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秀屿区统计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产值62.0亿元,可比增长39.6%,高于全市16.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市下达计划255亿元的24.3%。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实现30.4亿元,同期增长51.8%,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市下达计划145亿元的 21.0 %;其中城关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7.9亿元,同期增长52.5%,完成年计划133亿元的 21.0%;农村固投完成2.5亿元,同期增长43.9%,完成年计划12亿元的20.8%。
(三)财政总收入:实现3.29亿元, 同期增长45.4%,高于全市11.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市下达力争任务12.9亿元的25.5%;其中地方级收入1.75亿元,同期增长28.7%,完成市下达确保任务6.79亿元的25.8%。
(四)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实现2294万美元,增长403.0%,高于全市363.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完成市下达计划800万美元的286.8%。按可比口径实现2294万美元,增长70.6%,完成市下达计划3000万美元的76.5%。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进出口总额36445万美元,增长45.3%,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市下达计划14.44亿美元的25.2 %;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0567万美元,增长49.0%。
(六)农业总产值: 实现10.8亿元,同期增长10.1%,完成年计划40亿元的27.1%。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8.2亿元,同期增长15%,完成年计划32亿元的25.7%。
(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2868元,同期增长20.7%。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继续快速增长 规模工业实现产值62.0亿元,预计工业产销率98.1%,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7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一是五大特色产业支撑有力。五大特色产业完成产值54.5亿元,同期增长75.8%,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87.9%,拉动增长54.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能源24.1亿元,比增104.2%,占38.9%;石化10.4亿元,比增38.3%,占16.8%;木业5.9亿元,比增57.7%,占9.6%;食品5.5亿元,比增29.7%,占8.9%;珠宝4.4亿元,比增18.8%,占7.1%。二是大型企业拉动增强。20家亿元企业实现产值45.9亿元,同期增长60.7%,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74.0%,拉动增长46个百分点。
(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分产业看,城关镇固投中第二产业投资18.8亿元,同期增长51.3%,占比重67.4%;第三产业投资9.1亿元,同期增长52.8%,占比重32.6%。二是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投资主体明显。完成投资19.2亿元,同期增长58.4%,占比重68.8%。三是工业投资拉动强劲。实现工业投资19.4亿元,占全社会固投比重63.8%,比重居全市第一,比全市平均高27.5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2.7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工业固投9.3亿元,同期增长1032%,占比重49.5%;能源工业固投7.6亿元,同期下降28.2%,占比重40.4%。四是交通运输投资加快速度。完成投资4.62亿元,增长307.1%,占第三产业固投比重50.2%。其中铁路运输业1.23亿元,道路运输业1.7亿元,增长234.8%;水上运输业1.05亿元,增长420.9%。交通运输及其配套项目等基础设施投资快速推进,不断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促进临港工业发展。五是城建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房地产完成投资1.92亿元,同期下降28.9%,安置房开工建设加快,完成投资1.1亿元,增长80.7%。
(三)商贸业增长加快 实现限上企业销售额6.4亿元,增长69.0%,增幅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业6.0亿元,增长70.6%;限上零售业0.4亿元,增长54.1%;限上住宿餐饮业0.03亿元,增长21.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4亿元,增长63.9%。1-3月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
(四)建筑业产出高速增长 实现建筑业产值4.74亿元,占全市11.6%,同期增长11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6个百分点。其中区内注册资质建筑企业实现产值0.77亿元,同期增长22.8%,占全市内注册资质建筑企业产值2.7%,低于全市34.2个百分点。
(五)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完成总产值10.8亿元,同期增长10.1%,完成年计划27.1%。渔业产值完成8.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1.3%,拉动农业增长8.2个百分点。36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4.52亿元,增长12.4%,占农业总产值4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加快,增幅居全市第一,比全市平均高4.8个百分点;其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占98.6元,增长106%,特别是非常住农民寄带回现金占1380元,增长87%,占比重49.5%,贡献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9.4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规模工业企业结构需不断完善 国有大企业拉动明显,特色工业如木业、珠宝、食品等中小企业的产值贡献率下降,品牌创新水平不足,1-3月没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反而有10家规模工业企业退出。
(二)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增大 一是投资进度不平衡。工业类项目如众和股份扩建项目、中纤维密度项目、佳通技改、笏石工业园区三期新落户企业、部分珠宝首饰项目未开工,风电、燃气等能源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回落30.4%;城建商贸类项目如星级酒店、永辉超市、旧城改造等项目未开工,明显慢于序时;基础设施类项目如(国投)石门澳产业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序时4.4%,明显慢于序时进度。二是投资产业间不协调。第一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农业、渔业等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的;第三产业投资中仓储业和商务服务业0.81亿元,其他如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几乎接近为零,房地产投资回落28.9%。投资主体结构单一。国有大企业投资比重68.8%,中小企业、其他资本投资偏小。三是宏观政策影响将逐渐显现。央行年内二次加息,预示货币政策趋紧,资金制约将加剧,项目建设融资难度加大。
(三)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一是工业投资拉动型经济结构明显,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偏低。二是城市设施配套和功能相对滞后,临港交通物流业正处于启动阶段。三是初步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1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市18%,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占全市9%;金融业占全市18%;房地产业占全市11%,其他服务业占全市10%(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占11%,非营利性服务业占9%),全市的贡献率偏低。四是第三产业部分相关指标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公路交通运输周转量8362万吨公里,同期增长4.3%,高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水路交通运输周转量2712万吨公里,同期增长7.0%,低于全市平均27.4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435.8万元,同期下降7.9%,低于全市平均7.5个百分点;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14377平方米,同期下降6.2%,低于全市平均2.2个百分点。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一)工业 一是继续加大重点产业(能源、石化产业)和特色产业(林产、珠宝产业)的产业集群建设,抓紧产业链重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和投产。二是持续关注大企业如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华港制油等亿元企业运行情况,关注企业产能的同时,关注相关约束性指标变化,如研发经费投入和节能减排等。三是及时引导组织申报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掌握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序时进度情况。二是关注国投(石门澳)产业园基础设施、鞍钢冷轧钢板(莆田)、南日风电四期、后海风电二期、福人木业项目等建设情况,使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见效。三是加快城建商贸类(如星级酒店、超市)、铁路、道路基础设施类固定资产投资进度。
(三)第三产业 一是重点扶持培育限上商贸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仓储),特别是提升限上商贸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要通过运输仓储企业的加快培育和客货运市场的规范管理,尽快提升客货运输周转能力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改善宏观经济结构。
(四)统计业务方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国家建立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项目)入库管理制度,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必须先按要求月初入库,月底才能报报表。二是今年国家加强“三上”(即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和“三下”企业及非企业单位名录库准入制度,数据报送要求更加严格规范。三是劳动工资是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主要要素之一,各行业部门劳动工资报表要报全报足,防止瞒报漏报。四是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职能分工、分散收集、集中核算”的统计分工原则,加强服务业统计,夯实服务业统计基础,提高服务业统计的数据质量,做到应统尽统,促进三次产业比例更加客观、真实、协调。
附表:1、《秀屿区2011年1-3月主要经济指标表》
|
附表:1 |
||||||||
|
秀屿区2011年1-3月主要经济指标表 |
||||||||
|
2011-4-15 |
||||||||
|
指 标 |
单位 |
2010年 |
全年计划 |
1-3月实绩 |
比增% |
完成计划% |
备注 |
|
|
实绩 |
比增% |
|||||||
|
1、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23 |
17.2 |
150 |
|
|
|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20 |
3.6 |
23 |
|
|
|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70 |
23.9 |
87 |
|
|
|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3 |
13.6 |
40 |
|
|
|
|
|
2、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91.7 |
46.5 |
265.0 |
|
|
|
|
|
#规模以上 |
亿元 |
182.4 |
48.4 |
255.0 |
62.0 |
39.6 |
24.3 |
|
|
3、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36.9 |
10 |
40.0 |
10.8 |
10.1 |
27.1 |
|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88.9 |
22.9 |
145 |
30.4 |
51.8 |
21.0 |
|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79.8 |
23.8 |
133 |
27.9 |
52.5 |
21.0 |
|
|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9.1 |
15.7 |
12 |
2.5 |
43.9 |
20.8 |
|
|
5、财政总收入 |
万元 |
90509 |
29.9 |
129000 |
32853 |
45.4 |
25.5 |
|
|
地方级收入 |
万元 |
56270 |
29.8 |
67900 |
17515 |
28.7 |
25.8 |
|
|
6、外贸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138105 |
82.5 |
144400 |
36445 |
45.3 |
25.2 |
|
|
外贸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49866 |
29.7 |
|
10567 |
49.0 |
|
|
|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
万美元 |
591 |
67.9 |
800 |
2294 |
403.1 |
286.8 |
|
|
(可比口径) |
万美元 |
4235 |
5.7 |
3000 |
2294 |
70.6 |
76.5 |
|
|
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亿元 |
28.3 |
13.6 |
32 |
8.2 |
15.0 |
25.7 |
初步预计 |
|
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
元 |
7689 |
9.5 |
8600 |
2868 |
20.7 |
33.3 |
|
|
规模工业比增为可比价格、可比口径,现价为62.1%。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