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18年第四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本网 时间:2019-01-24 15:2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1-12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34亿元,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1.53亿元,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9亿元,同比增长19.0%;财政总收入23.35亿元,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8亿元,同比增长8.2%;农业总产值79.04亿元,同比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3元,同比增长9.1%;外贸出口总额完成26.54亿元,同比下降8.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231万元。 

   二、运行特点 

   综合经济不断增强总体看,全年经济运行稳中趋缓,稳中有进,全年四个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累计增长9.2%、7.2%、7.0%、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1.89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18.25亿元,增长4.8%分产业贡献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3%,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8.9%,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29.8%,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经济贡献明显 

   从增速看,全年规模工业四个季度分别累计增长8.4%、9.0%、9.4%、9.5%,连续保持全市第一。 “332”工程看,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41.88亿元,增长14.6%,比全部规模工业增幅快1个百分点,占比重91.6%,贡献率达98.0%,拉动增长13.3百分点。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化工、新材料121.4亿元,增长7.1%,贡献率20.3%;纺织新面料79.0亿元,增长50.2%,贡献率66.2%;能源产业135.3亿元,增长7.9%,贡献率24.8%。三大新兴产业,医疗健康产业5.11亿元,下降14.3%,贡献率-2.1%;海洋产业32.6亿元,下降8.7%,贡献率-7.8%;高端装备产业21.77亿元,增长293.7%,贡献率40.7%。两大特色产业,木材产业52.7亿元,增长8.7%,贡献率10.5%;银饰珠宝产业94.0亿元,增长9.7%,贡献率20.8%。鞍钢冷轧复产、上海电气投产等高端装备产业、纺织新面料产业快速增长,贡献突出。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 99.4%,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综合效益指数410.0%,提高34.3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总额57.6亿元,增长9.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1亿元,增长7.9%;规模工业全部从业人员3.2万人。 

   (三)建筑业较快增长。完成注册地建筑业产值51.59亿元,增长24.0%,福建祥荣建设投资公司贡献产值半壁江山。完成省外入莆建筑业产值36.31亿元,增长17.4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贡献主要建筑业产值。 

  投资拉动有力。全区3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分之一,投资额连续7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30大美丽莆田攻坚项目超序时完成投资;三棵树高新材料、石门澳泊位工程、石城渔港海上风电等70个项目实现开工,CPL一期、上海电气海上风机设备、华峰纺织等50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莆田市会展中心和石门澳公共应急池、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4个列入省五个一批攻坚项目全部竣工投用。分规模看,在库项目391个,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在库87个,增长33.8%;5000万以下项目在库304个,下降6.7%,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占总投资70%以上。分区域看,临港工业园区、笏石工业园区、峤江工业园区的永荣石化、华锦实业、荔枝新材料、华彩新材料等供给侧工业技改项目;埭头、南日、平海的福建三川、福建龙源、福建中闽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等工业投资对全社会固投贡献明显投资拉动强劲    

   财政收入逐步改善。财政总收入23.35亿元,增长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07亿元,下降10.5%;财政支出23.21亿元,下降1.9%,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7.67亿元,下降2.9%。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收1.5亿元,三大重点税源企业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支撑有力,风电类企业、CPL、PA6、华峰集团等大型企业贡献主要增收份额 

   (六)产业招商不断强化立足招大商、招好商,围绕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形成,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组团16次前往北京、上海、广东和港澳等地招商洽谈,开展“2018年锦纶氨纶市场发展论坛等专场招商推介活动,共跟踪对接项目60个、总投资超650亿元,实现签约落地项目30个、投资额超330亿元,其中乙烷制乙烯等项目投资超百亿元,特兴科技、佳通智能化仓储等项目投资超10亿元。签约落地台资项目8个,总投资近1000万美元。 

   商贸业不断繁荣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197.83亿元,增长16.0%,华峰等工贸分离企业贡献明显。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44亿元,增长17.6%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5.58亿元,增长8.2%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1亿元,增长10.4%占比重39.8%。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79.04亿元,增长3.0%,其中,种植业产值5.48亿元,增长0.6%;畜牧业产值5.74亿元,下降4.0%;渔业产值61.36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1亿元,增长2.1%。农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22万亩,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甘薯种植面积6.17万亩,比上年增长2.2%油料种植面积10.14万亩,比上年增长2.5%。全年粮食产量3.55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全年肉类总产量2.55万吨,下降10.5%;其中,猪肉产量2.15万吨,下降10.4%。生猪年末存栏12.30万头,下降16.9%;生猪出栏27.34万头,下降8.1%完成高标准农田验收3万多亩,11家企业、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色水产品增长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53.03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水产品产量46.38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6.62万吨,持平。水产养殖鲍鱼0.89万吨,持平,牡蛎17.90万吨,持平,海带14.55万吨,下降10.2%,龙须菜11.15万吨,增长24.6%渔业产值贡献率达77.7%,对农业经济贡献明显。海水养殖面积保持稳定。拓展浅海养殖空间,巩固传统大宗品种养殖,海带养殖面积5.4万亩,龙须菜养殖面积4万亩,牡蛎养殖面积3万亩,紫菜养殖面积1.3万亩。实施水产良种工程与台湾海洋大学合作推广益生菌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签约总投资2000万元循环水养鱼项目;推广投用新型环保塑胶渔排1.5万平方米。 

    (九)农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3元,增长9.1%,全年四个季度分别累计增长10.5%、10.5%、9.5%、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41元,增长7.9%,全年四个季度分别累计增长8.9%、8.9%、8.0%、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收入明显跑赢总体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速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秀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质量效益还不够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投融资机制创新力度不够,城乡配套功能还不完善,民生社会事业投入仍需加大;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差距。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把形势和问题分析透,把矛盾和困难估计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