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9亿元,增长9.0%,五个县区排名第五,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完成计划270亿元的20.7%。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9.0亿元,增长8.6%,五个县区排名第五,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完成计划465亿元的23.4%。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73.8亿元,增长28.3%,五个县区排名第一,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完成计划315亿元的23.4%。
(四)财政总收入:实现7.31亿元,下降4.9%,五个县区排名第五,比去年同期回落46.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1个百分点,完成计划29.0亿元的25.2%。
(五)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增长19.2%,五个县区排名第三,比去年同期提高7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7个百分点,完成计划5000万美元的32.0%。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5亿美元,增长17.0%,五个县区排名第一,比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环比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1.23亿美元,下降20.7%,五个县区排名第五,比去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3个百分点;完成计划7.1亿美元的17.4%。
(六)农业总产值:实现12.2亿元,增长2.0%,五个县区排名第一,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完成计划53亿元的23.0%。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1亿元,增长11.8%,五个县区排名第四,比去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7.0个百分点,完成计划50.0亿元的26.2%。
(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398元,增长8.3%,五个县区排名第五,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完成计划14820元的29.7%。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综合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0个百分点。一是分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5%,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3%,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54.3%,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8.7%,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3.5%,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贡献率下降明显;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有较大幅度提高,增速超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个百分点。二是对全市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7.5%;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2.0%(其中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2.1%,建筑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1.4%);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1.9%。三是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增长7.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3.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增长9.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0.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0.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17亿元,增长5.8%,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7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3%;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增长35.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2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26.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下降13.1%,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9.1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8.3%;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18.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17.3%;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85亿元,增长18.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8.5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6.7%。
(二)工业经济下行明显
分产业看,主要是位于四大园区的石化、能源、木业、珠宝、冶金、石雕等特色产业支撑工业经济正常运行。特色产业实现产值78.4亿元,增长0.4%,占规模工业产值71.9%。其中能源26.9亿元,下降19.2%,占比重24.8%;石化9.3亿元,下降17.5%,占比重8.5%;林产15.1亿元,增长30.2%,占比重13.9%;冶金11.5亿元,下降0.7%,占比重10.6%;珠宝、石雕15.6亿元,增长33.4%,占比重14.3%。林产、珠宝、石雕等特色产业强力支撑,尤其是中小型特色企业增长较快,贡献主要增长。
分轻重产业看,轻工业实现46.4亿元,增长28.9%,占比重42.6%;重工业实现62.6亿元,下降4.7%,占比重57.4%。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企业实现25.9亿元,下降14.3%,占比重23.8%;股份制企业实现57.0亿元,增长22.8%,占比重52.3%;外商投资企业实现18亿元,下降3.2%,占比重23.9%。
54家亿元企业贡献明显。实现产值81.9亿元,增长3.7%,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75.1%,佳通、LNG、燃气电厂、鞍钢冷轧等大型企业负增长,拉低工业增长幅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社会固投(扣除农户)完成73.8亿元,增长28.3%,其中项目投资完成73.0亿元,增长32.7%,房地产投资完成0.77亿元,下降69.0%。
分产业看,工业投资34.4亿元,增长58.0%,占比重47.1%,其中制造业投资20.8亿元,增长48.5%,电力、热力、燃气等投资13.6亿元,增长75.1%,能源投资持续增长,能源投资贡献明显,特别是风电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商贸服务业投资16.9亿元,增长63.1%,占比重22.9%;公共基础实施等其他投资9.29亿元,下降59.8%,占比重12.6%。
分项目看,大项目投资贡献突出,完成27.5亿元,占比重39.2%,分别是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36万吨高端运动面料生产项目,福建华锦实业有限公司年产9万吨高端纺织面料项目,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产能提升(含D厂扩建)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产能提升(含D厂扩建),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福建莆田南日岛40万千瓦海上试验风电场项目,福能埭头(莆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大蚶山风电场和莆田市秀屿区临港实业有限公司丁基橡胶陆域形成工程(三期)等项目拉动明显。
(四)财政收入大幅回落
财政总收入7.31亿元,下降4.9%,比去年同期回落46.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比去年同期回落25.4个百分点。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分别完成超序时0.2个百分点和缺口0.5个百分点。国税入库5.26亿元,下降9.4%,地税入库1.31亿元,下降12.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13.1%;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0.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517万元,下降7.3%,财政支出中的八项支出2.77亿元,下降4.0%。
(五)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农业总产值增长2.0%,比全市平均高1.3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0.49亿元,增长1.6%,牧业1.46亿元,下降12.1%,渔业9.80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0.42亿元,增长8.2%。占农业比重80.3%的渔业中海产品价格比去年有一定提高,产量也相应增长,渔业支撑农业平稳增长。
(六)第三产业稳步提升
第三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增幅五个县区排名第三,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1亿元,增长11.8%,增幅居全市第五,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增长28.8%。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1.2亿元,增长17.0%,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1.56亿元,增长18.8%。住宿餐饮营业额1.1亿元,增长13.1%,其中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0.13亿元,增长3.8%。商贸业商品销售额较快增长,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第三产业保持稳步提升态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略显单薄。工业、投资对经济拉动明显的同时依赖程度也高。工业经济受大型企业、出口型企业影响明显。临港工业LNG、燃气电厂、鞍钢冷轧生产下滑,增速分别为-17.3%、-1.5%、0.7%,佳通轮胎、汇丰食品,笏立鞋业出口明显下降,增速分别为-22.2%、-14.1%、-19.5%,拉低整体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三家龙头企业纳税额同比减收1.45亿元,财政收入下滑明显;受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数影响,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序时难度加大。
(二)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临港工业、能源投资、城建项目完成序时进度缺口较大;南日镇、临港工业园、木材加工区、峤江工业园、发改局、住建局年度计划投资占全区年度计划总投资份额较大,完成序时缺口也比较大;房地产投资下降明显,下降幅度达69%,土地出让速度下降,项目跟进放缓,投资后劲不足。
(三)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商贸业发展水平较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1.52亿元,增长18.8%,仅占全市比重9.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0.13亿元,增长3.8%,仅占全市比重4.8%。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71.1%,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66.5个百分点,财政预算支出中的八项支出合计下降4.0%,拉低三产增速。
(四)农村经济增速回落。农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生猪价格回落、全市畜禽整治、以及十二五减排目标中农业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限制压缩规模等多重因素影响,畜牧业全市下降16.7%,我区下降12.1%,拉低大农业的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住户寄带回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6.1个百分点,转移性净收入下降明显;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
四、建议措施
(一)工业方面:要特别关注大型工业企业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鞍钢冷轧等运行情况,54家亿元企业生产情况,出口型企业运行情况;要保持特色产业、中小型企业良好运行态势,弥补能源、石化、冶金产业的下滑。同时要积极谋划、组织申报月度新增规模工业,特别是PA6切片项目等,确保新的工业增量持续注入,壮大体量。
(二)固投方面:要掌握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序时进度情况。特别是工业性技改性固定资产投资、城建民生事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风电项目投资和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等。要提前谋划生成一批新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并申报统计入库。
(三)建筑业方面:由住建部门牵头,发改、交通、水务等部门及相关乡镇、园区配合,在辖区范围内排查省外入莆的建筑企业,并建立跟踪台账定期走访,防止建筑业产值漏报、瞒报。注册地建筑企业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密切沟通协调,扶持企业资质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引导鼓励外地企业落户我区,增加注册地建筑企业存量。
(四)第三产业方面:要掌握第三产业相关指标发展趋势,指标相对应责任单位要密切关注指标数据动向。并与上级主管局做好沟通协调。要主动适应新的核算制度变化需要,更加关注重点服务业经营情况、房地产销售情况、财政预算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及城乡社区支出等八项支出情况。要全面扶持跟踪,梳理筛选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业、限上商贸业逐月组织申报新增入库,确保每月都有新的增量持续支撑。
(五)农业方面:紧紧抓住占农业体量80%的海洋渔业,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抓好名特优渔业品种的引进和养殖,推广混养、轮养、单体养等养殖新模式新方法,加强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增殖放流、防灾减灾、病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渔业生产稳中向优。同时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利建设及引种培训等措施力保农牧业生产稳定。
(六)指标统计方面:统计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特别要针对投资统计“双轨制”改革和三产核算制度变化,及时跟进指导、全方位服务。各经济指标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承担主体责任,主动沟通对接,做到心中有数,承接有序。乡镇园区要按属地管理原则配足配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统筹兼顾本辖区工业、农业、投资、贸易、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工资、科技、能源、劳动力、人口、基本单位等专业统计以及畜禽监测、农民工监测、生产价格、农固投、居民收入、市场占有、规下限下抽样等专业调查,全面掌握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统计上的反映,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