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秀政函〔2021〕64号
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多措并举打造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建议的提案》(2021183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从小到大抓宣传。一是从教育入手,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育之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掌握正确分类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在垃圾分类屋内增设垃圾分类宣教室,推广垃圾分类知识、举办各类环保体验活动等,不断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营造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垃圾分类领绿色生活新风尚。三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站等各级各类媒体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组织生活垃圾分类业务培训、计划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推广教育计划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社会宣传、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宣传正面典型,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截止2021年5月份,共完成小区入户宣传100余次、进校园宣传5次、媒体报道3次、网站刊登7次,分发宣传手册2万余本。
二、由易到难抓法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秀屿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推进工作机构,负责推进本辖区、本系统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台《莆田市秀屿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印发秀屿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加快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划分责任主体。认真对标指标任务,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分成社区、学校、机关三大类别。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建立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一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三、由点到面抓推广。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员率先从垃圾制造者向垃圾分类践行者、治理者转变,成为合格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成立“红马甲”志愿者团队,按照我市垃圾分类各项要求,带领支部党员、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让党员队伍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红色先锋”。同时,创新工作模式。根据“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因地制宜、科学实施,教育引导、示范引领,源头减量、系统治理”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莆田美城公司负责垃圾分类设施配套、宣传、收运、管理等工作,共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大环境,2020年我区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包括11个小区、13个企事业单位、20个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宣传、设施配套等,年投资694万元。
四、由简到繁抓体系。从城市治理角度出发,逐步构建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试行垃圾分类设备小区全覆盖。计划建设垃圾分类屋50座,截至目前我区完成分类屋建设26座、垃圾分类亭15个、垃圾分类桶2000个、配套13部垃圾收运车辆。
五、由轻到重抓监督。按照每300户配1名垃圾分类管理员,管理员日常工作重点是指导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对于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细致耐心地做好讲解,对于分类不准确的居民加以指导,对于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居民加以劝导和教育,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良好氛围。目前共聘用垃圾分类管理员50人,现已全部在岗在位。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