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 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2.4亿元,增长7.0%,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4.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37.5亿元,增长9.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317.94亿元,增长15.2%,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4.2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58.9%。财政总收入:实现16.5亿元,增长14.4%,同比提高16.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0.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0亿元,增长1.5%,同比回落14.3个百分点,环比回落7.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53.5%。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77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4.6%。外贸出口额:实现20.42亿元,下降10.5%,同比回落22.2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6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3.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9.0亿元,增长9.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7.6%。农业总产值:实现47.98亿元,增长4.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环比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6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9元,增长9.5%,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0元,增长8.0%,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一)分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65亿元,增长3.8%,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7%,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主要支撑:第二产业增加值134.88亿元,增长9.5%,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78.5%,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0.83亿元,增长3.6%,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4.8%,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下滑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的中高速增长转变,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位回调。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增长5.7%,增幅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75亿元,增长6.2%,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95亿元,下降1.4%,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2亿元,下降2.4%,增幅低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下降15.2%,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7.8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66亿元,增长19.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下降5.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环比上半年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下滑主要原因是: 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回落12.2个百分点,分别拉低地区生产总值0.13个、0.9个、0.16个百分点,房地产增加值拉低第三产业增加值2.4个百分点。
(二)第一产业平稳发展,主要亮点:渔业贡献明显。
完成农业总产值47.98亿元,增长4.2%,其中,渔业产值37.36亿元,增长6.4%。主要支撑:渔业产值贡献率达81.4%,水产品总产量42.88万吨(大宗海水产品牡蛎14.79万吨、鲍鱼0.53万吨、海带14.55万吨、龙须菜8.09万吨),增长5.1%。
(二)第二产业支撑有力,规模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从“332”工程看,完成394.1亿元,增长11.2%,占比重90.1%,贡献率达77.9%,拉动增长8.7百分点。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化工新材料94.1亿元,增长8.3%,贡献率18.0%;纺织新面料60.6亿元,增长64.7%,贡献率59.6%;能源产业92.3亿元,增长0.4%,贡献率1.0%。三大新兴产业医疗健康产业4.02亿元,下降11.5%,贡献率-1.3%;海洋产业24.6亿元,下降14.0%,贡献率-10.0%;高端装备产业11.68亿元,增长220.0%,贡献率9.7%,。两大特色产业木材产业39.4亿元,增长7.7%,贡献率7.0%;银饰珠宝产业71.9亿元,增长9.1%,贡献率15.0%。主要亮点是上海电气投产,高端装备产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趋于高位,稳居五个县区第一。
建筑业完成注册地建筑业产值32.37亿元,增长9.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四,主要是福建祥荣建设投资公司贡献产值半壁江山,主要短板是其他注册地企业以三级以下资质为主,规模较小,贡献不明显。完成省外入莆建筑业产值27.59亿元,增长42.3%,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三,主要是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峰新材料项目贡献主要建筑业产值,其他入驻企业较少。
(三)商贸业较快增长,规模企业贡献明显
分规模看,限上商品批发零售额、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支撑:商品批发零售额在库234家(其中个体45家)珠宝城电商企业24家贡献明显,主要亮点:龙头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撑有力,华峰、华悦、利锦贡献率达30.1%,大型石油能源批发企业拉动强劲,如海洋、永隆、兴海贡献率达24.5%。住宿餐饮企业在库22家,必盛酒店贡献30%体量,消费品零售额是平海电商企业贡献突出。下滑原因是:存量企业增长较乏力,增量企业增长有限,企业规模效应不足,特别是南日水产品批发、健康产业园医疗器械,球诚、艾利德出口下降明显。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3.36亿元,下降22.6%;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7.73亿元,增长34.9%,主要亮点:增幅全市第二。主要支撑点是: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中闽物流、标准红木交易平台、水务工程公司、医统天下等16家企业占比重59.0%,贡献存量增长,健康产业园新增企业贡献增量增长。主要短板是: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库85家,退库9家,上规模的龙头重点服务业企业存量不足,拉动不明显。截至8月,仍有18家(11家以收入入库,7家以人数入库),企业收入在500万以下,与1000万的年收入标准差距较大,存在被退库风险。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壮大
分规模看,在库302个,同比下降2.9%,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在库67个,增长9.8%;5000万以下项目在库235个,下降0.6%,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占总投资72.7%。分区域、分行业看,主要支撑点:临港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峤江工业园区的永荣石化、华锦实业、荔枝新材料、华彩新材料等供给侧工业技改项目;埭头、南日、平海的福建三川、福建龙源、福建中闽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等工业投资对全社会固投贡献明显,对投资拉动强劲。主要亮点:是总量占全市比重四分之一多,累计投资规模全市第一。主要短板:笏石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几个镇属镇完成固投仍存在序时缺口,5000万以上项目已完成计划总投资93.2%,投资存量不足,支撑乏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业主要问题是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发展与用地、用海矛盾突出,适宜养殖发展的湾内海域和空间有限,海水养殖密度过高,海洋捕捞产量下降。
(二)工业僵尸企业有效兼并重组速度缓慢,存量企业增长乏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仍较明显,产业分化明显,海洋产业拉低增长,工业增加值率波动较大。
(三)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一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受经济形势影响大,波动明显,转型升级难度加大。二是第三产业总量占比仍然偏低,增幅低于地区生产总值3.4个百分点,测算三产发展速度的相关指标如商贸业商品销售额增速、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财政八项支出等指标增幅回落明显,排名居于全市靠后位置,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程度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商贸业经济体量总体偏小,贡献经济不够明显。上规模企业体量较小,新增上规模、质量较高商贸企业偏少。策划落地商贸业好项目、大项目实际效果不明显,永福家居入驻商贸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规模工业企业主辅分离进度滞后。
(四)实际利用外资形势不容乐观 ,外贸出口波动明显
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主要短板: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后劲不足,外资到位存在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佳通轮胎、海吉星、新安医院等项目开工难度较大,造成增幅同期增幅大幅回落。外贸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2个百分点,主要支撑点是:佳通轮胎、笏立鞋业、汇龙海产、侨雄玩具等企业出口回暖,拉动出口增长。但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外围抗风险能力偏弱,出口额不够稳定。
(五)财政收入总量差距扩大
财政总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5.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8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财政收入压力仍然较大,完成目标任务仍较困难。主要短板:三大税源企业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收入减少、财政调库收入减少,土地出让收入少造成,横向比较,与其他县区财政总量差距扩大。
(六)有效投资项目不足,项目推进偏慢,特别是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增项目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房地产项目偏少。民间投资占全区固投比重偏低,贡献不够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序时任务进度严重不平衡,固投任务压力加大,投资后劲不足。商贸业投资比重偏低,投资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四、措施建议
一是保持农业平稳增长,突出渔业贡献率。
二是保持工业半壁江山的支撑作用。
三是加大第三产业后发优势。
四是认真做好“五上”企业和固投项目入库工作。
五是关注工业增加值率,加强工业成本费用表运行监测。
六是加强电商平台发展步伐,利用现有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普天药械网、找银网、也买银、标准红木交易市场等电商平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商交易平台。
七是依托我区”特色小镇”建设平台,加大商贸业培育力度,策划大型商贸业项目,优化商贸业固定资产投资,拓展商贸业新模式,增强商贸业发展后劲,壮大体量。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棚户区改造等策划民生项目,突破发展瓶颈。
八是关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数据质量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