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秀市监〔2021〕69号
2021年,秀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扎实有效地开展法治建设、执法检查、法治培训等工作,法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一)机构职权完善。依法明确莆田市秀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权责事项114项,其中:行政许可8项、行政监督检查43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裁决3项、其他行政权力16项、公共服务1项、行政奖励1项和其他权责事项42项。推进权责清单网上公开运行,按照权责清单履职尽责。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对权责清单中与企业群众关系密切的事项,相应编制简明易懂的运行流程和服务指南,方便公众查询、使用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商事改革深入。一是推行的商事主体“一照通”改革,在市场监管“证照同办”改革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并将每个行业涉及的所有许可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加载到营业执照上,有效解决“证照分散办、群众多趟跑、证照发放多”的问题,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二是推出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改革,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来实现“承诺即办”,达到“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一方面,流程再简化。将原审批流程“提出申请—受理—现场勘察—决定(发证)”简化调整为“提出申请(书面告知并承诺)—受理—决定(发证)”。另一方面,时限再缩短。由原法定审批6个工作日才可领取药品经营许可证,缩短到当场领证;三是持续推行企业开办“1+X”套餐式服务,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开设“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专窗,窗口可以提供“一套表格、一窗受理”的企业开办1+X套餐式服务,企业开办时限已压缩至4个小时,企业开办环节已压缩至2个(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并配和省局建成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福建省企业开办网上服务专区系统),整合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企业开办事项。
(三)事中事后监管到位。一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调整“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名单,转发《福建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制定印发《2021年秀屿区区级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计划》,推进跨部门抽查常态化工作进程,区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执法局、气象局、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应急局等部门牵头开展了跨部门联合抽查。二是持续推进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福建)信息归集工作,全区新增企业信用信息3194条,归集总数26430条,新增抽查检查信息883条,归集总数8934条。三是强化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通过信用修复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83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85户,推进企业信用监管。
(四)消费纠纷化解及时。24小时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举报咨询,设立专人专岗负责接收投诉、联系消费者、协助调解、办结反馈等一系列流程,提高投诉举报办结效率。今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共接到消费投诉举报411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2.24万余元。
(五)法治宣传全面。一是依托政务公开栏、LED显示屏、电视和报纸等载体,定期发布平安创建工作、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动态,营造浓厚的综治平安建设氛围。2021以来,共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综治平安相关宣传报道55篇,其中:在《学习强国》等国家级报刊发表1篇,《福建日报》等省级报刊发表6篇,《湄洲日报》等市级报刊发表11篇,福建法治报采用2篇,在2021年1-9月份《秀屿信息》中得分263,排名区直单位第1名,荣获2020年度全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条信息获“好信息”。二是加强入户宣传。通过开展“上一堂法制课”、“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一次宣传活动”等形式,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村户,排忧解难保平安”入户宣传,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有效扩大平安建设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成效。2021年以来,共开展入户宣传12场次,上法制课6节,入户宣传1269户,发放宣传单、手册、小礼品共2000余份。三是开展消费维权“五进”、知识产权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发放各类消费维权宣传材料2000余份。四是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市场监管业务、文明创建、精准扶贫等工作,在主题党日活动、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等,开展了法律宣传、扶贫慰问、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公益募捐、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21年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百余次。组织50余人参加福建省干部网络学院培训以及市场监管国家总局网络培训,组织干部参加省局及市局业务学习培训30余场次,2021年全局44名执法干部均取得执法证件,正在组织3名新录用及新转入干部参加执法证考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律专业人员较少,没有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人员,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人员配置偏少,与法治建设不断增加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是投诉举报量增加。一些职业索赔人通过频繁、反复的投诉、信访、复议、行政诉讼等手段,对经营者、行政机关施加压力,谋取利益,浪费公共资源。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集群登记、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要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食品药品许可证、医疗器械审批时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
(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进“自己管、网上查”监管工作,根据工作方案按序时抓好任务落实。以双随机“自己管、网上查”事项清单及导图为基础,结合“1+X”专项督查工作,继续提高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抽查比重,加大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水平。
(三)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要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执法联动,加大涉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安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秩序安全等市场监管“四大安全”领域案件线索移送力度,努力提升市场监管社会效果和社会反响。加大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突出民生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整治,重点打击不明码标价、虚构原价、虚假促销等价格欺诈行为,着力解决民生价费痛点。牵头履行好“双打”职责,继续完善“双打”工作考评机制,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行为。
(四)强化消费维权工作。进一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培育推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放心消费示范企业、示范商圈、示范餐饮、示范景区。继续开展流通领域商品抽检工作,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发布消费提示,做好后续监管工作。充分利用12315数据分析结果,加强民生行业和重点商品的监管,针对重点投诉行业、重点问题领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消费维权专项整治工作。
莆田市秀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2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