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17年第一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5-15 10:5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2亿元,增长9.0%,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一,完成计划323亿元的2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44.9亿元,增长9.2%,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一,完成计划558亿元的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98.5亿元,增长14.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440亿元的22.4%。财政总收入:实现5.91亿元,下降20.4%,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五,完成计划23.5亿元的2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增长2.8%,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11.96亿元的32.1%。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增长11.1%,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6000万美元的33.3%。外贸出口总额:外贸出口6.21亿元,增长10.2%,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28亿元的22.2%。农业产值:实现16.1亿元,增长3.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63.5亿元的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6亿元,增长8.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完成计划66.0亿元的2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129元,6.9%,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五。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运行趋势向好

总体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去年全年回落1个百分点,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结构初现转型趋势,经济发展显稳中有进态势,表现在总体经济增速快全市平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快地区生产总值3.7个百分点。全区各项经济指标中居全市第一位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出口额增速;居全市第二位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业总产值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稳步增长,主要是渔业产业平稳发展,贡献明显;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2%,主要是规模工业较快增长支撑经济增长,但注册地建筑业增长乏力,主要原因是占全区较大比重的建筑业企业外迁造成的压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7%,主要是商贸业、农村淘宝等电子商务、重点服务业快速增长带动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金融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基数较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总收入增幅等指标全市排名靠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没有完成序时目标任务。分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3.5%,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50.0%,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47.3%,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2.7%,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6.5%,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二对全市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66.7%;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7.1%;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9.7%。三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增长4.8%,增幅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37.0%;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6.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0.8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18.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28亿元,增长5.3%,增幅于全市平均1.9,对第三产业贡献率0.0%;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22亿元,增长7.3%,增幅于全市平均0.7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22.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0.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3.1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7.4%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增长30.3%,增幅高于市平均5.4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40.7%,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增长3.6%,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贡献率3.7%

(二)规模工业稳步增长,总体显现企稳态势

可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七大临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17.1亿元,增长15.0%(现价),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80.7%。其中化学原料产业31.4亿元,增长25.0%,占比重21.6%;纺织业11.3亿元,增长37.0%,占比重7.8%文教珠宝产业24.5亿元,增长4.5%,占比重16.9%;电力产业7.7亿元,增长17.2%,占比重5.3%;木材加工、家具产业14.4亿元,增长2.1%,占比重9.9%;橡胶制品产业10.1亿元,增长14.2%,占比重7.0%;燃气生产产业17.7亿元,增长13.2%,占比重12.2%主要支撑:三大主导产业增长较快。工新材产业、纺织新面料产、荔枝新材料等供给侧企业受去年快速增长的基数影响,增幅回落,但增幅仍分别高于全部规模工业增速6.8、21.1个百分点;能源产业情况好于预期,电力、燃气产业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增幅同比提高较快,分别高于全部规模工业增速11.2、0.1、个百分点,显恢复性增长,清洁能源如福能新能源,福煤大蚶山,埭头风电、南日风电、龙源风电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初步转型升级。三大新兴产业发展平稳,海洋产品行业、医疗健康产业,增长21.7%,装备制造产业扣除鞍钢冷轧略好于去年。

从规模看,龙头企业运行总体平稳。六成企业实现增长,全区50家亿元企业32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如华兴玻璃、龙源风电,荔枝新材料、华峰新材料、佳通轮胎、笏立鞋业、中锦新材料;17家企业实现负增长,艾力艾鞋服、锐鹰鞋塑、欣达鞋业。LNG全年预计采购40船、约242吨,燃气电厂预计发电29亿千瓦时,佳通轮胎受美国“双反”案胜诉和国内市场看好影响,企业接近满负荷生产,中锦新材料预计生产锦纶切片30万吨左右,华峰新材料生产高端经编布5万吨左右,中粮华港完成重组,实现预期产能。

分区域看,四大园区完成产值127.03亿元,增长15.5%,占全区规模工业比重87.6%,其中,笏石工业园区21.33亿元,增长20.6%,占比重14.7%;临港工业园区57.0亿元,增长17.1%,占比重39.3%;上塘珠宝城20.5亿元,增长11.1%,占比重14.1%;木材加工区28.2亿元,增长11.1%,占比重19.5%

存在问题及原因:两个特色产业出现分化,珠宝、木材产业增幅分别慢于全部规模工业增速6.3、13.5个百分点,僵尸企业有效兼并重组工业园区土地进行二次招商进度等明显滞后,存量企业增长乏力、部分企业资金周转依然偏紧、企业盈利压力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投资结构不够优化

全社会固投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94.99亿元,增长14.0%,房地产开发投资3.52亿元,增长29.4%。分产业看,工业投资完成61.3亿元,增长22.6%,占投资比重64.5%;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37.8亿元,增长19.5%,电力、热力投资完成23.27亿元,增长28.3%商贸业投资3.24亿元,下降35.2%,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仓储投资为零,商业地产投资2.64亿元,提高186.9%;水利业投资3.83亿元,下降35.8%。主要支撑:工业投资对全社会固投贡献明显,贡献率达91.1%,特别是海上风电项目。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回落,有效投资项目不足,新增项目结构不合理,项目推进偏慢,新增项目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房地产项目偏少。二是民间投资显回升态势,但占全区固投比重偏低,贡献不够明显。三是在库项目较少,139个项目中,5000万以上项目51个,5000万以下项目88个,5000万以上项目少15个,下降22.7%。四是从入库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入库71个项目,按规模,5000万以上12个,其中工业项目4个,交通安置区项目3个,商贸业项目2个;5000万以下59个,主要是幸福家园、农村水利设施项目;业主、征迁、前期报批、融资等原因是项目推进主要制约因素,造成海吉星、佳通轮胎配套产业园、部分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未开工入库。

(四)注册地建筑业产值下滑明显,省外入莆企业贡献较大

完成注册地建筑业产值9.11亿元,下降16.2%,完成年度计划35.0亿元26.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7.3个百分点,环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五,中环宏岸建筑企业外迁给我区建筑业带来较大影响。完成省外入莆建筑业产值9.88亿元,下降4.9%,完成年度计划30.0亿元31.9%,增幅居全市第二,中化三建、中国二十冶等省外入莆建筑企业贡献较多建筑业产值。

财政收入下滑收窄,财政增收压力较大

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提高17.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下滑趋势有所改善,完成序时任务,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但增幅排名全市靠后。三大重点税源企业为主要贡献力量,也是缺口的主要原因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三大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减收11794万元,下降51.7%,其中LNG减收10578万元,下降95.9%燃气电厂减收970万元,下降14.9%,佳通轮胎减收246万元,下降4.7%,另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同比减少税收5313万元,下降98.5%

实际利用外资有所改善,外贸出口回升明显

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提高3.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有所改善。主要支撑:是乐澄、海吉星等外资企业贡献明显。外贸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6.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环比提高29.7个百分点,佳通轮胎、艾利德、笏立鞋业等企业出口回暖,拉动出口增长。存在问题及原因: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后劲不足,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外围抗风险能力偏弱,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出口额完成序时任务压力大。

)商贸业快速增长,重点服务业持续发力

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60.56亿元,增长13.4%,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7.78亿元,增长15.8%,主要是健康产业园21家医疗器械产业贡献率达28.0%、珠宝城26家纯电商等新兴产业贡献率达17.2%。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44亿元,增长13.2%,其中,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0.24亿元,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6亿元,增长8.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5.12亿元,增长10.5%。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比增82.0%,健康产业园医疗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扶持效应初显,春节期间举办药械展、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支持医疗器械、金银珠宝、海产品等产业“触网”,农村淘宝促进电商销售快速增长。全区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125家,其中限上电子商务企业40家,净增25家,增长167%,实现交易额8.5亿元,其中找银网、普天药械网贡献明显。房地产、金融业等传统服务业也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传统特色木材家具产业增长乏力,限下费品零售额增长回落。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渔业经济贡献明显

完成农业总产值16.1亿元,增长3.5%,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农业产值0.6亿元,下降0.3%,畜牧业产值1.98亿元,增长1.3%,渔业产值12.8亿元,增长4.0%,农业服务业产值0.69亿元,增长6.2%。渔业产值贡献率79.5%,水产品总产量13.66万吨,增长4.3%主要是春节、元宵节日消费带动海洋生产和养殖海产品起捕上市,海洋捕捞马鲛、带鱼、鲳鱼等优质产品量大、价好,水产养殖牡蛎、龙须菜亩产高、品质好,鲍鱼、牡蛎、虾蟹等品种价格为近年较高的年景。主要问题是蔬菜、禽肉价格造成种植业、畜牧业收入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鱼排养殖鲍鱼、石斑鱼等高附加值品种规模受到限制,适宜养殖发展的湾内海域和空间有限,海洋牧场新的生产性项目少。收入平稳增长,显小幅回落趋态势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5129元,增长6.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环比去年全年回落2.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五。工资性收入1317.9元,增长4.3%,占总收入24.7%,对收入贡献率为17.8%,拉动增长1.1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1325.9元,下降12.0%,占总收入24.9%,对收入贡献率为-60%,拉动增长-3.6个百分点,特别是经营性渔业净收入490元,下降17.1%,贡献率为-33.5%。拉低总收入增幅的原因是经营性净收入下滑幅度较大,合计拉低增幅3.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贡献明显增长拉动7个百分点。

三、确保“双过半”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新增企业入库工作。做好月度规上工业、限上商贸业、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固投项目入库,加强业务指导,做好项目入库资料准备,提高入库效率。

(二)密切关注规上企业运行情况督促做好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财务报表报送,加强跟踪关键财务指标变化,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保持数据平稳衔接,力争完成工业增加值率30%以上,跟踪鞍钢冷轧4月份复产动态

(三)尽快补齐建筑业短板。持续关注省外入莆建筑企业,深入掌握建筑业务情况,做到应统尽统,积极引导在我区注册的省内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及时入库,及时出台扶持建筑业企业优惠政策,引导在外建筑业企业回乡落地注册

(四)做大做强重点服务业。依托健康产业园区,培育和策划重点服务业产业,特别是积极探索、转型特色健康产业企业、医疗投资企业等新型业态。加强电商平台发展步伐,利用现有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普天药械网、找银网、也买银、标准红木交易市场等电商平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商交易平台。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发挥服务业后发优势。

(五)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要加强固投、工业、商贸、重点服务业等项目策划,做好库存项目储备,做大经济总量底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健全项目督查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项目进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