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 2023年,秀屿区安排重点项目257个,实现开工35个、竣工33个、新增入库165个,65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400亿元,项目数、投资规模均居全市第一,28个省重点项目超序时18.1%。永荣己内酰胺二期顺利投产,建成全球最具规模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中锦尼龙6扩建项目竣工投用,晋升全球最大的锦纶聚合工厂;全球首个漂浮式风电与网箱养殖融合项目落地投用,获国家新能源电力发展优秀奖。建立“三会四评”(区重点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政府专题会议、区城乡规划发展委员会会议,产业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投资主体评价、环保能耗评价)机制,强化“以商招商”模式,区四套班子领导全员出动、10条重点产业链主动出击,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80余次,对接洽谈佳通轮胎智能化工厂、天石源(二期)等项目37个,总投资479亿元;参加莆田市第二届民营经济大会、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活动11场次,签约落地普莱生物、李时珍(二期)等项目42个,总投资277.4亿元。全市率先设立首个规模超亿元的县区产业基金,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1.52亿元,资金总量、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二;获批用地16批次51.0公顷,用海8宗990.55公顷,完成供地24宗74.67公顷。
【产业升级】 2023年,秀屿区坚持链式布局、集群发展,带动10条重点产业链齐头并进。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活力迸发,永荣科技、华峰新材料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热电联产二期并网投用,石门澳港口建成全省跨度最大的封闭式储煤仓,全省首个天然液化气罐装运输项目海液通落地秀屿港;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207.86万千瓦时,居全市第一;基诺厚普无菌注射针剂在全省率先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全市首个小微产业园联东U谷开工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普莱生物系列项目正式落地。海洋、数字、绿色、文旅四大经济动能澎湃,港口吞吐量突破1250万吨,增长18%,全省首个鲍鱼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成立全市首个海洋经济科创联盟,6万立方米高端智能深海渔旅综合体“闽投秀屿1号”顺利下水,海发水产获评全省唯一“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东禹海洋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水产良种场称号。采木网、平行威客获评省数字经济创新“瞪羚”企业,中交数科平台实现当年度招引落地、当年度升规纳统;开通“福来福往”湄洲岛至南日岛海上游航线,举办全国海钓邀请赛暨鲍鱼文化节、福建首届开海文化季、沙滩露营节、潮汐音乐季等莆阳系列活动30多场,埭头镇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工艺美术、食品、鞋服三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印象上塘”商标完成注册,国检集团质检实验室落户上塘,举办首届中国(莆田)佛教造像艺术展览会、第四届“七夕”上塘银饰小镇缤纷季活动,实施认证林产品委员会数字化木托盘项目,建成莆头国林木业城四期;承办第十一届全国鲍鱼产业发展研讨会,启动建设中国鲍鱼预制菜基地、南日岛东部海产品加工园,央视一套大型美食节目《三餐四季》走进南日岛取景录制;建成华峰系列鞋服智慧工厂,协办“中国鞋都”鞋业供应链集采节。
【城乡融合】 2023年,秀屿区坚持全域统筹、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高铁、城东、土海片区集中连片开发。实施城建项目85个,完成投资123.6亿元,国道G228、笏石大道开工建设,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吴厝路、华安路、欣业路、涵港大道示范段等4条道路建成通车,新改扩建市政道路9千米,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扎实开展城市功能品质三年提升行动,区图书馆竣工建成,新增口袋公园5个、公园绿地10公顷、福道3.5千米,完成主干道景观提升11千米,整治城区易涝点10个,福建省中央财政监管工作会议、海峡循环经济学术论坛、全国橡标委胶鞋分委年会等一系列高端重磅会议在秀屿区举办,秀屿新形象广获认同,城市能级再上新台阶。持续深化“1镇12村3片区”(东庄镇乡村振兴省级特色镇,苏塘村、营边社区、白山村、锦山村、东庄村、上塘社区、霞东村、武盛村、汀港村、平海社区、港南村、东潘社区等12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东庄旅游康养、南日海洋牧场、埭头安民铺3大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投入3700万元实施重点项目41个,完成12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埭头石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南日岛获评国家级“和美海岛”月塘东潘获评省级“森林村庄”,笏石苏塘中天农业股份合作社在全市率先实现普惠分红,埭头安民铺乡村记忆馆建成开馆,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高级版“绿盈乡村”4个、“五个美丽”[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建设点529个,乡村振兴多点开花。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拆除“两违”建筑88宗11236平方米,清理整治撂荒地85.1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30公顷,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35.07公顷、产量4.08万吨,增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配合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建成农村污水主干管680千米,修复缺陷污水管道11条,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33个、规范整治64个入海排污口,近岸海域国省控点位优良比例达100%、全省第一。
【社会生活】 2023年,秀屿区把财力向民生倾斜,投入22.8亿元发展民生事业,占全年财政支出的77.3%,用心办成45个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教育项目24个,新增学位6240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揭牌落户,市实验小学秀屿分校、莆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区机关幼儿园创成全市示范性幼儿园,区实验小学、莆田第十中学入选省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实现秀屿区18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零突破”。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市第一医院新院区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7个镇卫生院与市级三甲医院全面建立合作关系,投入5078万元采购医疗设备,建成10个“名医工作室”,投用“远程高清视频门诊平台”。社会保障持续兜牢,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146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暖心行动”,强化“资金+物资+服务”社会救助,低保“扩围增效”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5万人次。建成长者食堂38个,提升农村幸福院10所。赤坡、后黄、西徐、下尾定固二期等4个安置区竣工回迁,四新6#楼、城东地块一、城东地块二、四新地块二、兴秀棚改等5个棚改项目提速推进。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承办全省羽毛球总决赛、全市“村BA”篮球总决赛、笼式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气排球比赛等五大球赛事,举办妈祖文化节、滨海旅游节、非遗小吃节等各类文化节庆,欢乐跑、美术展、四季“村”晚、“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体活动如火如荼。安定稳定持续夯实,成功破获全省唯一一起“双挂”(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电诈大案,打掉老挝金三角一特大电诈犯罪集团,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创造性实施基层综合治理“1+8”专项行动(以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为基础,配套实施村级组织建设提升行动、网格化建设提升行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重点群体就业提升行动、社会治安防控提升行动、基层治理要素保障提升行动、农村建房“强监管化民忧促安居”提升行动、安全生产巩固提升行动等8个专项提升行动),全年化解矛盾纠纷4156件,“三评”解纷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三官一律”进村居、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等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机关刊物《长安》专题推介。新增5000万元升级“雪亮工程”,全区在线视频超2.4万路,全市第一。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4.29%,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2023年秀屿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表6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3年1-12月 |
|
|
实绩 |
比增% |
||
|
*1.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50.20 |
5.6 |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53.64 |
4.6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245.64 |
5.3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23.46 |
5.6 |
|
#建筑业增加值 |
亿元 |
22.73 |
2.7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50.92 |
6.4 |
|
2.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30.39 |
82.7 |
|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20.12 |
52.2 |
|
财政支出 |
亿元 |
29.70 |
-9.0 |
|
*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亿元 |
100.31 |
10.2 |
|
*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0517.00 |
5.3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40723.00 |
4.1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502.00 |
6.9 |
|
*5.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100.23 |
4.4 |
|
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1-11月) |
亿元 |
8.55 |
13.9 |
备注: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的均按现价计算;“*”指标为季报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