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秀屿区埭头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10-05-01 00:0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430日在埭头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埭头镇 黄 芳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埭头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团结协作 奋力攻坚 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的一年

2009年是团结协作,奋力攻坚的一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围绕“三三三”、实现“四领先”、确保“新跨越”的工作目标和镇党委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稳定,经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1、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充分发挥海洋、区位和侨台三大优势,着力发展海洋、集镇、劳务、民营四大经济,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4亿元,比增20.1%,其中工业总产值6.05亿元,比增24.3%,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64亿元,比增59.1%;农业总产值6.36亿元,比增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比增67.3%;财政总收入1509万元,比增27.8%;农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比增6.7%。

2、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着眼长远, 主动出击, 充分挖掘民间资本, 找项目、争项目、拉项目、跑项目,利用9.8投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莆田)木材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有利时机,赴广东、北京、江西、东南亚等地进行招商。2009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5个,其中区级重点项目6个,镇重点项目9个,石城风电场、埭头110kv变电站、石城油库扩建、石城工厂化鲍鱼养殖基地、埭头敬老院、樟林中学、土头中学学生宿舍楼等9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石城一级渔港、莆田核电站进场道路、自来水村村通、埭头十一中三级达标校建设、石塔小学教学楼改造等6个项目扎实推进。成功引进宏岸建设、省十建、迪通建设3家引税企业,当年度实现31万元。

3、支柱产业实力增强。一是规模企业体量增大。面对金融危机,镇政府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发展,2009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家,新增产值8696万元。二是海洋经济进一步壮大。全镇共有各类水产养殖户5200多户,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机动渔船1048艘。全镇实现渔业生产总产量9.68万吨,比增5.3%,总产值达5.05亿万元, 比增18.5%1.7万亩牡蛎成功实现半人工育苗培育,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三是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形成潘宅青葱、后海高优农业和东林农林场等三个基地,种植总面积达6000多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为今后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1、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总投资4500万元、惠及19个村的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全面施工;筹资496万元,新建水泥村道14条,共18.8公里;投资20万元,架设路灯7.5公里;投资30多万元,建成敬老院1所;投资30多万元,建垃圾收集池48座,配备村级卫生保洁员32,做好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投资200万元,建成骨灰楼3座、公墓2座。

2、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着力完善教学硬件设施,筹资1440万元,新建莆田十一中综合楼1座、小学教学楼4座,学生宿舍楼3座;发动捐资186万元,用于添置学校教学设备。抓好“双高普九”工作,实现小学入学率达到99 %以上,中学入学率达到98%,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开展奖教助学活动,共表彰了100名为我镇教育事业作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发放奖教助学金2万元。着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和领导挂钩学校制度。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做好义务教育债务消减工作,共化解教育债务186万元。大力协调有关部门,成立鹅头小学教育基金会,华侨吴建忠先生每年为教育基金会捐资10万元。

3、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一是切实落实渔船柴油补贴和种粮直补政策,2009年全镇共发放渔船柴油补贴1663万元,种粮直补192万元。二是扎实推进新农合工作,2009年全镇参合率达98%,报销总额620多万元。三是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5多万元,修复水库4座。四是认真落实拉动内需政策,发放家电下乡补贴60多万元,发放汽车、摩托车补贴30万元。五是着力抓好帮困扶贫工作,全镇共为农村13324206人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5万元,为1222人低保居民发放保障金1.8万元,为78名孤儿发放补助金6.08万元,为174人五保人员发放补助31.32万元,为200户特困户、27名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5.08万元万元。六是努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重建受台风袭击而倒塌的房屋8户,发放救灾补助款8.4万元。七是有效援助弱势群体,为2218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为8名贫困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共8000元,为6户残疾困难户争取建房补助金7.2万元,为符合免费条件的56名白内障患者申请办理了免费手续,使他们节约手术费20多万元,为21名肢残或截肢者申请到轮椅助行,为3名截肢者申请了免费的假肢,为3名聋儿免费申请到助听器。同时,认真做好14类参战人员调查摸底,积极帮助28人参战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每月获得生活补贴费200元。

4、人武工作扎实开展。持续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石城边防派出所与石城村开展“爱民固边”活动,田边边防派出所与田边支部、田边小学、土头中学开展“共建”活动,“共建”活动有声有色,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基干民兵有效编组,发挥积极作用,先后共出动应急分队5次,共有323人次参与抢险救灾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征兵工作又取得了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征集任务,把57名优秀青年送入部队。

此外,计生、侨务、宗教、妇女、儿童等事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平安建设富有成效

1、治安状况有效改善。以创建“平安”协会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构筑牢固的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网络。2009年,新建平安村庄3个,全镇创安面达87%;新建警务室5个,全镇警务室达7个;筹资30多万元,组建联防队1支,购置巡逻摩托车3部;安装电子监控15个,全镇达到71,大大改善了我镇的治安环境。2009年,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279起,破案130起,破案率46.5%,共受理治安案件463起,查处306起,查处率66%,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289件,审执率97.9%

2、稳定局面有效维护。深入排查、调处民间纠纷,依法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镇领导大接访制度,有效遏制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2009年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75件,调处575件,调解成功547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以上;共排查突出信访问题21件,已成功化解信访问题15件,化解办结率为71%。

3、安全事故有效控制。深入开展“三项整治”活动,成立15个安全专项整治小组,全面开展矿山、企业、商店、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2009年,全镇共召开各类安全生产专题会议6场次,部门召开相关会议63场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20多人次,检查了99个矿点、4个渡口、4家危险化学品经营点,摸排“三合一”场所163家,安装消防门84扇,防火隔离墙79家,取缔小作坊27个;查纠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717人次,暂扣车辆339辆,解体报废车辆112辆,限期整改无牌无证拖拉机96辆,增设减速带、标志和标线36处。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确保了全镇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四)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在加强服务发展的同时,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接受其监督。听取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有效促进了政府工作,努力提升政府形象,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扎实推进,效能建设不断深化。2009年先后出台了《埭头镇机关干部管理制度》、《埭头镇村级干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干部管理不断制度化,确保了工作有序、高效运转,造就了一支团结奋斗,勤政廉洁,高效运作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09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村(居)、驻镇部门和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狠抓落实的结果;是海外侨胞和各界人士热忱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的结果;也是与驻地公安干警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关心支持埭头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为埭头发展作出努力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经济体量偏小,人均水平不高,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民生保障水平不高。二是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安定稳定存在不确定因素;三是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防灾减灾措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强,有些部门工作人员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影响了投资环境等。面对差距和困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加快推进埭头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二、融入大局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年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五个百”,主攻“五个五”,确保“五领先”的目标任务和镇党委制定的“点”、“ 山”、“ 道” 发展思路,规划发展三个经济区,突出抓好四大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持续攻坚克难,持续有效运作,努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立足镇情,科学规划,着力加快经济发展

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工农业总产值13.91亿元,比增12%,其中:

——工业产值7.2亿元,比增19%,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7亿元,比增56.5%

——农业总产值6.71亿元,比增5.4%,水产业总产值 5.33亿元,比增5.5%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

3)财政收入1600万元以上,比增6%

为实现上述经济目标,20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镇党委提出的“点”“山”、“道”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石城明星村、埭头集镇区两个点建设,做好大蚶山的利用开发,抓好疏港公路、省道201延伸路段通道建设,规划开发石城渔港新区、埭头集镇区和后海现代农业基地等三个经济片区,着力抓好海洋、集镇、能源、旅游等四大经济,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1、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做强做大海洋文章上下功夫,在巩固原有水产业的基础上,把东林、淇沪纳入石城渔港建设发展的腹地,整合资源,拓展空间。重点抓好石城围海、石城中心渔港、淇沪三级渔港建设,加快水产品加工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鲍鱼育苗、养殖、加工规模,壮大海洋运输实力,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效益。通过努力,力争实现水产业产值 5.33亿元,海洋运输创汇2100万元的目标。

2、科学发展集镇经济。对集镇区进行重新科学规划,扩大集镇区规模,把湖东、英田、高林、汀岐等现有集镇区周边村庄纳入集镇总体建设规划范围,以疏港公路建设为载体,抓好车站、农产品市场规划选址和高林—吴厝岭严管示范街建设,打通土头线、新街路段、十一中至疏港公路等三条主干线,把埭头开发为秀屿区东部沿海四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和农产品交易批发的集散地。

3、服务发展能源经济。重点抓好核电前期和风电一期后续、风电二期建设工作,逐步把石城、翁厝、东林、淇沪、后郑、樟林等村列为能源经济片区,不断发展壮大能源及配套产业。

4、整合发展旅游经济。成立综合开发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力度。以天云洞、天花寺为重点,整合滴水岩、近天寺等大蚶山十二个景点旅游资源,与石城休闲渔业观光旅游连为一体,打造山海旅游精品点。做好大蚶山旅游景区规划论证,矿山资源保护和景区推介、宣传工作。成立旅游景点开发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做大旅游产业。

(二)关注民生,统筹兼顾,大力抓好社会事业建设

1、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抓好石城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村庄规划,以疏港公路拆迁安置为契机,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农村住宅小区,提高农村居住水平。同时,集中力量攻坚,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确保群众及时喝上安全饮用水。

2、继续加大文化卫生投入力度。紧紧围绕2010年实现“双高普九”的工作目标,巩固“教育督导”成果,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计划投资889万元,建小学校舍68470平方米;投资570万元,建十一中操场26668平方米,宿舍2570平方米;投资230万元,建中心卫生院病房一座23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改造镇文化中心一座;投资20万元,建设镇机关体育健身场所。同时进一步巩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新农合参保率。

3、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做好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工作,确保种粮直补、渔船柴油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严肃查处私自克扣、截留、挪用专项资金行为。

4、认真抓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巩固殡改成果。年内计划建设公墓区、骨灰楼(堂)13处。深入开展残联、救灾救济和扶贫问苦工作,推行慈善事业,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继续大力鼓励农民参加医保。

5、严格执行“三大基本国策”。进一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人口管理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理,转变用地审批机制,严厉打击“两违”,积极盘活土地,科学合理用地,留足发展空间。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尽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加大卫生整治力度,保护好沙滩、矿山等不可再生资源。

(三)齐抓共管,健全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要围绕“平安埭头”建设,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治安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人防、物防、技防的经费投入,杜绝海上非法采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一级,消除在萌芽状态。抓好“双拥”、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促进民兵应急分队“组装训”正规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动全镇力量,分为五个工作片,继续大力抓好十五项安全生产整治,及时排查隐患、整治隐患,确保全镇不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落实民主制度。健全村务公开,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同时,继续抓好民族宗教、侨、台、妇女、残疾人、儿童等工作。

(四)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努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的最高责任和追求。我们一定要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形成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发展的共识,以更加广阔的胸襟、更加开放的气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要加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实际,改变传统的思维、行为方式,增强敢干、创新、超越等意识。破除求稳怕烦、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克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畏难情绪,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我们要培养一种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负责任、敢担风险的气魄,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迅速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

二要求真务实、改进作风。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干部要放宽眼界,大胆探索,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捕捉商机,引导广大群众从传统观念向市场观念转变,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才智,为加快推进埭头发展贡献力量。

三要同心同德、狠抓落实。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政府工作人员在发展经济、推进工作的进程中,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加强协作,搞好配合。推进发展,贵在落实。落实出实绩,落实出竞争力,落实才能取信于民,因此,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落实机制,使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职能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及时解决落实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做到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善待群众,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政府工作人员要履职尽责,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努力当好人民公仆。

各位代表,埭头正处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发展任务比任何时候更为繁重和紧迫。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加快推进埭头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