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5207-3000-2024-00009
  • 发文机关: 秀屿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2024-04-26
  • 发文字号: 莆秀市监函〔2024〕12号
  • 标    题: 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3149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日期: 2024-05-10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3149号建议的答复
莆秀市监函〔2024〕12号
时间:2024-05-10 17:04

庄嘉庆代表:

  你提出《关于强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你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对进一步做好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有重要的帮助。

  一、食品药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好

  全区现有食品生产企业24家、获证小作坊41家、食品销售经营单位家、餐饮服务单位7296家、学校食堂69家、小餐饮登记证食品经营单位158户、农贸市场5家、零售药店79家。2023年以来,公安部门共查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2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1起,非法捕捞案件8起,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案1起,查获犯罪嫌疑人41人。卫健部门共完成监测病例数462例,任务完成率100%;共采集各类样品

  175份,其中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项目118份,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项目56份,放射性核素监测项目1份。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检食品2002批次、合格率98.2%。协助上级完成药品抽检79批次、医疗器械抽检27批次,移送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线索68条,有效规范食品药品经营秩序,辖区未发生源发性、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2023年,对全区食品主体开展多轮全覆盖监督检查和包保督导,顺利通过国家考评组现场验收,为我市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出秀屿贡献,市食安办发《感谢信》向我区致谢。

  二、责任体系日渐完善

  一是强化党政同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每个镇(园),监管网格覆盖到每个村(社区),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及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区主要领导还专门对食品安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批示。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区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区食安委研究和出台了《2023年全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文件 ,明确了主要工作目标、创建项目和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具体职责。在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加强监督抽检,开展各类食品检测16844批次,圆满完成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三是落实“两个责任”。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类定级,明确包保层级职责,全面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工作机制,以包保到位促“精准防控”,以履职到位促“末端发力”,以督导到位促“终端见效”,全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全区现有1081名包保干部对7593户经营主体实现包保全覆盖,其中B级27家、C级93家、D级7473家。并针对经营主体动态情况建立停业台账,及时清理“僵尸户”,累计注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321户。

  三、全程监管有效落实

  一深化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以药店、保健食品店、母婴店、超市等为重点持续开展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加强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宣传。组织督促各市场监管所参加特殊食品网络培训,并完成网络培训。对特殊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考核,已有887家单位完成考核。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在饮用水源、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加强监督抽检,开展各类食品检测16844批次,其中对畜牧业、种植业食品源头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均达标,较好完成年度治理指标。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召开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防控工作专项会议,强化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提高协管员对实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现场指导等工作能力。四是推进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建设。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食品追溯“一品一码“信息录入工作,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移送未按规定上传食品追溯信息案件线索1条,全年累计录入数据438万余条。区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区64家企业进行线上日常巡查和线下联合执法检查,督促各生产主体及时赋码准出,线上巡查主体38019家次,共上传生产档案265个,赋码3539批次。区海渔部门将全区80家水产生产主体纳入监管平台,三项记录20975条,赋码数量2687个。五是深化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全区农药使用量428.1吨,比去年同期减少 2.7%。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检查主体88家次,出动人员263人次,结案3起,罚没1.615万元;开展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检查企业26家次,出动人员73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53份。六是加强小作坊审查发证及监督检查。以豆皮、肉制品、糕点、泗汾等产品为重点,建立完善小作坊监管工作档案,督促引导小作坊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检查小作坊卫生条件、设备设施、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标签标识、食品贮存等,督促小作坊加强问题整改,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小作坊食品监督抽检,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七是强化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围绕春秋季开学、中高考重点时段,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305家次,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监督抽检170批次。推进辖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模式,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全区69家学校食堂接入秀屿区“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共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培训4场,培训从业人员168人次。八是深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序时推进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提升规范笏石、埭头、东峤农贸市场“菜篮子”快检室快检,根据3.15晚会曝光“泰国香米”问题,对生产经营者进行排查,未发现问题。全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2007余批次,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39批次,均已按要求开展后处置。同时,加强对福寿螺市场监管检查,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或提示信息,严防福寿螺流入市场销售,避免由此产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和加强杨梅上市监管,重点排查滥用保鲜剂,防腐剂,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行为,并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九是强化药品流通日常监管。借助“码上放心”电子平台,督促各药品零售企业及时扫码录入血液制品、国家集采药品、生物制品等重点产品,确保药品零售企业扫码追溯率达90%以上。

  四、社会共治逐步形成

  一是有协管员队伍。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调整充实98名的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和191村级名食品安全网格员队伍,区镇村三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100%。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有力有效解决权重各类投诉举报及维权诉求,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有活动宣传。印发《莆田市秀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以“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为活动主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活动。共组织现场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4500份,举办食品安全培训2次,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模式。

  五、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深化协作机制,提升工作合力。为确保工作实效,区食安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秀屿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加强沟通协作配合,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推动行政部门案源、专业、技术与公安机关侦查、布控、取证等手段有机结合,持续完善立体打击体系。二是围绕突出问题,依法严打整治。结合本地食品安全形势特点,深入开展“铁拳2023行动”、“校园护航”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三年行动”、“两超一非”等专项整专项行动,对农贸市场、商超、农家餐馆、电商平台、学校周边、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排查,集中打击涉肉类及其制品、涉水产品、涉食用油、涉农副产品、涉节日大宗食品、涉保健食品、涉冷链食品、涉野生动物领域等八个重点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坚持“零容忍”,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彻查一起。

 

  分管领导署名:杨生万

  联系人姓名、职务及电话:张淑花,办公室负责人,13******614

 

 

                                                  莆田市秀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