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5507-0027-2023-00001
- 发文机关: 秀屿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2023-02-16
- 发文字号: 莆秀应急〔2023〕3号
- 标 题: 秀屿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 2023-02-16
- 有 效 性: 有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建引领,明确法治责任
根据《<法治秀屿建设规划(2021-2025年)>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安全生产工作又是我局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实施“依法治安”方略,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引领。局党委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来规划、部署和安排,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委将法律法规知识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学法;高度重视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培养,完善学法制度和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促进全体人员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二是明责任。局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定期研究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工作,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分管负责人为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组织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其它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管。
(二)借力全民,优化宣传氛围
一是“安全生产月”活动。以“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为主题,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土海湿地公园举行“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通过宣讲答疑、发放知识册、书写安全标语、消防设备展示、急救演示等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提升群众安全意识;依托微信平台开展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拓宽安全知识普及面;面向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全主题讲座,并组织“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活动,引导企业负责人切实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是“党建+安全”活动。开展“机关联小区·党建促治理”结对共建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安全宣传。策划开展消防体验亲子趣味比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置演练、宗教场所消防知识培训会、居家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并在现场向群众发放安全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和要点、张贴日常隐患排查常识海报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推行《秀屿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员工及群众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内部知情举报,提高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积极性,强化社会监督,通过“秀屿新闻”融媒体、“秀屿应急管理”公众号等新媒体扩宽宣传广度,畅通安全生产举报渠道,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规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以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制定《2022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工作要点》,部署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百日大会战”活动,以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为着力点,整改一批安全问题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我局组建3支执法队伍,分区域对辖区内的企业,特别是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人员密集型等高危企业,开展“执法+专家”精准式执法。作出行政处罚51家次,罚款金额80.84万。
(四)强化监督,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我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手册》要求,严格执法程序,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听证权利。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并及时将执行完毕的行政处罚案件上报公示;严格按照《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并将我局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行政执法决定以及监督途径、举报电话等。采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开。
我局建立并修订了《“三重一大”制度》、《局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局务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对于“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一律全部提交集体研究。建立和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我局长期聘请福建绩学律师事务所对我局相关重大事项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特别是在执法过程中作出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必先进行法律咨询,确保决策、决定的合法性。我局领导按要求出席法院开庭,进行行政应诉工作。
我局成立了秀屿区应急局行政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矛盾、解决争议、维护稳定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针对危化品、烟花爆竹等容易产生纠纷矛盾的管理环节开展行政调解工作,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依法安全监管。
二、存在问题
我局对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安全监管人员的能力水平在实战中不断加强,监管效能持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环境更加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职责边界需进一步厘清完善。根据机构改革,应急管理局将安监、应急办、消防、民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单位以及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的应急管理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构建全新应急体系。为积极适应新体制建设要求,需要进一步厘清应急管理横向及纵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创新构建防灾、减灾、救灾、 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职能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大应急”管理格局,权责清单也在动态化调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稍显滞后。
﹙二﹚局应急编制人员不足。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局将安监、应急办、消防、民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单位以及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的应急管理相关职能进行整合,但是人员编制增加不多,应急管理任务重,执法人员不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三﹚人员能力需不断学习加强。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大量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及时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从而及时有效的对应急管理工作依法行政。
三、2023年工作要点
我局在法治建设工作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关于法治政府的有关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我局2023年法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综合统筹能力提升,全链条强化工作权责
一是有序完善管理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延伸应急管理工作触角,夯实应急基层基础,持续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处置有效、指挥高效”纵横到边的应急指挥体系,统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完成机构协调运行机制,完善机构功能架构,健全议事协调机制激发各议事协调机构效能;二是持续深化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打通行业部门应急信息孤岛,加强视频监控信息、应急物资、应急专家、救援队伍等资源信息的整合,推动应急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发挥安委办牵头拉总作用,构建行业部门、乡镇、专家等多方参与的研判会商平台,在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形式研判分析、复盘总结。三是严格落实明晰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从严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层层到底的安全管理机制,为构建法治政府奠定良好安全基础。
(二)抓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全方位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落实安全文化教育。以安全生产法施行为契机,通过安全生产法宣讲周、国家宪法日等载体,多途径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安全文化教育;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将法治宣教融入执法实践;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场所建设,精准布点应急体验馆,提升场馆应急安全科普、法规宣讲等效能。二是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深化“三服务”机制,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困难、为基层减负担”,持续推出危化品经营许可办证、换证预约业务和送证上门服务,进一步巩固跑零次率、即办件、承诺时限压缩比、精简申请材料等核心可感知指标的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削减应急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三是提升监督执法效能。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全员执法模式,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全面实行执法规范化;将行政执法与隐患排查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严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置,提升执法威慑力和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对存在的隐患及实施的行政处罚在主流媒体上曝光;建立联合执法、案件线索移交制度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事故案件行刑衔接机制;强化基层委托执法权限,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5020001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