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秀政函〔2023〕92号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破解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同质化的建议》(2023084号)已收悉,我区协办意见如下:
一、制定方案,统筹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衔接点,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化乡村建设行动,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我区印发《秀屿区2023年度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细化方案》的通知,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建设123处美丽乡村微景观,完成率达83%,其余25处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突出特色,规划引领
我区在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以及保留村庄原有纹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优秀资源,将乡土内涵、传统农耕、人文历史、传统建筑、民俗风情等融入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景观微改造、精提升,探索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新业态。其中,南日岛打造月亮湾、爱情岛、海枯石烂等网红美丽乡村景观打卡点,向全社会征集南日鲍ip形象设计,丰富南日旅游业态,吸引客流;土海湿地公园发布土海湿地公园ip形象设计征集,园内植入“福文化”景观建设,萌宠兔造型、缙笏朝天打卡点等丰富土海业态;东庄嵩山风景区打造陈靖姑雕像;埭头镇建立“艰苦奋斗”馆、梨嶺十八进士家风礼堂、天云洞家风家训示范基地等;月塘镇前康村建立康大和雕像;东峤镇渚林村建立卓晚春铜像等。
三、立足自然,注重结合
结合我区独有特点,立足现有自然条件,打造志华根雕、熏香棒制作技艺、非遗小吃等体验式互动场景;南日浮叶村发挥当地传统闽南一带民俗风情,以浮叶民俗文化馆为宣传阵地,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场景;东峤镇珠江村依托三座厝红色资源,建立珠江林氏宗祠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走艰苦奋斗路,打造红色旅游场景;莆田盐场结合游学项目,打造走近自然体验乡村的体验场景,推出盐学基地,将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景观文化氛围。
四、创新赋能,拔节生长
我区乡村景观建设与时俱进,用科技手段为广大群众展示别具一格的景观建设。埭头妈祖协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互动式妈祖景观,对各个妈祖景点进行自助式讲解,加入线上互动模式,增加游客对游览全区各妈祖庙宇的趣味性;南日岛正在筹划智慧岛屿开发;全区现有多个露营基地,各景区推出“露营+亲子游玩”“露营+户外运动”等玩法,引进山地车、沙滩车等项目,打造草地、沙滩休闲营地、后备箱集市、研学基地、徒步体验等,形成了“景观+餐饮+活动”的新型旅游模式,美化乡村景观环境。
五、多措并举,强化宣传
持续提升秀屿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宣传工具,全方位推广我区丰富的乡村景观建设资源,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另外,发挥乡村带头人“南日小渔哥”等一批新农人影响力,在抖音、公众号、头条、小红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全面详细地介绍秀屿美食和风土人情,持续推出篝火晚会、沙滩音乐季、海边露营等“一站式”旅游,打造“原生态”+“新业态”的乡村旅游景观,让游客远离城市喧嚣欣赏原生态小岛美丽风光,进一步向社会展示秀屿独特的景观建设。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
2023年8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