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19年第一季度秀屿区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本网 时间:2019-04-23 18:3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1-3 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9.87亿元,增长8.4%,全市排名第三,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4.65亿元,增长9.8%,全市排名第三,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103.28亿元,下降18.0%,全市排名第六,同比下降64.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8.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21.1%。财政总收入:实现6.79亿元,增长11.2%全市排名第二,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环比提高2.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2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9亿元,增长29.4%全市排名第一,同比提高41.5个百分点,环比提高39.0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30.3%。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0亿元,增长1.3%。限上商品批发零售销售实现63.2亿元,增长19.8%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限上住宿餐饮营业实现0.49亿元,增长6.9%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农业产值实现18.0亿元,增长8.1%全市排名第一,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5.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3元,增长9.3%,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二,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环比去年末下降个0.2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30元,增长8.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三,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环比去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9638元,增长7.5%增幅居全市五个县区第四,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去年末回落0.4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一)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4%,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其中,第一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0.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18.9%,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80.1%,拉动经济增长6.7百分点。

(二)第一产业平稳发展 

主要支撑:渔业贡献明显,渔业产值贡献率达80.0%左右,大宗海水产品牡蛎、鲍鱼等渔业品种增长稳定,对农业平稳增长至关重要。

   第二产业支撑有力,规模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主要支撑:是“332”工程工业产值152.0亿元,增长16.4%,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92.3%左右,贡献率达79.0%左右。分别是三大主导产业化工新材料35.2亿元,增长8.9%,纺织新面料26.1亿元,增长25.4%,能源产业33.2亿元,增长12.5%;三大新兴产业医疗健康产业0.88亿元,增长-32.4%,海洋产业6.34亿元,增长1.7%,高端装备产业9.7亿元,增长538.2%;两大特色产业木材产业15.0亿元,增长0%,银饰珠宝产业25.3亿元,增长7.0%;贡献经济半壁江山,有力支撑整个经济增幅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特别是上海电气投产等高端装备产业快速增长以及永荣科技是一季度工业经济的亮点。

建筑业完成注册地建筑业产值12.94亿元,增长10.0%,全市排名第六,同比提高0%,环比下降21.6%。主要支撑:福建祥荣建设投资公司贡献产值半壁江山,新增企业数比去年多27家,贡献企业产值0.96亿元。完成省外入莆建筑业产值11.14亿元,增长14.7%,全市排名第五,同比提高13.3%,环比下降210.7%,主要是福建永荣污水处理项目贡献主要建筑业产值。

  (四)商贸业增速回落

 主要支撑:商品批发零售额在库289家(其中个体35家)去年新增入库企业83家;其中,电商企业44家,贡献明显;龙头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撑有力,华峰、华悦、利锦贡献率大;大型石油能源批发企业拉动强劲,如永隆、兴海贡献较大。住宿餐饮企业在库37家,必盛酒店贡献30%体量,消费品零售额是平海电商企业贡献突出。

(五)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1-2月,87家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6亿元,增长34.1%,49家其他盈利性企业收入1.72亿元,增长47.7% ,主要支撑:中闽物流、标准红木交易平台、水务工程公司、医统天下等企业,贡献存量增长,健康产业园新增企业贡献增量增长。

六)固定资产投资

    主要支撑:一是临港工业园区的永荣石化,峤江工业园荔枝新材料、华锦实业、华青等供给侧工业技改项目;二是平海的福建中闽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等工业投资对全社会固投贡献明显,对投资拉动强劲;三是即将入库大项目福建永荣科技、福建永荣新材料。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完成农业总产值18.0亿元,增长8.1%,其中,种植业产值0.45亿元,增长-5.4%;畜牧业产值1.98亿元,增长43.5%;渔业产值14.1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8亿元,增长7.9%。生猪出栏大幅增长,特色水产品增长稳定,水产品产量14.73万吨,比上年增长5.0%水产养殖鲍鱼0.20万吨,牡蛎7.08万吨,龙须菜4.12万吨渔业产值贡献率达78.3%,对农业经济贡献明显。

(八)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快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收入显现跑赢总体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速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业主要问题是种植业中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面积有难度,畜牧业受流域整治影响,可养范围较小,生猪养殖规模大幅下降,渔业发展与用海矛盾突出,适宜养殖发展的湾内海域和空间有限,海水养殖密度过高,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产品较快增长难度大,农业经济较快增长是不合理的。

   (二)工业僵尸企业有效兼并重组速度缓慢,存量企业增长乏力、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仍较明显,产业分化明显,规模以上企业数从239减少到227家,工业经济有夯实的基础。个别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增加值率偏低,影响整体工业增加值。

   (三)有效投资项目不足,新增项目储备不足,固投任务压力大;房地产项目偏少,贡献低;商贸业投资为零,投资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工业投资下降42.5%,去年基数较大影响增幅;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基数较大,投资出现负增长.完成序时难度大。

   (四)财政收入总量差距扩大

财政收入压力仍然较大,财政收入总量偏小。三大税源企业LNG、燃气电厂、佳通轮胎收入减少,横向比较,与其他县区财政规模差距拉大

(五)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一是宏观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的中高速增长转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位回调;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受经济形势影响大,波动明显,第三产业增速出现低于整体经济增速,经济转型升级难度加大。二是第三产业总量占比仍然偏低,商贸业经济体量总体偏小,企业增长较乏力,增量企业增长有限,贡献经济不够明显,。三是企业规模效应不足,零售企业数少,基数较大,如艾迪尔等出口下降明显,注销企业基数大,近1.5亿元,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

(六)收入增幅回落

 主要是受工资性收入减少影响各项收入,增幅同比、环比回落。

    四、措施建议

    一是认真做好“五上”企业和固投项目入库工作,增加库内企业存量。    

二是关注工业增加值率测算,加强工业成本费用运行监测,提前预警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三是加强跟踪监测龙头企业运行动态、平台经济、特色小镇发展步伐。

四是关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加强跟踪和动态分析。

五是利用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第一产业;夯实工业经济,做强第二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后发优势,做大第三产业,保持运行增幅明显快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