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海洋与渔业

来源:秀屿新闻网 时间:2023-11-16 11:3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概况】 2022年,秀屿区海岸线总长243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172千米,岛岸线长71千米,海域面积2800平方千米,是莆田市乃至福建省的海洋大区。是年,全区水产品产量62.63万吨,比增5.9%;渔业产值80.71亿元,比增8.5%,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海洋示范区创建】

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创建  2022,秀屿区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获资金补助2000万元,分三年(20202022年)实施示范县项目56个,涉及海洋环境整治、海产品加工、渔业养殖、美丽渔村建设等领域。截至年底,完成建设43其中已验收39个,累计拨付补助637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  2022年,秀屿区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创建2022年度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完成240万元的海洋鱼虾贝苗招投标,分批在辖区海域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放流黑鲷、黄鳍鲷、花鲈等生物种苗35887万单位。是年,持续推进海上养殖转型升级改造,完成全区2.5万口泡沫渔排和3000公顷泡沫浮球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绿色养殖。

 

【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2022年,秀屿区推进实施“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湾岛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海上秀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经济”等产业链发展、南日海洋经济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确定的渔业产业重点项目,推动海洋经济重点项目早开工建设,早竣工投产。是年,加快43个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项目、17个省级设施渔业项目建设,推动传统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渔业建设】 2022,秀屿区围绕海洋经济产业、绿色经济产业等涉及渔业领域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渔业产业增产增效。年内,引进省水产研究所全潜升降式网箱养鱼项目,建设养殖网箱2套,其中1套已在南日岛海域试养5000千克真鲷和大黄鱼。新建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38口,年增鱼类产量1000多吨;建设全塑胶养殖渔排3941口,年养殖鲍鱼等品种1000多吨。是年,持续推进南日北港风渔(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融合发展,养殖藻类200公顷建设三倍体养殖科技示范产业化基地,已养殖533.33公顷生蚝。

水产种业振兴  引进“鲁龙1号”龙须菜、巨藻、绿盘鲍、三倍体牡蛎、斑石鲷等新品种,提高优良品种养殖覆盖率。年内,指导水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渔业良种化,其中海发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约,建设平海湾三倍体牡蛎育苗场,已育苗33.33公顷,引进岩牡蛎新品种,正开展育苗攻关协同南日海洋集团与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海洋渔业新品种(中华蛸)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试验孵化幼苗约2万尾海发、东禹、南日岛3家海洋生物公司获批市级原良种场,正申报省级原良种场。是年,持续建设平海湾全国双壳贝类育苗基地,新增贝类育苗场2家,新增育苗面积6000平方米,优化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打响平海湾贝苗业内品牌,已申请注册“上店”“蓝色平海湾”商标。

海上养殖转型  2022与福建省闽投深海养殖装备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深海装备养殖合作,引进6万方智能深海养殖装备1125,该装备在南日海域开工建设;引进龙源公司深海网箱养殖融合漂浮式海上风机示范项目,已获用海审批,装备已于119日开工建设。

水产加工发展  2022年,秀屿区有莆田市汇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年销售额6亿多元,打响“南日鲍”等特色品牌,海簇汇鲍鱼、宴厨速冻鲍鱼获省著名农业品牌,其中南日鲍获2021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年,引导有实力、有基础的龙头企业开发海洋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鲜伴食品海产品生产基地,计划占地3.33公顷,总投资1.5亿元,主要加工鲍鱼、鱼胶、佛跳墙、大盆菜、海洋休闲食品系列等产品;谋划南日岛海藻加工项目,对接南日海洋集团东部海产品加工等项目。(图40

 

1122日,南日镇万峰海域进行渔排升级改造行动   (区海洋与渔业局 供)          

 

【智慧海洋建设】

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2022,秀屿区建成南日镇市级农业(海洋渔业)产业强镇,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统筹推进生态高效渔业建设工程、“渔旅融合”示范工程,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建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经济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海上莆田”秀屿样板,争创福建省“四经”(海洋经济、文旅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是年,建成南日海洋牧场示范区在线观测系统,投资400万元,实现对示范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跟踪监测,及海洋牧场运行维护的智能管理。

南日电子围栏工程建设  2022建成南日岛全域电子围栏工程,避免夜间和雾天各类船舶误入养殖区和风电区;建成南日岛海洋牧场水下视频系统,实时观察建礁区海洋生物活动情况;推进乡镇船舶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安装北斗定位系统船舶6880艘,100%安装到位,逐步实现辖区船舶航迹可控可查,提升海上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

 

【海洋碳汇交易】 2022年,秀屿区发挥海藻和滤食性贝类成本低、产量高、碳汇能力强等优势,探索碳汇渔业发展路径。519日,依托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完成全国首例双壳贝类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林蚝(福建)水产有限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买卖双方完成碳汇交易10840吨,系全国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929日,南日镇云万村、岩下村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约全国首单村集体海洋碳汇交易合同,交易海带养殖碳汇8.86万吨,交易金额42.9万元。

 

【水域生态治理】 2022年,深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渔问题整改落实,根据《秀屿区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三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划定,排查并清退航道、港口禁养区超规划养殖面积48公顷。核实养殖登记发证工作,落实养殖证应办尽办、应发尽发、应续尽续的要求,累计发放养殖证3342.07公顷。深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督促43个入海排放口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加强渔港港区垃圾治理和渔船油污染防控,指导督促渔港经营主体配置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定期清理渔港日常垃圾和含油污水,保持渔港清洁。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投资240万元,放流大黄鱼、真鲷等苗种3.59亿单位。应对6月发生的赤潮灾害,最大限度减轻赤潮灾害给渔业生产等带来的损失。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

隐患排查整治  2022年,区海洋与渔业局持续推进渔业安全生产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海上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273

渔船动态监控  2022年,区海洋与渔业局利用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电子围栏绘制和预警功能,安排专班人员24小时线上监控船舶动态预警工作,船舶动态轨迹监控系统预警信息已全部下发属地镇落实教育和核酸检测,并对越界预警船舶船员实行一次约谈、二次训诫、三次拆卸管控措施,实现船舶“看得见,管得清”,全面落实闭环管理。是年,深化敏感海域管控,运用渔港渔排视频监控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加强渔船动态研判,发现并劝离渔船10艘次

海洋灾害防范  2022年,区海洋与渔业局强化渔业生产风险保障,已承保渔船91艘,签单保费126.75万元;承保渔工996人,签单保费81.78万元。

 

【渔港建设】 2022年,秀屿区有11个渔港列入《福建省渔港建设规划(20202025)》新建升级或提升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鳌屿、罗盘、黄瓜渔港项目3个,分别完成投资额6006202520元。是年,推进平海、上林、淇沪、赤岐、浮叶、小日、万峰、黄岐8个渔港项目前期工作,其中平海、上林、淇沪渔港已完成实施方案初稿;赤岐渔港已完成设计招标工作,正编制实施方案;浮叶渔港已完成设计等工作。

 

【渔业船舶管理】 2022年,秀屿区共有登记在册捕捞及辅助渔船318艘,已全部安装北斗定位;乡镇船舶7010艘,均安装北斗三号定位终端。设立“三合一”渔港岙口卡口16个,落实船舶进出港“三报备”(报备船舶信息、报备人员信息、报备进出港信息)“三核实”核实船民身份、核实健康码、核实行程码信息)和“两必检”(船舶进出港必检、岸线停靠必检)“两必清”(随船人员清楚、载运货物清楚)等管理措施,对7068艘纳管乡镇船舶逐船登记造册、编号上牌,并将船舶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备案,实行定区域停泊、定区域作业和定人联船管理,安排定人联船镇领导40人、镇干部57人、村干部262人,做到联人到船、定人定责2022年,区海洋与渔业局落实渔船编队生产制度,编组南日大中型渔船631艘,平海2041艘;推动渔船组织化管理,引导以村委会为单位建设渔船管理服务组织,将全区在册海洋捕捞渔船纳入组织化管理。是年,加强“异地挂靠”渔船清退和管控政策宣传,4艘省外海域作业挂靠渔船已全部清退过户

 

【海上综合执法】 2022年,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福建海洋蓝剑”“封港清查”“商渔共治”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与海防、海事、海警等涉海部门联动联查,打击涉海涉渔违法违规行为,防范遏制商渔船碰撞事故。年内,海上执法次数106次,出动执法船122艘次,出动执法人员509人次,航程2538.3海里;港口巡查592次,检查港口沃口988个次,出动执法人员1882人次,检查渔船1322艘次,检查水产养殖、零售店119家次,查获并销毁违规定置网具31张,查获涉嫌禁渔期采捕鳗苗船舶4移交平海派出所,行政处罚案件77万元,移送公安海警追究刑事责任1起。是年,没有发现水产品药残超标现象;加强海洋伏季休渔监管执法、渔船赴敏感海域及过界作业管控工作,渔区秩序总体平稳。

 

【水产品安全监管】 2022年,秀屿区常态化实施水产养殖精准减量规范用药行动,累计开展鲍鱼、贝类、鱼类等各类水产品检验检测463批次,产品合格率100%;开展织纹螺专项监测抽检及安全宣传17批次,张贴并发放宣传材料600多张、发送提醒短信3000多条。是年,持续推进食用水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已有66家水产品养殖生产主体注册系统纳入监管对象,赋码数量1393个,赋码率100%年内,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促生产单位落实禁限用药规定和休药期等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日志、用药和销售三项记录,打击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氯、氯霉素等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全年三项记录10339条。

6

秀屿区2022年渔业产量产值指标完成情况

乡镇

产量情况(吨)

产值情况

(万元)

服务业(万元)

   

南日镇

231635

456400

4834

2022年全区渔业总产量58.67万吨,比增5%;渔业一产产值80.71亿元,比增8.5%

新增依据:

1.发展三倍体牡蛎(生蚝)养殖,增加面积700公顷,增加产量21000吨,产值38000万元,其中埭头镇增加面积533.33公顷,产量16000吨,产值28800万元;平海镇增加面积166.67公顷,产量5000吨,产值9200万元。

2.在兴化湾埭头镇海域开展浅海底播巴非蛤(油蛤)养殖533.33公顷,增加产量8000吨,产值24000万元。

3.后海管理局增加产量675吨,增加产值1232万元。

合计:增加产量29675吨,增加产值63232万元。

埭头镇

162641

181410

2248

平海镇

157237

138786

1472

东峤镇

8994

12693

东庄镇

41241

813

月塘镇

5140

1136

笏石镇

166

165

4200

后海管理局

14181

15732

合 计

621235

807135

12754

(供稿:林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