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5121-2500-2024-00006
- 发文机关: 秀屿区商务局
- 成文日期: 2024-08-01
- 发文字号: 莆秀商务函〔2024〕3号
- 标 题: 关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以来第202400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 2024-08-13
- 有 效 性: 有效
陈丽君委员:
你提出的《全力打造莆田“界外美食、名小吃”壮大我区第三产业》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由区商务局主办,提案中对我区特色美食文化存在的现状和短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所提的建议也正是我区特色美食文化建设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加强引导,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扶持力度,相应优化奖励政策,指导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美食行业做大做强。一是政策施力助惠企。近年来,省、市接连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闽政办〔2023〕34号)、《莆田市商务局莆田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3年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商贸服务业方向申报工作的通知》(莆市商务〔2023〕100号)、《莆田市商务局等6部门关于印发莆田市2024消费促进年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莆市商务〔2024〕54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我区特色美食产业发展路径,扩大和提升餐饮消费。二是资金扶持助发展。为激发餐饮市场消费潜力,今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3万元,紧扣重要元旦跨年、迎新春节、端午假期等重要消费节点,开展“全闽乐购”住宿餐饮促消费活动,为住餐企业引流助力;指导莆田市易太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莆田市汇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资金共计7.02万元,扶持企业发展。三是协会赋能助聚力。秀屿区美食协会于2022年11月成立,至今已吸纳会员120多家,是秀屿区探索规范餐饮行业管理,聚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依托美食协会,我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莆田) 香文化产业大会美食节、秀屿区南日鲍鱼啤酒美食节等“美食嘉年华”活动,超百种美食让广大群众实地感受“界外”美食独特魅力。
(二)文化赋能,释放美食活力。充分挖掘和展示具有秀屿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为它们奔走呼告,给予不同形式的宣传和扶持,进一步促进我区特色美食、健康小吃快速发展。一是夜市美食占高地。一道街头美食常常带火一座城,秀屿聚焦万达广场、土海湿地公园、上塘社区、南日海岛等多点夜市场景,汇聚成秀屿夜间经济体系。秀屿万达“星夜市集”正在筹备开幕,商圈内已有国内外众多知名美食品牌进驻,土海湿地公园汇聚摊贩近百家,上塘社区获评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夜食的典型消费优势,支持开展夜摊小吃经济,形成“界外美食、名小吃”的经济消费新高地。二是品牌建设提能级。全区现有7家餐饮名店成功申报省级“闽菜馆”项目,莆田兴话大院餐饮有限公司的“牛肉春卷”成功入选省级“新闽菜名小吃”项目。央视《山水间的家》在秀拍摄时,我区的非遗小吃“浮斗甜粿、鲍肉粽、南日石花冻”等特色美食也在节目中展示,提高了秀屿非遗小吃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美食文化品乡味。精选十二道秀屿特色美食,深挖美食典故和它们的民俗特点,揭开秀屿特色美食的文化底色。推出“毓秀钟灵·秀屿福鲍宴”作为“一县一桌菜”代表向上推广,并在市商务局微信公众号上宣传,成为秀屿独有的餐饮名片。年初,结合央视《三餐四季》,联合兴化大院、柴火灶等9家秀屿中餐厅推出“撒贝宁”同款美食套餐,吸引食客到秀屿观光打卡。
(三)联合联动,提高市场影响。打造“界外美食、名小吃”品牌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久久为功。一是提升食安水平。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检查指导,督促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食品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食品安全经营。加大食品抽检力度,依法开展不合格食品后处置工作,不断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大宣传推介。组织我区莆田市易太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莆田市汇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莆田市海和惠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参加武汉良之隆食材展、2024第二届全球海鲜(对虾)贸易节以及2024第七届中国湘菜食材电商节等食品类品牌展会,推介秀屿特色海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积极组织各非遗小吃商家参加全国旅交会、海峡旅游博览会、文博会等大型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强化部门联动。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各尽其责,通力协作。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市美食文化品牌打造经验,推动秀屿本地美食特色化、品牌化、创新化等方向发展,通过引进、改良、升级,打造秀屿特色美食文化品牌。
莆田市秀屿区商务局
2024年8月1日
(联系人:小梁 联系电话:0594-585169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5020001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