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18年第二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秀屿区统计局 时间:2018-07-19 14:2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2018年第一季度和1-5月经济运行趋势,稳中趋缓,稳中有进,工业保持半壁江山贡献、第一产业平稳发展。

一、1-6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1.95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88.26亿元,增长9.0%,完成年度计划4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236.0亿元,增长29.4%,完成年度计划43.7%财政总收入:实现12.36亿元,增长24.7%,完成年度计划4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5亿元,增长8.6%,完成年度计划39.1%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330万元,下降89.8%,完成年度计划3.9%外贸出口额:预计实现16.2亿元,增长14.9%,完成年度计划50.0%限上商品批发零售销售额实现100.5亿元,增长17.0%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0.72亿元,增长17.8%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91亿元,增长14.2%农业总产值实现35.3亿元,增长2.1%完成年度计划5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1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4元,增长8.5%

分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亿元,增长2.1%,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1.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2.86亿元,增长8.6%,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1.7%,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49.9%,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1.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8.95亿元,增长6.4%,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27.0%,拉动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下滑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更注重质量的中高速增长转变,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位回调。对全市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47.2%;第二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6.2%;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0.5%。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73亿元,增长5.3%,增幅全市平均0.0个百分点,GDP比重4.8%,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1%,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6.3%,增幅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GDP比重3.7%,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2.4%,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58亿元,增长1.5%,增幅于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GDP比重0.3%,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0.1%,拉动经济增长0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79亿元,增长0.8%,增幅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GDP比重6.0%,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3.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15亿元,增长-3.0%,增幅于全市平均5.9个百分点,GDP比重3.8%,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1%,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16.8%,增幅市平均5.0个百分点,GDP比重8.3%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1.9%,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增长7.1%,增幅市平均1.6个百分点,GDP比重1.9%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0%,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第一产业平稳发展

  农业平稳增长,渔业贡献明显   

完成农业总产值35.27亿元,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产值1.01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2.62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28.72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2亿元,增长-4.1%。主要支撑:渔业产值贡献率达81.4%,水产品总产量35.97万吨(大宗海水产品牡蛎11.69万吨、鲍鱼0.50万吨、海带14.54万吨、龙须菜6.67万吨),增长2.8%,其中海水产品35.94万吨,增长2.8%,其中养殖33.18万吨,海洋捕捞2.76万吨。

  第二产业支撑有力

    一是规模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产业贡献分化明显

分产业看大临港产业集群238.91亿元,增长18.1%(现价),比全部规模工业增长快3.6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比重82.9%,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100.3%,拉动增长18.2个百分点主要支撑点:纺织业39.68亿元,增长84.8%,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49.9%;文教珠宝产业48.64亿元,增长8.5%,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10.4%化学原料产业43.95亿元,增长12.9%,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13.7%;燃气生产产业44.39亿元,增长15.7%,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16.5%亮点是:纺织、燃气生产、化学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增长,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80.1%。电力产业15.8亿元,增长25.9%,对规模工业贡献率8.9%;黑色金属冶炼产业3.10亿元,增长376.9%,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6.7%;贡献工业存量增长。下滑原因是木材加工、家具产业23.61亿元,下降6.3%,对规模工业贡献率分别为-4.4%;橡胶制品产业19.74亿元,下降2.6%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达-1.5%

“332”工程看,完成257.5亿元,增长14.2%,占比重89.3%,贡献率达63.5%,拉动增长9.2百分点。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化工新材料63.69亿元,增长7.6%,贡献率8.9%;纺织新面料39.68亿元,增长84.8,贡献率36.1%;能源产业60.19亿元,增长18.2%,贡献率18.4%。三大新兴产业医疗健康产业2.5亿元,增长16.8%,贡献率0.7%;海洋产业13.83亿元,下降25.9,贡献率-9.6%;高端装备产业5.36亿元,增长76.9%,贡献率4.6%。两大特色产业木材产业23.61亿元,下降6.3%,贡献率-3.2%;银饰珠宝产业48.64亿元,增长8.5%,贡献率7.5%。

分区域看,临港工业园区、木材加工区、上塘珠宝城、笏石工业园区、峤江工业园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分别为105.88亿元、57.67亿元、43.03亿元、35.09亿元、15.11亿元,对规模工业贡献率分别为37.7%、16.5%、10.5%、-9.2%、40.2%。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收到成效,但产业贡献分化明显,产能过剩明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拉低规模工业增长。

    二是建筑业完成注册地建筑业产值25.78亿元,增长5.0%,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四,主要是福建祥荣建设投资公司贡献产值半壁江山,主要短板是其他注册地企业以三级以下资质为主,规模较小,贡献不明显。完成省外入莆建筑业产值19.41亿元,增长18.0%,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三,主要是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峰新材料项目贡献主要建筑业产值,其他入驻企业较少。

   (三)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一是商贸业较快增长,规模企业贡献明显

 分规模看,限上商品批发零售额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支撑:商品批发零售额在库234家(其中个体45家)珠宝城电商企业24家贡献明显,龙头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撑有力,华峰、华悦、利锦贡献率达30.1%,大型石油能源批发企业拉动强劲,如海洋、永隆、兴海贡献率达24.5%。住宿餐饮企业在库22家,必盛酒店贡献30%体量,消费品零售额是平海电商企业贡献突出。下滑原因是:存量企业增长较乏力,增量企业增长有限,企业规模效应不足,特别是南日水产品批发、健康产业园医疗器械,球诚、艾利德出口下降明显。

 二是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54亿元,下降20.3%;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19亿元,增长26.6%。主要支撑点是: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中闽物流、标准红木交易平台、水务工程公司、医统天下等16家企业占比重59.0%,贡献存量增长,健康产业园新增企业贡献增量增长。主要短板是: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库85家,退库9家,上规模的龙头重点服务业企业存量不足,规模小的企业多,拉动不明显,特别是中原港务去年3月份开始基数较高,影响今年整年增速。

   三是实际利用外资形势不容乐观 外贸出口波动明显    

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主要短板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后劲不足,外资到位存在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佳通轮胎、海吉星、新安医院等项目开工难度较大,造成增幅同期增幅大幅回落。外贸出口增幅预计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主要支撑点是:佳通轮胎、笏立鞋业、汇龙海产、侨雄玩具等企业出口回暖,拉动出口增长。但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外围抗风险能力偏弱,出口额不够稳定。

 四是房地产销售面积11.38万平方米,下降62.9%,增幅居全市第五。

     财政收入降幅收窄,财政总量差距扩大

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1.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财政收入压力仍然较大,完成目标任务仍较困难。主要短板:三大税源企业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收入减少、财政调库收入减少,土地出让收入少造成,横向比较,与其他县区财政总量差距扩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壮大

     分规模看,在库264个,同比15.8%,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在库59个,增长1.7%;5000万以下项目在库208个,增长22.4%,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占总投资69.8%。分区域、分行业看,主要支撑点:临港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峤江工业园区的永荣石化、华锦实业、荔枝新材料、华彩新材料等供给侧工业技改项目;埭头、南日、平海的福建三川、福建龙源、福建中闽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等工业投资对全社会固投贡献明显对投资拉动强劲主要亮点是增幅预计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7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比重分之一,累计投资规模全市第一。主要短板:笏石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几个镇属镇完成固投仍存在序时缺口,5000万以上项目已完成计划总投资93.2%,投资存量不足,支撑乏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业主要问题是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发展与用地、用海矛盾突出,适宜养殖发展的湾内海域和空间有限,海水养殖密度过高,海洋捕捞产量下降,上半年畜牧业下降3.2%,渔业回落1个百分点,拉低农业整体增幅1.5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下跌,特别是猪肉价格、蔬菜价格、海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农民、渔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存在较大的风险,农业经济波动加剧。城乡居民寄带回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增收保持持续的增长压力较大,居民收入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二)工业僵尸企业有效兼并重组速度缓慢,存量企业增长乏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仍较明显。海洋产业、木材产业工业拉低增长。

   (三)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一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受经济形势影响大,波动明显,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二是第三产业总量占比仍然偏低,增幅低于地区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测算三产发展速度的相关指标如商贸业商品销售额、房地产销售面积、其他营利服务业营业收入、财政八项支出等指标增幅回落明显,排名居于全市靠后位置,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程度需进一步增强。

    是商贸业经济体量总体偏小,贡献经济不够明显。上规模企业体量较小,新增上规模、质量较高商贸企业偏少。策划落地商贸业好项目、大项目实际效果不明显,永福家居入驻商贸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规模工业企业主辅分离进度滞后。

四是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后劲不足,外资到位存在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佳通轮胎、新安医院等项目开工难度较大,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外围抗风险能力偏弱,出口额不够稳定。

五是财政总收入体量占全市比例下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

   (四)有效投资项目不足,项目推进偏慢,特别是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增项目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房地产项目偏少。民间投资占全区固投比重偏低,贡献不够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序时任务进度严重不平衡,固投任务压力加大,投资后劲不足。商贸业投资比重偏低,投资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四、措施建议

    一是认真做好“五上”企业和固投项目入库工作    

二是加强电商平台发展步伐,利用现有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普天药械网、找银网、也买银、标准红木交易市场等电商平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商交易平台。

三是依托我区特色小镇”建设平台,加大商贸业培育力度,策划大型商贸业项目,优化商贸业固定资产投资,拓展商贸业新模式,增强商贸业发展后劲,壮大体量。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棚户区改造等策划民生项目,突破发展瓶颈。

四是加快宜居城市建设,策划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项目设施,率先探索项目开展新模式,壮大服务业项目投资规模,发挥服务业后发优势。      

    五是依托临港产业资源区位优势,争取省、市大项目布局,产业链布局,滨海全域旅游大项目布局,利用一把手招商,实现有效投资,增强工业项目后劲,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