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14年第三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本网 时间:2014-12-05 18:3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2014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3.6亿元,增长10.0%,完成计划255亿元的6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产值296.7亿元,增长13.5%,完成计划390亿元的7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202.6亿元,增长33.2%,完成计划270亿元的75.0%。财政总收入:实现20.6亿元,增长17.3%,完成计划26.7亿元的77.0%;其中地方级收入实现9.97亿元,增长14.2%。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35.2%,完成市计划5000万美元的98.0%。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完成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增长3.5%,完成计划20.0亿美元的68.3%;其中外贸出口4.93亿美元,下降16.2%,完成计划8.55亿美元的57.6%。农业总产值:实现34.2亿元,增长4.1%,完成计划54亿元的6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9亿元,增长5.0%,完成计划50.5亿元的6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538元,11.4%,完成计划13270元的79.4%。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综合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3.6亿元,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增加值89.4亿元,增长12.8%;建筑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7.5%。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2.7百分点,第三产业回落5.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稳中趋缓,工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一是分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2.5%,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78.1%,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71.3%,拉动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9%,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9.4%,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二是对全市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7.4%;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9.1%,(其中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0.9%,建筑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0.0%);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0.3%。三是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增长4.5%,增幅低于全市平均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5.5%;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增长11.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2.3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1.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75亿元,增长4.4%,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89亿元,增长9.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0.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7亿元,下降18.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1.9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2.4%,(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增加值0.83亿元,下降54.2%,增幅低于全市平均34.3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1%);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增长26.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0.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7.0%;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4亿元,增长2.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1.6%

(二)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1-6月、1-7月、1-8月、1-9月分别保持13.9%、13.9%、13.6%、13.5%的较高增长,但增幅有回落趋势,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不稳固。主要运行特点是位于四大园区的石化、能源、木业、珠宝石雕、冶金等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撑,完成产值233.6亿元,增长16.7%,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8.7%。其中能源96.9亿元,增长14.1%,占比重32.7%;石化32.8亿元,下降16.5%,占比重11.1%林产37.2亿元,增长22.8%,占比重12.5%;珠宝石雕39.2亿元,增长21.7%,占比重13.2%;冶金27.5亿元,增长105.2%,占比重9.3%。32家亿元企业贡献明显。实现产值210.0亿元,增长18.1%,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1.0%。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口型企业出口大幅下降,如佳通轮胎、笏立鞋业等,能源企业增长回落,如燃气电厂、南日风电

(三)投资保持高位增长

1-6月、1-7月、1-8月、1-9月全社会固投分别保持27.5%、28.0%、28.1%、33.2%的高位增长;其中项目投资193.9亿元,增长33.9%;房地产投资8.68亿元,增长19.0%。

分产业看,一是工业投资82.9亿元,增长23.2%,占比重42.7%;其中制造业51.3亿元,增长19.1%;电力、热力、燃气等投资31.6亿元,增长30.5%。工业投资中能源投资持续增长,贡献明显,特别是风电项目投资增长较快。二是第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投资25.1亿元,增长3.9%;批发零售5.48亿元,增长74.7%;住宿餐饮3.07亿元,增长132.2%;租赁商务1.83亿元,下降38.8%;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投资31.8亿元,增长46.9%;公共服务10.2亿元,增长62.9%;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投资11.6亿元,下降4.4%。

(四)财政收入大幅提升

总收入增长17.3%,比去年同期回落5.5百分点,比1-6月回落8.1个百分点,超序时进度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分别增长14.2%,比去年同期回落14.1百分点,比1-6月回落1.5个百分点。国税入库15.1亿元,增长18.3%,地税入库3.9亿元,增长14.7%,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9、8.9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2.2%。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显现高位回落的态势,特别是地方性财政放缓比较明显。

(五)实际利用外资回升,外贸出口下降幅度收窄

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2%,比1-6月提高44.8个百分点,显现回升态势。外贸完成进出口总额增长3.5%,比1-6月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下降16.2%,比1-6月收窄5.8个百分点;宏利木业、欣源木业、怡诚工艺等出口下降明显,佳通轮胎、笏立鞋业、众和股份、华伦等出口也较大幅度下降。

(六)商贸业增长回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9亿元,增长5.0%,分规模看,限上零售总额7.0亿元,下降4.8%,占比重22.6%;限下零售总额23.9亿元,增长8.3%,占比重77.4%。商品销售额100.7亿元,增长20.8%,增幅居全市第三。分规模看,限上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56.0亿元,增长27.8%,占比重55.6%;限下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44.7亿元,增长12.9%,占比重44.4%。分产业看,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7.8亿元,增长21.1%,占比重97.1%;

住宿、餐饮业商品销售额2.9亿元,增长8.9%,占比重2.9%。

(七)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总产值实现34.2亿元,增长4.1%,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种植业3.29亿元,下降0.57%,牧业3.38亿元,增长4.93%,渔业25.3亿元,增长4.45%,农林牧渔服务业2.21亿元,增长5.23%。占农业总产值79.8%的渔业贡献3.3个百分点,支撑农业平稳增长。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地区生产总值综合经济运行稳中趋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2.7百分点,第三产业回落5.2个百分点。拉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主要因素是建筑业急速回落和第三产业持续走低

一是建筑业完成产值20.5亿元(按注册地统计),增长10.6%,增幅居全市末位,比全市平均低15个百分点,增幅从去年同期的124.9%急速回落114.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大

建筑业增加值(含省外入莆)由去年增长25.3%回落到今年增长7.9%,回落17.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去年14.3%下降到今年6.6%,回落7.7个百分点。

因此要加大资质建筑企业引进力度,确保源源不断有新企业入驻我区。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增长4.5%,增幅低于全市平均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5.5%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低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建议加快物流规划实施,启动临港交通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港口优势。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7亿元,下降18.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1.9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2.4%,(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增加值0.83亿元,下降54.2%,增幅低于全市平均34.3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1%)

与去年同期比较,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增加值由去年增长33.9%回落到今年下降54.2%,增幅回落88.1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去年增长82.9%回落到今年下降44.1%,增幅回落127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业对经济贡献率由去年增长1.7%回落到今年下降5.6%,贡献率下降幅度回落7.3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相对滞后,宜居条件不够,城市设施投资进度不够,是制约商贸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房地产销售面积,必须加快商品房去库存化。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89亿元,增长9.7%,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0.1%

政府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出现下滑,保持2.3%的微弱增长,增幅居全市第五位,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1.6%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经济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鞋业、服装、食品、木业企业库存增加,出口明显下降,佳通轮胎、笏立、众和等化工、鞋业出口负增长,五大特色临港产业特别是能源产业燃气发电等增长下降、LNG连续两月出现亏损,对税收和工业增加值都产生不利影响。LNG、佳通燃气电厂鞍钢和标准木业等5家企业1-9月的增加值率平均仅为21.03%,且有进一步下滑趋势。针对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的下行压力,要每个产业、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主要是房地产投资下降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4.1%,土地出让速度明显下降,地方性财政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总收入增速,增幅居全市第七位,低于全市平均2.6个百分点。要加大促销力度,千方百计去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投资开发健康运行。

(四)财政总收入关注主要税源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如燃气电厂、LNG等企业,提高地方性财政比重,特别是第三产业税收比重,加大税收入库力度。

(五)实际利用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项目签约落地。外贸进出口总额:关注出口型企业的出口生产运营情况,特别是佳通、笏立鞋业等,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解决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和用工困难等问题。

(六)农业总产值受畜禽流域整治影响,畜牧业产值有下降趋势,因此主要是挖掘贡献农业80%的渔业增长点,特别是提高海产品的产量入手。要以南日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政策、资金、资源,突破品种、模式、效应,协同各方力量掀起南日渔业开发建设新高潮,持续壮大渔业经济体量。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培育限上零售商贸企业,特别按序时进度增加限上零售商贸企业数,扭转限上商贸企业零售额负增长的态势

(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农产品特别是海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畜牧业受流域整治,散养户禁止养殖,农民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现金收入显现下降趋势。建议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进绿色无公害养殖模式,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近进厂务工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