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开发区建设

来源:区委党史方志室 时间:2024-04-01 15:3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发展沿革】

201012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区确认为省级开发区,定名为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7.2平方千米

2018年底,秀屿区有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上塘金银珠宝城、临港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东峤工业园、秀屿健康产业园等6个园区。

2019830日,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的批复》《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湄洲湾石化基地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调整的函》、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3210号等文件精神,经区委编委会研究,设立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加挂莆田市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园区内履行由区政府赋予的区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

2020112日,区委编委会批复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规格确定为相当正科级,为区政府派出机构。同日,根据区委编委会会议纪要〔20203号文件精神,将秀屿健康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成建制划入笏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整合后,笏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加挂秀屿健康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牌子,其职责由整合后的笏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行使。

202172日,区委编委会印发《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方案》,确定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正科级行政机构,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统一管理莆田市秀屿区笏石工业园区(将莆田市秀屿健康产业园并入莆田市秀屿区笏石工业园区)、莆田市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莆田上塘金银珠宝城、莆田市秀屿区临港工业园区、莆田市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区、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工业园等6个园区

129日,区委编委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莆田市开发区管理机构有关事项的批复》《中共莆田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精神,印发《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重新组建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区政府管理,机构规格确定为副处级;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受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授权或委托,承担莆田市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简称秀屿木材加工区)、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简称石门澳产业园)、莆田上塘金银珠宝城(简称上塘金银珠宝城)、东峤工业园区(简称东峤工业园)、临港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等6个园区经济发展、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任务。

20221012日,秀屿区委批准设立中共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组。1016日上午,秀屿区举行了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暨各园区服务中心授牌仪式,分别对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石门澳产业园服务中心、笏石工业园服务中心、上塘金银珠宝城服务中心、临港工业园服务中心、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服务中心、东峤工业园服务中心进行授牌。至此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整体组织架构基本完成,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质性运作。

1020日,秀屿区委批准成立中共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综合委员会,下辖66个党支部,523名党员。

1128日,召开中共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综合委员会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综合党委书记、副书记。

 

【园区定位】 2022年,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下辖秀屿木材加工区、石门澳产业园、上塘金银珠宝城、东峤工业园、临港工业园、笏石工业园区等6个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工艺美术等产业。秀屿木材加工区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被国家林业局、商务部、海关总署批准为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试点基地,被授予“中国木业之城”“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称号;石门澳产业园已列入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园区,是全省布局的湄洲湾石化基地“一湾、两区、两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首批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上塘金银珠宝城成为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大银饰珠宝交易批发集散地、海峡西岸最大的金银珠宝交易市场,是中国银饰之都、中国银饰城、福建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东峤工业园以纺织产业为龙头,已成为福建省纺织产业外贸出口基地和高端鞋服面料重要生产基地;临港工业园是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是全国首个利用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形成的具有节能环保型示范园区;笏石工业园区依托莆田火车站、莆田国际物流港打造闽中物流枢纽,落地全省首个鲍鱼科技产业园。截至年底,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有各类市场主体53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家,限上商贸企业74家。

 

秀屿木材加工区

 

【概况】 秀屿木材加工区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主动融入全市工艺美术产业链,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抓手,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是年,秀屿木材加工区入驻企业17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实现工业产值91.47亿元;实现限上商贸产值25.09亿元;进口木材151万立方;锯材出货量90万立方米。

 

【项目建设】 2022年,秀屿木材加工区完成前沁路运动休闲提升工程、十号路市政工程、内河C景观工程、内河B护坡修复及配套工程、美家美居新零售中心宿舍楼装修工程等项目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秀屿木材加工区加强与中林集团联动,推进莆头港国林木业城扩大投资,打造集加工贸易、物流、烘干、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加工园区;对接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与美然德家居设计(莆田)有限公司,举办设计师研学沙龙;邀请专家,开展企业转型升级座谈会;国庆期间,举办为期9天的2022年秀屿区一站式木质家具家居用品集采节活动,集中展示30多家企业、百家线上网店、千款产品,组织开展畅想会、对话沙龙、科普展、影音节、摄影展等子活动,接待超万客流量,展会现场累计成交金额超百万元,直播浏览量近20万人次;艺博会期间,联合区商务局策划园区家具直播,直播浏览量近50万人次,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合作与交流对接。

 

【招商引资】 2022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招商对接硬杂木加工、家居生产及其配套项目等。7月,秀屿木材加工区协同区工信局、企业代表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招商,协同企业代表前往仙游三福工艺园、抖音直播基地学习家具产业发展思路。是年,引进绿林木业、兴诚木业、市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中林载具(福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

 

【园区安全管理】 2022年,秀屿木材加工区落实园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保、综治等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营造园区良好发展氛围。是年,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12条,整改到位112条,整改率达100%;完成锅炉改造11台,降低颗粒物排放浓度。年内,创建“六无六好”平安单位,园区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上访事件。

(供稿:余黎勇)    

 

石门澳产业园

 

【概况】 2022年,石门澳产业园着力“主攻三大产业链条”:己内酰胺产业,建成年产28万吨的CPL(己内酰胺)一期、37万吨的PA6(聚酰胺)项目;依托CPL项目,引进投资165亿元的PA66(己二腈一体化)及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产业强链、增链、延链,年内项目完成可研编制、能评批复。丙烷制丙烯产业,引进投资354亿元的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产业链项目,一期项目能评、环评报告完成批复,正在办理海域使用权证。纺织化纤产业,引进投资150亿元的年产50万吨再生功能性纤维及配套项目,年内霞塘片区再生功能性纤维项目厂房主体正在施工。是年,完成园区公共管廊报批并取得区政府批复实施,推动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外部防护距离报告编制。年内争取项目专项债4个,发行专项债3.31亿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是年,石门澳产业园入驻企业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吸引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88.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5亿元,财税收入0.6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推进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厂、防洪排涝、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石门澳产业园地下管网、东片区通道等项目完成水泥稳定层约4千米,生态修复及配套工程完成软基处理113.33公顷园区实现统一接管、达标排放,二期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完成工程招标;石门澳作业区6#9#11#码头泊位主体工程正在建设推进联通渠工程建设总投资约26.7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由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二期项目土建完成率100%,设备安装率98%

 

【人才引进】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基地+学校”“入学+就业”的方式,推动永荣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导中锦公司等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其中永荣科技公司同时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形成长期产学研合作纽带,并以产研融合发展为目标,实现校企强强联合,共融共通,共同发展,建成以校带研、以研促产、以产共融的合作模式。截至年底,园区企业入选莆田市壶兰高层次人才计划13人。

(供稿:张传宇)

 

上塘金银珠宝城

 

【概况】 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有入驻企业1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限额以上企业31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下降30.2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85亿元,同比上升14.5%,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34.05亿元,同比下降22.61%上塘金银珠宝城已形成日均交易量达“五吨白银进,五吨白银出”、年工业产值突破80亿元、电商商贸服务业年交易额超50亿元的发展规模,银饰产业链配套齐全并延伸产业上下游,带动文化创意、珠宝设计、首饰模具、产品包装、物流快递、人才培训等13个行业蓬勃发展,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12个、国家专利300余项、百花奖获奖作品30件,培育了“七度银匠世家”“金师傅珠宝”“银好银饰”“老银号”等一批代表性知名品牌,培养了黄飞达、林伟国、林志扬、许元潘等行业内极具盛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先后荣获“中国银饰之都”“中国银饰城”“中国银饰第一镇”、福建省“互联网+银饰产业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单位、妈祖银饰珠宝系列礼品的开发运营基地、福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福建省级商务特色镇等殊荣。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已成为国内继深圳之后第二大银饰专业交易市场、海峡西岸最大的金银珠宝批发集散地,形成精、细、全的特色珠宝产业基地。产品品类繁多、丰富齐全,共涉及黄金、白银、玉器、宝石、寿山石雕、首饰包装等1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制订“三个一批 十二个中心”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上塘珠宝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其中,上塘金银珠宝城重点推动珠宝直播经济实现转型创新突破,完成抖音电商珠宝行业质检一体仓(QIC仓)落地运营,推进珠宝交易中心一期3层闲置商户招商招租工作,吸引国内网红直播团队入园发展。是年,珠宝交易中心一期70间商户已全面完成盘活招商入驻,带动银饰电商直播发展壮大。

 

【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完成疏港大道上塘金银珠宝城珠宝大道沿线路灯修缮工程

 

【项目建设】 2022年,银饰标准化厂房项目占地3.62公顷规划建设8.7平方米,完成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报批。银都金银产业园二期已完工并实现交房

 

【银饰电商直播】 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重点推动珠宝直播经济实现转型创新突破,完成抖音电商珠宝行业质检一体仓(QIC仓)落地运营;推进珠宝交易中心一期3层闲置商户招商招租工作,吸引国内网红直播团队入园发展,10月,珠宝交易中心一期70间商户已全面完成盘活招商入驻,带动银饰电商直播发展壮大。

 

【企业培育】 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培育(干部挂钩企业指导,与部门联动,实现最后一公里一次性通过)一批4家)龙头示范企业带动园区行业实现创新发展,拥有凯明电器、恒艺展柜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杰电子仪器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得利电子成为福建省最大电子衡器制造科技企业。

 

【黄金珠宝展】 1030日至112日,2022年中国(莆田国际黄金珠宝展在莆开幕,上塘金银珠宝城分会场系列活动同步举办,交易中心一期200多家代表上塘特色的银饰、金镶玉、莫桑钻等时尚珠宝参加展会,举办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活动期间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

 

【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上塘金银珠宝城提出“三个一批 十二个中心”发展规划,“三个一批 十二个中心”(培育招商一批、提升优化一批、谋划推进一批)以建设电商直播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品牌运营中心、珠宝交易中心、银饰展览中心、产业联盟中心、生活娱乐中心、区域商务中心、创新孵化中心、产业物流中心、珠宝智造中心、电镀集控中心等十二个中心,加快推动上塘珠宝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供稿:林齐奋)

 

东峤工业园

 

【概况】 2022年,新增入驻企业4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限上商贸业企业3家。截至年底,有入驻企业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限额以上企业8家。是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5.85亿元,同比下降36.91%;限额以上商贸业销售额27.65亿元,同比下降45.72%;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额2.92亿元,同比增长90.85%;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同比下降87.22%;税收3.05亿元,同比增长77.33%

 

【项目建设】 2022年,东峤工业园以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为核心,加强项目落地跟踪服务,以企业“发展清单”为指引,解决项目落地“堵点、难点、痛点”。是年,推进华峰一揽子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华彩新材料项目6栋宿舍楼及配套用房施工许可证办理,推进华健新材料3栋厂房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华锦实业296项目2#3#厂房完工,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11月投产;荔枝新材料项目C8#C9#C11#3栋厂房已完工,C7#C13#2栋厂房正在装修;华峰华锦纺织项目6#7#2栋厂房完成主体施工及装修。

 

【企业培育】 2022年,东峤工业园落实“白名单”挂钩帮扶等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是年,东峤工业园有工业白名单2家,鞋业白名单5家,商贸、服务业4家;“白名单”中小微企业6家。年内,新增8家规上工业企业入驻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

 

【基础设施修复】 2022年,东峤工业园加强园区管道排查,排除隐患,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加强道路设施排查,修复破损路面,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开展道路安全排查,做好道路交通标志线标识,确保辖区企业职工通行安全。截至年底,抢修供水管爆管1处,修复破损路面1处,设置安全护栏2处、警示牌2处,设立安全护栏2处,设立交通信号灯1处。

 

【园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22年,东峤工业园有生产性企业4家、建筑工地5个,主要为纺织行业织造及染整。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开展各类安全检查54次,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6处,已全部整改到位。

安全生产月活动  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现场活动1场,安全知识专题培训3场,应急消防演练4场,防汛演练5场,分发宣传材料、悬挂标语、横幅等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氛围。

电动车充电桩建设  2022年,东峤工业园加强电动车充电桩建设,督促企业厂区设置充电区域,做好接地、漏保等措施,督促企业在电动自行车停车棚设置烟雾报警器10个,完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500个。

消防取水口设置  2022年,东峤工业园提升园区抗御火灾能力,确保消防供水的需求。年内,在华峰纺织产业园、华锦产业园建成消防天然取水口2处。

(供稿:戴贞贞) 

 

临港工业园区

 

【概况】 临港工业园区是一个以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能源、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大进大出的产业集中区,是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是全国首个利用LNG冷能形成的具有节能环保型示范园区。园区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形成能源、装备制造、港口物流为主的产业分工,先后引进中海油、鞍钢、上海电气等一大批央企及省属企业落地。2022年,园区有入驻企业17家,其中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限上商贸业企业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0.98亿元,同比下降99.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9亿元,同比下降32.81%;限上商贸销售额5.5亿元,同比下降4.68%;财政税收4亿元,同比下降40.92%

 

【港口建设】 2022年,湄洲湾秀屿港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可开发利用岸线32.2千米,规划建设码头泊位22其中秀屿作业区规划建设码头泊位11个、莆头作业区规划建设码头泊位11个。2022年,秀屿作业区建成LNG(液化天然气)0#专用码头泊位、1#4#5#6#码头泊位及中原港务8#码头泊位;莆头作业区1#2#码头泊位完成建设,34#码头泊位正在加快建设;是年,秀屿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1080.41万吨,其中秀屿作业区0号泊位完成液化天然气货物吞吐量291.39万吨,1号、46号泊位完成散杂货物吞吐量419.53万吨,8号泊位完成液体化工货物吞吐量54.11万吨;莆头作业区12#实现吞吐量315.4万吨,其中木材吞吐量54.68万吨。

 

【能源产业】 2022年,能源产业以LNG为龙头,建成燃气电厂、冷能空分、海发新能源等产业链项目,完善能源循环利用,形成LNG储存、发电、槽车运输、冷能利用为一体的集中区,围绕冷能梯级利用,建设国家级LNG循环利用示范园。年实现产值141.9亿元,税收3.8亿元。福建LNG共接48292.26万吨,燃气电厂发电17.39亿千瓦时。

(供稿:许雅心)  

 

笏石工业园

 

【概况】 笏石工业园位于秀屿主城区,依托货运东站、莆田国际物流港打造闽中物流枢纽,依托城市发展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围绕联东U谷·秀屿数智健康产业港和秀屿鲍鱼科技产业园两个小微产业园建设,筹划轻工小微产业园建设,发展生命健康、机械装备、预制菜、海洋加工、工艺美术等产业,形成一个综合性工业园区。2022年,笏石工业园入驻企业约1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亿元企业12家。是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2亿元,同比增长22.28%;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同比增长93.67%;限上商贸业销售额3.88亿元,同比增长35.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2.31亿元,同比增长7.44%

 

【项目建设】 2022年,笏石工业园共有重点项目21个,其中秀屿药械产业综合体、天石源、聚力电机、诚壹食品等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快递电商园一期、丰树物流、环好食品、栢合冷链(一期)、笏石下尾定固棚户区改造工程二期等5个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希润米业、亿泰塑胶、鼎兴纺织、壹路鲜伴、博普医药、丰弛鞋业等6个项目加快建设;联东U谷·秀屿数智健康产业港、秀屿鲍鱼科技产业园、益杰鞋业、李时珍医药、龙飞科技、佳群科技等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随着项目逐渐建设落成,笏石工业园不断完善水、电、气、通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置。10月,欣业路开工建设;前进路由区国投负责建设,正在进行前期工作。12月,营苍街竣工;园区企业实现雨污分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处理。园区三期南片区、北片区成片开发方案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审查,待省政府批复。

 

【棚户区改造】 10月,笏石下尾定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6#7#8#9#楼回迁;笏石下尾定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已竣工待回迁

 

【重点企业简介】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1995年,由新加坡佳通集团独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经资产置换转变成中外合资股份制上市公司,总投资3.2亿美元(时值人民币26.7亿元),注册资金1.07亿美元(时值人民币8.93亿元)。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员工3322人,建有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轮胎厂,主打GITIGT TIRES(佳通)等品牌,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种全钢、半钢子午线轮胎产品;有产能半钢子午胎3万条/日、全钢子午胎3000/日等生产线。2022年,实现产值37.6亿元,纳税1.16亿元。

福建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全国16个生产公司之一的全资子公司。福建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专注日用玻璃瓶罐制造,是集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总投资3.5亿元,总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2022年,公司职()工人422人,有德国HORN(霍恩)公司先进窑炉2座、自动化生产线10条,年产量15万吨玻璃瓶,年产值3.5亿元。是年,完成工业产值3.86亿元,纳税1974万元。

福建基诺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9年,公司注册资金7279万元,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3.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公司由台湾霖扬生物技术公司与新希望医疗基金共同投资,是一家主营高活性原料药和多肽注射剂的一站式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DMO)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备的一站式整体服务平台,在严谨的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际规范下,向全球药厂客户快速提供高活性原料药、多肽类药品原料和针剂成品开发、商业化量产服务。20212月试投产。2022年,有员工190人,其中硕博以上人员31人、台籍干部20人,在研项目20个。是年,完成工业产值612万元,纳税142万元。

福建天石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9年,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总投资5亿元,占地5.07公顷,有员工209人。公司专注于石材行业和光伏行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15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莆田基地依托智能化、信息化及绿色制造理念进行高起点建设,掌握石材、光伏智能装备核心技术,凭借集团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智造能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精密加工设备,实现零件从下料、焊接、精密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工序生产,直至部件精密装配、整机总装的全流程制造;通过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质量、提升产能与人均效能、优化成本,实现精密智造的可持续发展。4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4.83亿元,实现税收890万元。

福建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公司注册资金500万欧元(时值人民币4053万元),总投资1亿元,占地2公顷,有员工80人。11月,公司迁移到笏石工业园并投产,为捷克共和国Juli Motorenwerk s.r.o(优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核心产品为电动叉车电机,主要配套供应母公司两大股东——凯傲集团(前身为林德集团)和永恒力集团。依托欧洲总部的先进的电机研发平台,并借助三维设计、电磁模拟、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运用优化设计和人机工程,公司所设计生产的产品具有低电压、高电流、高能效、运行平稳等特点,可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国内叉车类电机隐形冠军。是年,实现工业产值1.83亿元,实现税收422万元。

 

【散乱污企业治理】 2022年,笏石工业园加强“散乱污”排查整治力度,下发整改通知单8份,其中限时整改到位3家,取缔洗沙场2家和无证鞋材加工厂3家;督促园区内在建企业加强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加强喷淋措施的时间长度,确保降低扬尘;加强废气尾气的治理,鼓励涉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企业技术创新,采用水溶性胶水,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不定时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废气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转,鼓励涉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企业必要时错峰生产。

(供稿:施龙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