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秀政函〔2023〕98号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加强我市特色侨房的保护利用的建议》(2023035号)已收悉,我区协办意见如下:
侨房是海外侨胞的主要根基和联系祖国、故乡的重要纽带,依法保护华侨房屋是凝聚和争取侨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侨房保护和利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大摸排力度,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做实各项工作。
一、侨胞情况
我区共有海外侨胞12742人,其中华人11228人、华侨1514人,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阿根廷、美国、意大利等43个国家;目前有归侨72人,侨眷38534人;现有侨资投资企业(含合资)19家,投资行业涉及轻工业、农业、服务业、电力、化工、房地产等。
二、侨房现状
经普查,全区现存侨房共20处,其中东峤镇1处、埭头镇3处、平海镇16处,其中有10处侨房主人现侨居于港澳台地区。上述侨房建设年代主要集中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保存现状较好,均安排专人修缮维护,目前闲置18处,另有2处已开放作为参观使用。
三、主要措施
我区多举措做好侨房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是政府牵头修缮。针对部分房龄较久,原产权人已故或长期居住在国外,其后人和家乡联系甚少或基本无联系,未能落实修缮和保护的侨房,给予政策扶持、补贴经费等方式进行修缮。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修缮并开放2处侨房。石城村林氏民居。侨房建筑面积350㎡,侨主来自新加坡林恩强,已获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汀港村民俗馆。侨房建筑面积320㎡,侨主来自台湾的吴秀梅。该馆集中反映汀港村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汀港村的风土人情和汀港村人民的勤劳智慧,体现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对于加强农耕文物存留、促进民俗文化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三是实行代看保护。加大保护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侨房定期检查和保护工作,确保留住侨房根脉。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侨房保护影响力,同时,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原则,做好侨房保护,挖掘侨房价值,提升全区侨房保护利用水平。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