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秀民〔2023〕16号
李园芳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推进莆田护理产业新模式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区7个镇,148个村(居),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区总人口73.2764万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11.9535万人,占全区总人数的16.31%;80周岁以上的老人1.5105万人,占全区总人数的2.06%。全区已建有农村幸福院93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个,镇级敬老院5家,已运营的养老机构4家,其中医中办养的养老机构1家(盛兴护养院),养中办医的养老机构2家(秀屿国德老年康养中心、百寿康老年公寓),与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的养老机构1家(慈舫养老院)。
接下来,我们现将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区实际以及民政部门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引进民资推进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一是试点推进医中办养项目建设。秀屿区盛兴护养院为我区第一家试点医养结合的民办养老机构,护养院隶属盛兴医院,与门急诊、住院部相邻,和神经、消化、心血管、呼吸内科及中医康复理疗科等专门为入住老人服务的科室,结成快速绿色通道,实现了无缝对接医养圈。于2019年开办至今一直推行“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二是推动养中办医养老院项目建设。百寿康老年综合体项目是我区于2017年引入百寿康养老股份投资有限公司在我区投资建设养老项目。该项目用地面积19.5亩,建筑面积约15000 m²,规划床位600床,建筑内容含老年专科医院、社会化养老院和各种老年配套文化娱乐设施,该项目于2022年7月竣工,并于2022年8月在民政局登记备案后正式开业运营。通过依托“互联网+医疗”新型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疗养、远程医疗、老年管理、老年旅游、老年产品、老年教育、老年社交、老年平台休闲娱乐、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秀屿区国德老年康养中心为我区社会福利中心公建民营项目,2020年以来由国德养老服务集团投资约3000万元用于秀屿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设施及医疗机构改造提升建设,按照星级养老机构和以及综合性医院的标准,打造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保障于一体的医养融合体系。民资的注入积极推动了我区养老事业医养结合发展。
二、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医养发展。一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全区现有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已分别和盛兴医院、镇卫生院签定医疗合作协议,将专业医疗服务引进居家养老服务环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率达到50%。二是
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引进厦门金霞辉养老服务公司在我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每人每月30元,截止目前,为全区大约15000余名7类特殊老人提供线上基础信息服务和线下实体上门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助洁、助浴、助医、助餐、助行和助乐等,践行“互联网+养老”新模式。
三、加大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一是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开展合作培训,加强意向从事养老护理行业人员储备。2020年以来我局联合区人社局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累计在我区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班9场次,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共500余人次。二是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2022年我局联合区人社局举办“莆田工匠”技能大赛--秀屿区“健康杯”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共有39名来自辖区内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选手参赛,共评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并对获奖人员予以表彰和发放奖金,31名考试成绩合格选手获得人社部门中级护理员等级证书,一等奖选手同时获得“秀屿区技术能手”称号。三是每年定期选送100余人养老从业人员参加市民政局与莆田学院的合作举办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班,发挥莆田学院作为全市养老实训基地的作用,夯实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培训,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三级/高级工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养老护理员提供实训,优化培训内容,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行业服务要求,按照三甲医院护理员培训模式强化培训,重点从心理咨询、高级护理康复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合格予以颁发合格证书。
莆田市秀屿区民政局
2023年4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