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3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2.7亿元,下降6.8%。
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4.9亿元,下降7.8%。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扣除农户):实现71.7亿元,下降30.6%。
4、财政总收入:实现4.94亿元,下降2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5亿元,下降28.0%。
5、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74.7亿元,下降2.2%。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0.95亿元,下降37.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3.12亿元,下降7.6%。
6、农业总产值:实现18.6亿元,下降1.5%。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6元,下降5.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3元,增长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8元,增长1.8%。
二、运行情况分析
1、综合经济受到冲击,受影响好于预期
保持整体经济基本稳定,增幅回落好于预期,其中,第一产业10.0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49.96亿元,下降8.6%,第三产业32.7亿元,下降5.8%。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疫情期间,消费受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度下降,出口出现下滑,整体经济下滑将持续。
2、工业经济小幅回落
亮点:一是分规模看,85家超亿元企业,其中,10家超10亿元企业产值占比重65.4%连续生产,贡献明显。二是2月底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贡献产值。三是一部分转产企业贡献产值。四是分产业看,化学原料产业38.4亿元,增长39%;纺织新面料产业28.5亿元,增长10%;电力产业9.6亿元,增长14.2%。五是分区域看,临港园区69.1亿元,增长1.2%;东峤园区31.4亿元,增长10.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工业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明显
亮点:一是去年在库项目贡献固定资产投资量。二是复产的重点项目贡献固投。三是临港工业中锦新材料、峤江工业园区华峰、风电项目贡献比较明显。三是房地产投资4.6亿元,增长72.6%,增长较快。
4、商贸业小幅回落
亮点:一是疫情期间零售企业保供应,贡献贸易额。二是电商企业增长一部分贸易额。三是中锦、利锦、华峰等企业工贸分离,贸易额贡献率超139.0%。
5、农业小幅回落,渔业平稳增长
亮点:渔业产品产量增长3.6%,完成产值14.6亿元,增长4.4%,支撑农业经济平稳增长,贡献80%经济体量。
三、存在的问题:
1、一是天然气产业19.3亿元,下降23.3%,下降明显,由于能源价格下降明显,仍然会持续不断。二是橡胶制品6.6亿元,下降33.2%,轮胎、鞋服等出口型产业下降明显,进入3月份,随着欧美疫情的持续和恶化,工业经济特别是外向型工业经济出现30-50%的下滑,甚至更大,环比上月份明显扩大,主要集中在轮胎、鞋服行业,如佳通轮胎、笏立、艾度、艾力艾、欣达等企业。三是主要受外国疫情持续影响,总体看工业下滑将持续一定时间,不排除因外贸订单取消工人间歇性放假现象。四是木材产业9.8亿元,下降20.7%,珠宝工艺产业18亿元,下降27.2%。五是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财务资金压力加大,企业运行困难明显增大。
2、财政收入下降环比2月份明显扩大,一是主要税源企业收入持续下降。二是减费退税增多。三是财政收入体量较小,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3、一是没有新增固投项目。二是项目开工明显不足。三是房地产投资体量太小,贡献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度下降,环比明显扩大,完成序时目标难度大。
4、疫情期间很大部分消费受到抑制,商贸业营业额受到影响,住宿餐饮企业影响严重,同比下降33.1%。新增贸易企业少,贸易企业体量较小,41家企业注销退库、贸易额负贡献率243.0%,拉低增幅比较明显。
5、节日期间消费受抑制,已出现海产品价格回落现象,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态势,部分企业因订单取消,农民工资性收入下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7.2个百分点。渔业养殖风险较大,保险托底保障明显不足,渔业养殖资金困难,养殖生产明显受到影响,渔业养殖户养殖积极性明显受到打击。
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跌幅扩大
1-2月,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收入下降19.3%;其他营利性营业收入下降42.6%,主要受健康产业园企业注销及停业,新增服务业企业少等影响,服务业增幅大幅下滑。
四、确保完成目标的措施及支撑依据
1、加强大型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关注外向型企业运行态势。
2、认真做好“五上”企业和固投项目入库工作,增加库内企业存量,做到应统尽统。
3、建议政府加大财政、金融政策对企业扶持力度,减免相关税费、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行
4、建议企业转产转型,减少外围疫情对订单取消的影响力度,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