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5205-3000-2024-00004
- 发文机关: 秀屿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24-05-07
- 发文字号: 无
- 标 题: 2024年第一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发布日期: 2024-05-07
- 有 效 性: 有效
一、1-3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43亿元,增长8.4%,环比去年全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46亿元,增长5.3%,环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5.26亿元,增长8.8%,环比去年全年提高3.5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71亿元,增长8.7%,环比去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3.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56.48亿元,同比增长16.6%(现价),可比增长11.7%,环比去年全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3.2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49.77亿元,同比下降10.2%,环比去年全年回落14.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39.45亿元,同比下降13.3%,环比去年全年回落14.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10.32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去年全年回落18.3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9.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环比去年全年回落6.5个百分点。
4、建筑业产值: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16.5%,环比去年全年提高5.6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9.8个百分点。
5、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32.17亿元,增长29.4%,环比去年全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15.1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03.82亿,增长34.7%,环比去年全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67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去年全年提高6.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3.9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住宿餐饮业累计营业额:0.99亿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去年全年提高13.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2亿元,同比增长15.7%,环比去年全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9.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56.0%,环比去年全年提高47.2个百分点。
6、财政总收入:完成9.92亿元,同比增长13.3%,环比1-2月提高1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7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1-2月1.2个百分点。
7、规上服务业(1-2月):营业收入4.51亿,同比增长32.7%,比全市平均高31.6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2月):营业收入2.62亿,同比增长49.3%,环比去年全年提高36.6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33.7个百分点。
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5.14亿元,增长5.3%,环比去年全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1.4个百分点。
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3元,同比增长5.3%,环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8元,同比增长5.0%,环比去年全年提高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6元,同比增长7.2%,环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省、市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从横向、纵向比较看,总体指标逐步回升,产业经济稳中向好,但总体经济增长基础还不够稳固,增长结构不够协调,支撑各行业增加值增长的相关要实物量指标基础不够夯实。
1、综合经济趋势向好,经济体量贡献偏低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环比回升明显,三次产业高位增长,三产比例10.8:52.4:36.7,结构逐渐优化。从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9.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50.8%(工业48.3%,建筑业3.3%),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工业4.0个,建筑业0.3个);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9.9%,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交通运输周转量增速),占比重3.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6%,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2.2%(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3.5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限上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速和抽样限下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速),占比重7.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6.8%,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5.7%(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7.0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和抽样限下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占比重0.5%,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0.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5%(增速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6.2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银行存款增速、贷款增速、存贷款余额增速),占比重8.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8%,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7%(增速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1.0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k门类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及行业从业人员工资增速和自有房地产增速),占比重3.8%,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4%,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9.7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错月增速),占比重9.9%,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8.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增速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9.2个百分点,对应实物量指标是抽中行业工资错季度增速),占比重3.2%,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0.5%,拉动经济增长0.0个百分点。从经济总量看,全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14.8%,比重偏低,贡献偏弱。
2、龙头工业支撑明显,效益质量需要提高
主要支撑:分行业看,燃气生产业、化学产品、纺织业、电力产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业设备分别增长21.3、63.6、2.3、-6、9.2、299.9、114.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9、10.4、0.4、-0.7、0.7、4.1、1.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临港工业园区分别现价增长、石门澳工业园区、东峤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木材加工区、上塘珠宝城分别现价增长50.7、63.0、3.2、0.6、-7.2、0.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4、10.4、0.4、0.5、0.1、-1.2个百分点。分规模看,12家10亿元企业现价增长17.5%,增幅快于规模工业0.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8.8个百分点;42家亿元企业现价增长1.2%,增幅低于规模工业15.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144家亿元以下企业现价下降25.5%,增幅低于规模工业42.1个百分点,拉低规模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分企业看,一是永荣二期30万吨项目陆续投产(一期含技改28万吨),产能逐渐释放,公司产品性能在全国范围内领先同行,产品广受市场欢迎,且二期新增热电联产、硫酸铵产品拉动效用明显。二是中锦扩建项目投产,新增一条年产10万吨生产线,目前陆续投产,产能逐渐释放增长势头强劲。三是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部分受托业务转移本地开展业务,原大部分是加工费业务,现在自营量大幅增加,2月自营业务占比28.0%,3月自营业务占比69.0%,自营部分计算全价产值,累计产值同比增长175.7%。存在问题:一是由于风况较差加上单价下降原因,1-2月风电企业产值普遍下降,3月份也仅两家风电企业实现正增长,全区9家规上风力发电企业1-3月实现产值12.39亿,同比下降10.7%。二是LNG一季度增长强劲,但是行业增加值率仅有7.0%,对工业增长值增长拉动十分有限。三是停、减产企业影响明显。3月末全区减、停产企业113家,减、停产面达54.1%,影响全区规上工业发展质量,小微企业、鞋革企业下降明显。
3、龙头项目贡献明显,投资后劲明显不足
主要支撑:全区目前在库项目(不含市直)69个,其中项目60个,房地产9个,投资依赖大项目,如项目投资中的循环再生绿色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再生功能性纤维生产线项目、莆田市秀屿区高铁南片区刘厝棚户区改造项目、莆田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道G228线秀屿区平海上林至东峤上塘段工程等。房地产项目投资支撑为力高仟喜荟广场、清塘雅居、国投迎宾府、兰亭雅居等项目,销售面积力高仟喜荟广场起重要拉动作用;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起较大拉动作用。存在问题:在库项目储备不足,部分项目资金紧张,投资进度缓慢;凭证提供不及时、不完整。所有项目都需提供投资凭证后报送凭证,无建安财务凭证或发票无法证明项目真实动工,数据无法上报。
4、建筑业较快增长,项目合同储备堪忧
主要支撑:全区建筑业目前在库企业79个,一季度主要支撑是宏岸、博晟、祥荣三家龙头企业完成产值8.34亿元,占全区一季度建筑业产值近7成,拉动全区建筑业产值增长3.8个百分点。存在问题:一季度产值负增长建筑业企业共16家,停产建筑业企业共11家,累计拉低增长面达35.2%;全区一季度新签订合同额13.31亿元,同比下降31.6%,本年一季度共有43家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为0,后续支撑乏力。
5、商贸消费景气回升,电商业态加快增长
主要支撑:共有在库限上贸易企业363家(含大个体、住餐),限上批发业,如永胜(东峤工业园华峰集团)、永荣锦绣(石门澳产业园)等大体量企业继续发挥龙头作用,拉动全区限上批发业40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中,互联网零售增长明显,如笏石工业园李时珍集团及相关企业,埭头、笏石等互联网鞋服零售相关企业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零售单位占我区限上贸易业企业超3成,拉动全区限上零售额增长57.8个百分点;23家电商企业去年刚开业,同期基数为0,贡献零售额1.98亿,拉动我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个百分点。存在问题:本月共有7家企业被上级统计部门要求提供凭证,其中福建采木网提交凭证与上报数差距大,影响后续数据评估。
6、龙头服务业贡献突出,数字经济培育滞后
主要支撑:福建平行在线设计院有限公司今年工程设计业务量大幅增长,1-2月营收近亿元,拉动其他营利性增长49.8个百分点。存在问题:28家其他营利性企业的营业收入有11家下降,体量较大的电商投资和辰龙船务同比降幅分别超40.0%和80.0%。新增企业贡献作用有限,新增的12家其他营利性企业有5家降幅超10.0%
7、海洋渔业支撑明显,农业基础相对薄弱
农业完成产值0.46亿元,增长5.5%;畜牧业完成产值1.94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完成20.69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2.03亿元,增长9.7%;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82.4%,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4.4个百分点,占全市渔业产值50.5%。海洋渔业经济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主要支撑:海水养殖产量15.57万吨,增长5.6%;海洋捕捞产量0.60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支撑:一是江蓠(龙须菜)价格好、海带价格好;二是适合我区养殖水域,产量增加,特别是新增蛏养殖面积80亩,新增产量35吨,江蓠(龙须菜)7292吨,海带1058吨。种植业,一季度蔬菜面积增速4.5%,产量增速5.5%。
8、居民收入平稳回升,收入增长压力较大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去年全年提高0.0、0.9、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经济增速3.1个百分点,收入四项构成中寄带回现金下降明显,居民收入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三、下一步建议
1、精准指标运行监测。从一季度主要经济实物量指标数据情况,综合考虑去年一季度基数较低因素和季节、春节因素,结合当前国家宏观工业、投资、消费数据情况,特别是能源等大宗产品价格回升,新型材料、新兴产业扶持发展,同时原材料价上涨造成工业成本、运营成本增加,房地产消费放缓,居民消费增长困难等因素,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但增长基础不够稳固,不够夯实,喜忧参半。风电、燃气产业由于特殊政策性因素,经济贡献偏弱,容易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产生影响,应关注发电企业产值走向,特别是燃气发电公司排产计划,该公司产值波动比较大;关注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特别是传统行业生产情况,经营情况,就业情况。
2、夯实源头数据基础。需要分产业、分规模、分镇园区进行精准、细化分析,注意异常波动情况;数据综合预判当月、当季和全年情况,指标逻辑合理匹配,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比例协调合理,特别是数据衔接、平稳。
3、应统尽统数出有据。应统尽统,统必合规,不瞒报漏报,上报平台数据的支撑凭证合规有效,减少查询次数。
4、高质量升规纳统。相关部门加快策划、挖掘潜力,新增规模大、质量高、影响力大的企业入库,高质量升规纳统,增加库内企业和项目存量;挖掘潜力,统足统全,弥补数据缺口,客观如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扎实有效务实经济基础工作,增强经济增长韧性和内生动力,加大运行监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05020001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