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接续奋斗写华章——秀屿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来源:湄洲日报 时间:2020-07-14 16:4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今年以来,秀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等工作重点,在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接续奋斗中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华章。

立足港口优势,莆头作业区等建成投产。

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正忙。

补链强链 加快项目建设

项目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强劲引擎。秀屿区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华峰一揽子项目和临港重大项目加快进度,全区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比学赶超新热潮。

七月酷暑,来到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这里的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热火朝天。

完善石门澳产业园区路网。

建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

在产业园内的永荣科技公司,只见生产区内一派繁忙。创新驱动发展。从去年元旦投产至今,永荣科技CPL(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都是满负荷生产。为此,该公司于去年6月启动一期扩容改造项目,创新生产工艺,可将年产能由目前的20万吨提高到28万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装置能耗进一步降低。

永荣科技CPL(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龙头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龙头舞动产业兴。近年来,秀屿区立足临港、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全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围绕永荣科技化工产业龙头,目前,已投产的有永荣一期年产20万吨CPL、中锦年产37万吨PA6切片等2个项目;在建的有永荣二期年产30万吨CPL、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华峰水性油墨及环保再生功能性聚酯材料、中锦PA6扩建等4个项目。

围绕LNG产业龙头,秀屿区充分利用冷能梯级资源优势,积极策划冷链基地项目,大力发展集进出口贸易、仓储、冷藏、加工包装、销售、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冷链物流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中交三航院、中国供销冷链物流公司等2家央企及众多民企实地考察。

LNG产业园铸链条建集群。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秀屿区在抓项目建设上大力度谋划、快进度抢抓,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秀屿区共安排重点项目211个(其中在建115个,预备56个,前期40个),计划投资235亿元。有3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盘子,总投资11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7.9亿元,其中,促开工项目14个,促竣工项目6个,促进度项目18个。截至6月份,全区“五个一批”项目库共有216个项目,总投资3078亿元。

保障要素 营造良好环境

一批批项目加快建设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秀屿区着力增强服务效能、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努力。

秀屿区出台《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制度(试行)》,加大项目推进和落实力度,突出项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跟踪专项建设债券基金申报情况、参与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策划实施项目PPP等融资模式,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推进和谐征迁,争取项目用地、用林、用海指标。

项目落地见效,不仅有“硬措施”,更有“软实力”。一直以来,秀屿区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不断简化审批流程。舍得把好的资源配置在好的项目上,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招商项目代理代办机制,进行全程服务,设立审批代办服务窗口和网上特设专栏,为投资者提供“量身定制、全程代办”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报批指导、协办帮办、接力代办等线上线下服务,做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无缝对接。

同时,分片区、分领域、分行业开展企业大走访,协调解决关于供水、招工、交通、融资、就学等诉求;落实减税降费等强企惠企政策,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项目审批比例达100%,切实为企业增便利、为市场添活力。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按下暂停键。为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秀屿区结合实际,因地因时因业因企施策,全力支持企业项目加快达产满产超产。

生态优美的土海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好去处。

创新设立9个区级关爱企业员工服务点,供企业省外入秀员工健康管理使用,并实行补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协调省外相关部门为返岗复工人员办理健康证、通行证等,解决用工紧缺问题;积极为复工项目申报采购防疫物资……得益于一系列有效施策,全区各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激发出澎湃的动力。

招大引强 打造产业集群

上个月,由福建永荣控股集团与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合作投资的“2×100万吨/年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落户秀屿石门澳产业园,总投资396亿元,分两期建设。这是秀屿区聚力推动“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的重大成果和具体体现。

招商引资不停步,发展动能不断档。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秀屿区创新方式,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跑出“加速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开放招商工作的部署要求,秀屿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开放招商领导小组,设立5条战线招商组,并组建招商服务中心,做到项目策划、签约和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全过程推进。每季度召开一次开放招商领导小组会议,压实5条战线招商组责任,系统研究,明确目标,及时研究解决矛盾。

为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秀屿区制定出台《秀屿区开放招商考评办法(试行)》,对五条招商战线牵头部门开展考评工作,在全区上下树立“项目为先、项目为基、项目为要”的发展理念。同时,还拟定了重大项目引入决策评估等招商制度,充分发挥区直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力量和优势,对拟来秀屿区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进行研判,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决策参考,增强产业招商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秀屿区打破常规思维、创新培训方式,联合浙江大学积极探索OMO远程教育培训新模式,举办招商引资“云培训班”,提升招商干部队伍招商能力和理论素养。目前已成功举办4期。

强化服务,当好“勤务兵”。秀屿区将开放招商签约项目列入区重点项目,按照秀屿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制度进行管理。施行“一个项目,一套推进工作方案,一个处级领导挂钩推进,一个责任单位具体负责,一个服务专班全力服务”的工作模式,确保招商项目按序时开展,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产业链条。

“铜锣湾·万达广场”项目落地秀屿城区,助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截至今年上半年,秀屿区共新对接产业类项目53个,总投资额928.01亿元。其中,正在洽谈23个项目;已签约30个项目;签约项目实现投产项目4个;实现开工项目11个。(林英 陈斌 秀屿区报道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