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4月26日在平海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平海镇人民政府镇长 郑燕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平海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镇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8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8.6%;限上商贸业总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21.8%;农业总产值12.13亿元,同比增长7.4%;财政总收入1388万元,同比增长33.3%;实现“下转上”4家、“个转企”200家。
——回眸2018年,我们坚持项目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项目带动扎实有力。平海湾海上风电二期项目全面完成鸬鹚岛码头建设,基本完成鸬鹚岛升压站建设,海上主体工程I标段完成11台沉桩、1台风机安装,II标段开始施工,同时完成海底一回主缆敷设;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220KV送出线路工程已完成24个塔基和线路铺设;一级、二级渔港已完工,正在申请竣工验收;山星110KV变电站主体完工;完成朝阳山公园二期、玉霄宫步行道、师中贞吉坊提升工程、江堤盐场景观河道提升、上林自然村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支柱产业日益壮大。扶持水产育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规模拓展,推动行业产业化发展;深挖平海卫深厚文旅资源,整合开发旅游景点集群,优化全域旅游产业规划,初步规划发展闽台文化与妈祖文化。招商引资稳步推进。挖掘、鼓励平海籍企业家回乡创业兴业,全年引进20余家平海籍苏州家具生产企业落户秀屿木材加工区;紧密跟进引税企业开票情况,主动对接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家回乡投资;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工作,经济实体数量比“三经普”增长37%。
——回眸2018年,我们坚持联防联控、疏堵结合,社会治理井然有序。抓牢综治维稳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持续落实治安巡逻常态化,实现积案化解率达64.3%、初信初访化解率达85%。全年零进省赴京上访非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嘉奖奖励,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17-2018年信访维稳工作集体三等功,并获评2018年度二类平安乡镇。抓常两违整治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治违态势,先后组织联合执法20余场次,重拳整治“大棚房”、市交办“两违”案宗,累计拆除违建面积12984㎡,土地恢复利用面积11036㎡,完成土地整理2023.99亩。抓紧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镇安全检查工作,共断电查封无证生产企业3家,查扣烟花爆竹176件,没收无证液化气164瓶,拘留2人次。并加大对非法采砂、采矿、走私油的打击力度。抓严扫黑除恶工作。完善线索排查、压力传导、联动协作等机制,深挖彻查,依法严惩。全年排查线索13条,办结9条(刑事拘留3人,治安拘留1人)。同时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五不超”,引导乡风文明向尚向善。
——回眸2018年,我们坚持山水共治、造福惠民,生态环境守护有力。全民携手植树造林。开展平海湾疏港公路沿线、各村主干道的植绿护绿行动,先后投入120余万元用于种植各种苗木1.5万株;实施“石漠化”生态林恢复植被工程,先后在上林村、石塘村植树造林500亩。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实行“一督查一考评一通报一约谈”工作机制,确保垃圾日洁日运日清常态化;完成河面拓宽、清淤清障清理,不断提升石塘溪断面水质;完成1855户三格式化粪池建设;建成投用镇垃圾压缩站1座、集镇公厕1座及农村公厕2座;上店、清洋、江堤3个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重拳整治环境污染。健全巡查机制,防止石材加工场反弹复建,并积极做好拆除关闭的石材加工场“三清”、复耕复绿工作;加大对违规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全年共拆除10场2160m2,并有力管控“非洲猪瘟”工作。2018年我镇作为全市唯一乡镇参选“福建省十大长寿之乡”。
——回眸2018年,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力补短板,民生福祉增进有为。精准开展脱贫攻坚。完成小额信贷30户136万元,覆盖率达42.8%;危房改造19户、重建1户、协议安置1户;提供公益性岗位18个;全面完成4个贫困村9个扶贫项目建设;按照边缘从宽、应保尽保原则,将贫困对象25户73人纳入低保、20户20人纳入“五保”。目前全镇贫困对象70户180人已实现全面脱贫,北峤村摘帽。升级民生配套建设。完成平海卫生院门诊大楼改扩工程;完成东美、溪边、埭周等3个村卫生所新建、改造工程;新建西柯小学、山星小学教学楼;建成赤坡、北峤、江堤、岐下等4个村级幸福院;埭周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在建设中。推进路网纵横贯通。对于镇人大代表反映的修缮东温线西柯段道路问题,通过协调区交通局,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东温线溪边至西柯大中修工程;积极向区委区政府申请疏港公路平海段路灯铺设工作,去年底竣工投用;实现村主干道硬化7公里、扩宽2公里。扎实落实惠民政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扎实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畅通建房审批渠道,全年共审批建房412宗,优先审批无房户、困难户和残疾户;发放农村五保金58户77.43万元、低保金356户489.58万元,其他各项惠农补贴1062.07万元;完成新农合参合65621人,参合率达98%,新农保参保91200人,参保率达100%。
同时,我们还顺利完成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侨情普查工作,食品药品、民族宗教、法制、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群团工作均有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这是全镇上下团结奋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平海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以及关心支持平海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平海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尚未开发集群旅游发展;一级、二级渔港效应尚未凸显,未能融合旅游、商贸形成集聚效应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科学谋划能力,苦思破解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一年,我们既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更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及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落实赶超有机统一,保持干事热情、维持攻坚势头,按照“海洋强镇·旅游兴镇”的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亿元;限上商贸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总产值 15.29亿元;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 。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行动纲要,扬起经济赶超“新风帆”。推进风电项目,发展绿色经济。将海上风电项目作为引领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抓好海上风电二期、三期项目征海工作,着力把平海湾建成清洁、高效、节能的绿色能源基地,拉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渔港配套,发展商贸经济。抓紧平海一级渔港验收扫尾工程,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与项目,实施渔港提升工程,将渔港提升建设融入平海特色旅游元素,打造集休闲观光、商贸服务等为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实施电商回归,发展平台经济。发挥平海电商人才资源丰富优势,围绕集聚资源、提升效率,探索成立电商平台,主动对接、开拓思维、发展平台经济,拟引进平台经济企业荣融企业管理服务部。
(二)以“海洋强镇”为奋斗目标,开启产业集聚“助推器”。抓资源增后劲,开发滨海旅游。主动挖掘和发挥平海天后宫潜在资源和优势,规划建设施琅纪念馆和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打响妈祖文化品牌,传承平海卫城历史文化,建设集观光朝圣、踏浪听涛、度假疗养、科普教育、特色旅游、商务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度假区。继续对接百寿康养老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意向,加快上店度假区、嵌头黄金沙滩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抓规模铸链条,壮大水产养殖。把水产业作为全镇支柱产业高位谋划、科学引导,借助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平台,引进规模海带加工场,发展海带深加工,纵向延伸产业链,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使之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方向发展。抓集聚促市场,发展远洋渔业。结合旅游开发,探索打造“游平海品海鲜”美食一条街,集新鲜海产品购买、加工、品尝为一体的体验店,引导渔民驶出近海,驶向深海,发展远洋捕捞,推动产业升级。
(三)以“乡村振兴”为基本思路,架起服务三农“连心桥”。持续夯实基础设施。积极配合市交投做好纵一线G228公路前期手续报批工作;主动对接中建海峡莆田有限公司洽谈开发平海新片区项目,全力打通疏港公路平海收尾段;努力打造卓星线(平海镇车站至山星村)、平镇线(平海镇车站至平海一级渔港码头)为乡村道示范路;继续落实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推进3个村级卫生所建设,健全完善基层诊疗服务体系;上报东湖、上林、东美、卓东等4个市级幸福院,并申报1个省级幸福院;全面排查海堤、山塘、水库、水闸等水利项目,及时除险加固、修复修缮水毁工程。持续转变社风民风。抓好镇文化中心、村级活动广场建设,丰富群众文娱生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墓区和骨灰楼堂建设;持续倡导移风易俗,培养文明新风;进一步加大“两违”管控力度,引导规范建房;实施平安维稳工程,健全多元矛盾调解机制;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平安和谐平海;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毫不动摇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抓牢脱贫攻坚。持续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坚持因村施策、因户制宜,把巩固脱贫成果及“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等工作纳入全镇年度工作重心,并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重要抓手,积极建设产业扶贫基地,持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上林村脱贫摘帽。
(四)以“生态环保”为规划引领,打造镇村环境“升级版”。全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石材加工场巡查机制,确保不反弹;全面开展“两无”企业整治、入河排污口和违规畜禽养殖场“反弹复养”摸排整治,下苦工、动真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水防治攻坚战、土壤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双河长制”工作责任,实行“日巡查,周督查”动态巡河制度,不断提升河道断面水质。提标提效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村庄规划修编工作,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着力加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污水管网集中收集铺设工作。扎实推进“一革命四行动”,计划再建成投用1个集镇公厕和1个农村公厕,完成剩余9个村三格式化粪池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担当,万家忧乐放心头,我们要时刻牢记职责使命,以一抓到底的气势、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持之以恒转变政府职能,锲而不舍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维护核心,增强科学发展本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二)树牢法治思维,增强依法行政本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法律为标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公开、公平、公正处事,深化权力运行程序化、透明化。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要求,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改革发展、项目征迁、平安维稳等工作;加强政务公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舆论监督。
(三)提高行政效能,增强狠抓落实本领。严格履行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和为群众办实事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程度的重要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承诺的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全力整治文山会海,尽量减少占用基层干部工作时间,减轻对各村的工作负担。
(四)恪守廉政底线,增强拒腐防变本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与监察,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深化“吃空饷”专项整治,把更多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加快建设滨海特色旅游小镇,为实现平海“海洋强镇·旅游兴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