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加强莆田传统饮食文化建设的建议》(2023005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挖掘传统饮食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现有传统饮食资源,突出秀屿美食特色,结合本地特有文化,已形成笏石西天尾美食一条街、上塘社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平海海鲜一条街、南日港南福鲍沙滩海鲜特色小吃一条街、土海湿地公园夜市一条街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美食集市,结合“旅游+美食”策划生成秀屿传统美食旅游地图,甄选一批如宴灿灿食品、笏石豆浆炒等集聚秀屿特色文化的代表性小吃商铺,持续强化美食文化聚集效应。同时积极邀请美食专家赴各镇开展非遗小吃评选,对非遗特色小吃做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借鉴汲取其他兄弟县区的优秀经验做法,进一步丰富我区非遗小吃文化内涵。截至目前,我区兴化大院、福满楼等20家商家获得区级非遗小吃商家称号,其中南日上岛嗨鲜馆等12家商家获得市级非遗小吃商家称号。
二、打造特色饮食文化品牌
近年来,我区结合“国家文化遗产日”“七夕”“端午”等节日庆典,在上塘珠宝城、土海湿地公园等地举办秀屿区非遗小吃节、上塘银饰缤纷季活动、“云上莆田·印象秀屿”直播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秀屿历史、民俗、民情,邀请特色餐饮店在活动现场制作麻花、寸枣、征东糕、卤面、豆丸、扁食等莆田秀屿传统美食,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市集”等形式,持续扩大我区传统美食的文化影响力,拉动秀屿文旅经济产业发展。同时我区邀请市烹饪协会和区美食协会,指导秀屿非遗小吃商家品牌化发展,提升包装创意设计水平,让非遗小吃活起来、潮起来。目前正在积极动员全区饮食企业加入区美食协会,在假日酒店培训中心集中开展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饮食文化服务业整体业务素养,进一步壮大我区餐饮服务及周边配套产业。
三、强化秀屿饮食宣传造势
持续强化秀屿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宣传造势工作,制作“锦秀非遗·屿你相见”非遗宣传片,把黄瓜鱼饭制作工艺、南日干鲍鱼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吃的制作全过程进行录制,邀请莆田学院等本地高校教授,将秀屿马蹄酥、南日鲍鱼粽、浮斗甜粿等特色小吃的制作特点、用料特色编辑成册,并拍摄制作专题宣传视频。通过秀屿新闻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渠道,结合电梯广告、大屏轮播等线下场景,全媒体矩阵投放,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同时,积极对接市委宣传部,发布《您好·莆田》南日岛美食系列推文,推广南日岛十八道菜;与网红美食、旅游博主合作,发布系列美食短视频,本地网红“南日小渔哥”通过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之《山海福建》介绍南日岛美食与风土人情,为广大游客提供直观的美食指南,擦亮秀屿文化旅游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