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2年,秀屿区有土海湿地景区、埭头天云洞、后海渔村、汀港山景区、南日九重山景区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东庄嵩山旅游景区、东峤九龙山景区、上塘金银珠宝城、南日镇烈士纪念碑、浮叶村、皇帝山景区等AA级旅游景区6个,四星级饭店假日酒店1家,莆田市海澜旅行社、丰裕旅行社等旅行社2家。是年,秀屿区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数246.2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46亿元;区内游客人均花费790元。
【旅游设施建设】 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秀屿区11个A级景区免费开放。重要节假日期间,安排人员值班值守,加强重要景区驻点值守;实时督促各景区落实落细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组织人员对旅游市场进行巡查,加强安全排查和防范工作。年内,投入118万元,完善景区安全标识标牌125处和景区安全配套设施等,强化景区安全管理,保障全区旅游市场平安。培育土海湿地景区,规划投资20万元,按照专家策划指导,逐步推进景区标识标牌、基础设施、旅游业态等建设。做好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前期工作,将晋级金牌旅游村等纳入旅游线路,优化提升1—2条“可组合、菜单式、好操作”的精品线路。
【文旅融合招商】 2022年,秀屿区围绕打响“滨海旅游 五彩秀屿”旅游品牌,挖掘海岛资源,着眼“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补短板,突出湾岛旅游特色,助力国家级海洋经济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一岛三湾五彩”旅游IP(文化旅游行业中的知名品牌或知名产品),实现“优布局、补短板、增效益”的发展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将项目签约和履约作为工作重点。是年,列入全市“产业云平台”文旅重点项目6个,其中已签约开工项目5个、已签约未开工项目1个;年内完成投资1.6亿元。
【产业旅游融合】2022年,秀屿区探索“旅游+”发展模式,坚持文旅融合之路,发挥蓝色海洋、金色沙滩、银色饰品、绿色山水、白色盐场五大旅游资源优势,挖掘妈祖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海洋湿地公园保护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重点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繁荣发展;开辟蓝色滨海线路[石城码头——南日岛——港南九重山景区(日月岩、战地公园、笔架山等)——鲍鱼博物馆——月牙湾沙滩——黄金沙滩]、绿色生态线路(土海湿地公园景区——后海渔村景区——汀港山风景——天云洞景区)、银色工艺路线(上塘金银珠宝城——上塘银饰小镇——后海渔村景区)、白色盐学路线(万达广场——土海湿地公园景区——莆田盐场——汀港山景区)等旅游精品线路4条,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既满足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又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供给增长。5月19日,举办“四个一”活动(一本画册云游南日、一段视频推介南日、一条短信相约秀屿、一场直播惠及你我)活动,深入挖掘旅游商品。是年,开发附加值高、新颖精致、美观便携的工艺品和土特产,重点在南日鲍、紫菜、海带等方面下功夫,设计推出一批具有秀屿特色的“伴手礼”,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无缝衔接,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乡村度假旅游新业态。
【乡村旅游建设】 2022年,秀屿区推进乡村振兴及旅游项目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文旅融合和旅游产业提升提质。是年,投资2.15亿元推进莆田市文创园等文旅项目。1月,福建东禹海洋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莆田市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获评市级观光工厂;3月,南日九重山、汀港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AAA景区;11月,南日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平海镇平海社区入选福建省金牌旅游村;12月,推荐埭头镇参评莆田市“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南日镇海山社获评莆田市金牌旅游村。
(供稿:吴一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