海湿地公园百亩花海成为热点打卡地。是年,汇集各地潮流元素,引进大型商超、豪华影院、潮流精品、特色美食、时尚服饰、儿童乐园及休闲娱乐配套等,打造约8.7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及约4万平方米的港式主题街区,构筑汇聚吃、住、购、娱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一站式生活中心、秀屿市民城市会客厅,建成投用后将有效集聚人气,开启秀屿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其中仅直接创造就业即近3000人,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兴旺一方经济,有力推动我市沿海商业快速发展。
【高铁新城建设】 2022年,高铁新城涉及秀屿区项目40个,其中站前路、上林路等6条市政道路和市实验小学秀屿分校、东津棚改、西徐棚改、云悦壹号、铜锣湾万达广场等12个项目实现竣工使用,在建项目17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年内,完成2块7.67公顷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工作,土地出让金4.25亿元,并均实现开工建设;莆田第一中学秀屿校区、杨林、度田、北组团棚改项目、国投迎宾府、国投兰亭雅居等新项目实现开工建设。
【城建类固投】 2022年,秀屿区安排城建固投重点项目45个,涉及房地产、市政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集镇乡村建设等方面,项目总投资879.6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0.39亿元,已完成投资135.69亿元,完成计划的104.06%。
【房地产开发销售】 2022年,秀屿区从事开发销售的房地产企业35家,开发楼盘项目38个,其中在建在售楼盘13个,年内新开工项目4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3个。是年,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59.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5%,销售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完成房地产投资40.72亿元,同比增长8.02%,增幅全市排名第一。
【建筑业扶持】 2022年,秀屿区贯彻落实《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区住建局根据《秀屿区贯彻落实保市场主体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选定辖区中环宏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博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祥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跟踪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截至年底,全区有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75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3家、二级资质6家、三级资质66家。是年,完成建筑业产值57.04亿元,同比增长7.36%,增幅全市第四。
【市政设施维护】 2022年,区住建局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结合数字城管和日常巡查,对主城区35条总里程57千米的主次干道和支路两侧的公交停靠站进行维护及沿线广告设置、修复。累计修复各类窨井盖、井箅及不明井盖9座,修补各类车行道、人行道路面80平方米,路沿石30米;修复道路隔离护栏20米。是年,计划总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毓秀东路、笏石大道、华安路等23条市政道路,完善城市交通干道。截至年底,毓秀东路已完工通车,华安路已开工建设,其余21条正在办理项目前期工作。
【城镇污水治理】 2022年,区住建局结合农村污水PPP项目,开展秀屿区旧城区污水源普查工作,对各个民居化粪池及出户管道、沿线河道排污口、雨污分流及周边市政配套管网建设情况进行排查,摸清居民生活污水去向。是年,基本完成全区雨污水管网的清淤检测工作,其中市政污水管网74.8千米、市政雨水管网85.6千米、小区雨污水管网104.7千米。
【保障房配租配售】 2022年,秀屿区推行保障性住房配置权力运行及网上公开工作,实行镇受理、初审及住房保障部门复审等网上流转审批。通过政府网、短信平台、LED等方式,宣传住房保障政策,鼓励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配租。是年,主动与企业对接,为秀屿公安分局、区环卫处、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福建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福建御龙鞋业有限公司、福建天石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定向配租,全区政府性投资公共租赁住房665套3.31万平方米,完成实物配租590套,配租率约88.7%。
【安置房建设回迁】 2022年,秀屿区有安置房项目75个。其中,竣工回迁安置区59个,建设安置房12097套,总建筑面积182.74万平方米;在建安置区13个,建设安置房8200套,总建筑面积136.77万平方米;未动工建设安置区1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及征迁工作。
表12
2022年秀屿区在建安置区情况
|
项目名称 |
建设进度 |
备注 |
|
笏石下尾定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 |
主体已封顶,正在室内砌体等工作 |
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竣工并回迁 |
续表12
|
西徐棚户区 |
基本完工 |
计划2023年春节前回迁 |
|
后黄安置区 |
正在水电配套工程施工 |
计划2023年第一季度竣工回迁 |
|
联十一线秀屿段梅山安置区 |
正在基础施工 |
计划2023年竣工回迁 |
|
吴厝棚户区 |
正在主体结构施工 |
计划2024年6月竣工回迁 |
|
北组团地块一棚改项目 |
已完成主体封顶,正在进行配套工程施工 |
计划2023年12月份竣工回迁 |
|
北组团地块二、三项目 |
正在主体工程施工 |
计划2023年12月份主体封顶 |
|
杨林棚改项目地块二 |
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配套工程施工 |
计划2023年12月份竣工回迁 |
|
杨林棚改项目地块一 |
正在桩基施工 |
计划2023年12月份主体封顶 |
|
高铁片区刘厝棚户区改造项目 |
3月动工建设,目前正在基础施工 |
— |
|
度田棚改项目地块二 |
正在基础施工 |
— |
|
四新棚改项目地块一 |
正在基础施工 |
— |
|
东塔安置区 |
正在施工图设计 |
计划2023年2月份招标,第一季度动工建设 |
【平安工地创建】 2022年,区住建局落实企业对项目质量安全管控主体责任,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建筑模板、外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等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4次、检查项目87个,发出整改通知书87份,开展日常监督抽查抽测项目26个,抽查钢筋安装、钢筋原材抽测、钢筋接头抽测、混凝土强度抽测等内容。是年,对全区5个搅拌站进行全覆盖检查,每月开展预拌混凝土用砂抽查抽测,防止海砂进入建筑工地。
【房屋安全隐患排查】 2022年,秀屿区排查“七大类型”(1.2022年前已排查的经营性自建房;2.2022年以来新投用的经营性自建房;3.未经正规设计施工的钢结构经营性房屋,已排查出的一般安全隐患钢结构房屋;4.擅自改扩建的房屋;5.50年以上的一般安全隐患老旧房屋;6.2021年危房清零行动中已进行加固的房屋和笏石镇15栋历史文化街区封房的重大安全患房屋;7.涉疫房屋)房屋3308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190栋、“未经正规设计的钢结构经营性房屋”82栋、“一般安全隐患钢结构房屋”3栋、“50年以上的一般安全隐患房屋”813栋、“2021年危房清零行动中已进行加固的房屋”220栋。排查出存在一般安全隐患房屋838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9栋、“50年以上的一般安全隐患房屋”813栋、“一般安全隐患钢结构房屋”3栋、“未经正规设计的钢结构经营性房屋”13栋。截至12月26日,838栋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房屋已进行分类处置825栋,处置率98.4%。
【园林绿化】 2022年,投资700万元,完成土海湿地公园精品公园廊桥建设、绿化种植等工程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国湄领秀口袋公园、城东实小口袋公园、区实小君悦府口袋公园等5个口袋公园建设;投资180万元,完成市政公园立体花篮及兴秀路边坡绿化等4处立体绿化。投资600万元,实施主次干道沿线绿地景观改造工程,结合毓秀东路、大丘街等市政道路进行绿化建设,开工建设五候山上山福道。投资400万元,实施城区道路、公园花化彩化、土海湿地公园花海工程,完成夏令时对城区主要道路、市政公园时令花卉更换种植和6.67公顷土海湿地公园花海建设。
(供稿:潘民志)
【概况】 秀屿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简称区城管执法局)承接市政公用设施(含道路、桥梁、路灯、雨水排水、燃气、公共停车)及管线工程等维护和管理、破坏园林绿化监察和行政处罚、燃气行业监管、物业行业管理等工作。2022年,修复路灯179盏,处理路灯故障131处,更换电缆线3809米,新装路灯井30个,修复路面(沥青和水泥)12326平方米、路沿石2031米、人行道(花砖和石板砖)12165平方米,更换雨水篦845座,检查修复井盖273座;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清理行动341次,清理店外店6982起,清理马路流动商贩5356人次;清理横幅布条149条,拆除大型高空广告1块,清除占道促销、落地广告牌、破损店招183块;收运处置餐厨垃圾3820吨、废弃油脂196吨;查处渣土车滴撒漏行为120起,罚款13.5万元;开展打击非法经营“黑气”执法5次,出动人员54人次,查押“黑气”378瓶。
创城宣传 4月以来,利用微信群、电子屏、宣传栏等各类宣传阵地,传播创建文明城市知识,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劝导活动,组织志愿者上街劝导乱丢烟头、乱停车辆、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引导群众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文明行为意识和环保意识。2022年,发放文明创城宣传单约2000份,动员沿街200家店面LED屏滚动播放创城宣传标语。
户外广告清理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对现有的大型户外广告进行分类处置,通过整治、清理或拆除,使户外广告和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取缔沿街占道设置的各类竖式招牌和立地式移动灯箱招牌,推进招牌标识规范设置,推动有条件的主次干道招牌标识统一规范设置。是年,区城管执法局清理横幅布条149条,拆除大型高空广告1块,清除占道促销、落地广告牌、破损店招183块。年内,秀屿区环境卫生建设管理处(简称区环卫处)联合区执法局开展专项整治宣传,制作14条宣传标语分别在9座公厕10块LED屏和假日酒店对面广告屏滚动播放。为清理整治“牛皮癣”(野广告),营造健康有序的城市环境,区环卫处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组织2家环卫企业对有关养老内容等乱张贴广告现象,进行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4月开展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出动3000余人次清理野广告等,处理小广告约9万处。
市容市貌整治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以沿街店面、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校园等周边为重点,采取定岗定位管理和往返机动巡查相结合的办法,节假日不休息,早、中、晚加班,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管理,加强对出店经营、流动摊点等行为的监管;强化对辖区3处临时市场的监管,清理占道经营现象;加大夜间执法巡逻力度,禁止夜间露天烧烤、夜间马路市场乱象;开展城区共享电动车整治,针对全区共享电动车无审批擅自投放的问题,组织人员对车密集投放的区域进行清退执法。是年,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清理行动341次,清理店外店6982起,清理马路流动商贩5356人次。
人居环境整治 2022年,区环卫处加强对各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力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工作,对各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整治不力的乡镇和村居予以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指导。
海漂垃圾整治 2022年,区环卫处协助秀屿生态环境局开展海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保洁公司加强对海岸线的巡查和海漂垃圾清理力度,针对航拍整改件要求保洁公司立行整改,限期反馈,做好日常海漂垃圾的打捞清运工作。是年,清理海岸线243千米,打捞海漂垃圾约800吨。
日常养护管理 2022年,区环卫处抓好绿化日常养护,包括除草、松土、修剪、浇水、防治病虫害、落实防台风措施等,保障绿化养护成果;将疏港路等路段,区检察院、秀屿公安分局等机关单位办公区域绿化纳入日常养护范围。是年,城区绿化养护面积99.8万平方米,农村绿化养护面积27.5万平方米。
绿化提升工程 2022年,区环卫处对照责任分解表,对辖区绿化带进行排查、查缺补漏,做好创城工作,根据各级文明办的整改通知,制定整改计划方案,确保整改及时、到位。是年,对清塘大道、兴港大道、市政公园、区政府周边、会展中心周边进行绿化补植提升约1万平方米;每季度更换时花1次,进行花化彩化提升3次,花化面积6000余平方米,总投入约96万元。
绿化督查整改 2022年,区环卫处对照市、区两级文明办的督办通知单、区道安办整改通知等,对全区绿化养护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整改,对遮挡交通标志标牌的绿化进行修剪,维护出行安全。
“除四害”爱国卫生活动 2022年,秀屿区开展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集中整治。突出整治城区环境卫生,重点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河道沟渠沿岸等开展卫生大清扫,推动创建卫生工作。对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等现象进行整治,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清理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疫情防控期间,对环卫作业车辆、城区各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公厕、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展开集中消毒;加大对隔离点的消毒力度,做到隔离点的垃圾及时清理。
公厕管理 区环卫处持续开展公厕管理提升行动,对破损、缺失的公厕设施及时修补和完善,对破损和毁坏的设施进行登记,安排相关人员维修。2022年,维修完善公厕设施600余次。
河道保洁 2022年,辖区内各镇农村道路、河道纳入市场化保洁,由保洁公司对村道、河道水域进行常态化日常保洁;开展顶社河道、土海湿地公园、笏石溪、坝边河等辖区内河道的专项整治,派专人负责河道垃圾等漂浮物的打捞,及时清运。与区住建局、笏石镇对接,对土海湿地公园的保洁范围进行精细划分,避免发生无人保洁的情况。
垃圾分类 试行垃圾分类小区全覆盖,扩大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垃圾分类屋、分类亭覆盖面。2022年,完成城区10座垃圾分类屋建设。新增东庄镇和东峤镇2个垃圾分类试点乡镇,完成两镇垃圾分类屋的建设。按照每座垃圾分类屋配1名垃圾分类管理员的原则,聘用垃圾分类管理员50人,以小区为着力点,对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居民加以劝导和教育,对分类不准确的居民加以指导,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知晓率、分类投放率;利用网站等各级各类媒体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动员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是年,完成小区入户宣传113次、媒体报道2次、网站刊登21次,分发宣传手册2万余本。
涉疫垃圾处理 2022年,区环卫处优化收运模式,督促保洁承保公司加派人员和车辆,做好隔离点垃圾收运、封控区涉疫垃圾清运工作,启动涉疫生活垃圾应急清运队伍,及时完成清运任务。是年,区环卫处组织2家环卫公司,对全区6个镇(除南日镇由镇卫生院负责清运至福建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处理)核酸检测点涉疫垃圾进行消毒、收集、清运。疫情期间,每日坚持对全区7个压缩站、2014余个垃圾桶、208余部环卫车辆进行全面消杀,全年完成全区涉疫垃圾收集、处理159.6吨。规范收集废弃口罩,在辖区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垃圾收集桶,桶身张贴醒目“废弃口罩收集桶”标志,引导群众正确投放废弃口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桶内套装塑料袋,安排人员每天对容器进行不少于2次的消毒,避免病菌滋生。针对这些集中收集的使用过的口罩,先对废弃口罩收集桶进行专门消毒,随后用墨汁、涂料、颜料处理,再集中收集运往福建康盛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中处置,防止被二次利用。
餐厨垃圾收运 2022年,全区有6个乡镇建立餐厨垃圾二级收运队伍,基本建成二级收运体系。全年配备专用餐厨垃圾收运车15部(含源循2部,美凯1部),工作人员25名,专用餐厨垃圾桶1315个(含废损385个);签订餐厨收运合同912家,签约率100%,实际收运737家(不含已经倒闭或转业175家),实现“日产、日收、日清”的工作目标。是年,收运处置餐厨垃圾3820吨、废弃油脂196吨,日收运量保持在11吨左右。
渣土车整治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开展渣土运输企业运输车辆摸排工作,将驾驶员与车辆情况逐一登记造册,签订驾驶人员《承诺书》。组织辖区内渣土运输企业召开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督促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引导运输车辆、施工工地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单车运输卡》等。借助渣土办平台,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整治未随车携带处置证、跑冒滴漏、扬尘污染、偷挖乱倒等违法行为,督促工程业主及时清扫“滴、撒、漏”。是年,出动613车次2452人次,查处渣土车滴撒漏行为120起,罚款13.5万元,组织人员开展道路清扫保洁124次。
市政设施管护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结合12345平台问题梳理及群众反馈问题,建立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升级。采取沿路整修、见破即修、划片维修相结合的方式,限期限时整改解决路面破损、坑洼不平、井盖缺失等问题。开展路灯杆线、箱柜专项清理工作,加大对缺亮路灯的维修力度,实现市政公用设施升级。是年,修复路灯179盏,处理路灯故障131处,红绿灯维护53次,更换电缆线3809米,新增爆闪灯600个,新装路灯井30个,修复路面(沥青和水泥)12326平方米、路沿石2031米、人行道(花砖和石板砖)12165平方米,更换雨水篦845座,检查修复井盖273座。年内,区环卫处对道路的标志、护栏、红绿灯等设施和校园周边的交通设施配备进行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档案,实行一处一档。明确2022年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力度,专人专责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排查。9月13日,对城区校园周边、商业街、主干道等地方的摩托车位、停车位、分道线、人行道、箭头标线及乡镇周边停车位进行补画等。是年,施画标线面积约4.5万平方米、日常维护护栏13千米,划标识标线4万平方米,新增标志238块。年内,做好创城迎检、道安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区人行道隔离栏两边破损、内容过时的公益广告进行整改,更换破损护栏550米、底座240个,更新护栏公益广告1510块。
【燃气安全保障】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推动建立燃气管线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在用管线全面普查建档,完成辖区内高中压管道普查建档,新增各类管位标志桩、标志牌、道路标志钉等约3000余个。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无缝隙、零死角”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范遏制各类燃气事故发生。是年,16家燃气供应站点已办结许可年审13家,完成燃气企业场站设施提标改造13家,对于提标改造工作没有完成的3家分销站,予以注销。年内,组织开展燃气安全检查72次,检查燃气企业135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64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开展打击非法经营“黑气”执法5次,出动人员54人次,查押“黑气”378瓶,行政立案1起,行政拘留2人,罚款3万元。(图45)
【城市管理审批服务】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建筑垃圾、物业、燃气、市政、桥梁、户外广告和环卫等城市管理审批事项,推进城镇燃气、物业管理行业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是年,办理前期物业合同备案证明4件,福建省瓶装燃气供应许可证年审11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次性使用审核2件,物业服务合同备案——住宅物业备案1件,物业服务区域划分备案2件;现场咨询并送达一次性告知单39份。
【投诉举报处置】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市民反映的投诉举报做到立即受理、立即核查、立即反馈。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与举报人、投诉人核实具体诉求事项,增强案件办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因案件办理而引发新的投诉,注重加强跟踪复查和长效管理,防止因反弹和回潮再次引发同样的重复举报投诉。是年,办理12345投诉件1443件、区治违办投诉转办件18件、信访件13件。
【城市管理领域扫黑除恶工作】 2022年,区城管执法局通过梳理秀屿区城市管理领域扫黑除恶的重点工作、职责分工、工作举措等,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渣土运输企业、农贸市场(沿街店铺)及房地产(建筑)行业等领域,开展扫黑除恶现场走访调研和行业乱象治理。是年,摸排乱点乱象问题125个。
(供稿:詹彪 陈鑫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