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得“红眼病”后 全家中招
昨日,福建省儿童医院眼科黄恩纳医生接诊了一对眼睛红红的兄妹。
每逢夏秋季
特别是入学后一两周
校园内学生聚集
往往是“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
红眼病医学上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它主要由肠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A24v)引起。
潜伏期短,为18-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但迅速累及双眼。
一般可在1~3 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多见于夏秋季,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结膜高度充血,以及眼部刺痛、有异物感、流泪、畏光、分泌物(也就是眼屎)增多等。
严重者眼结膜高度水肿、视物模糊,部分病人还有轻度全身不适、发烧、头昏、头痛、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般经过一周后逐渐恢复,愈后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隔空传染”并不存在。
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易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可存在病毒。
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与患者握手、拥抱等身体上的接触;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
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和脸盆要单人单用的个人爱眼卫生习惯。
此类病毒极易通过眼—手、物—眼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
为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对“红眼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极其重要。
患病期间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尤其不进入游泳池及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有症状的儿童不得入学、入托,患者应在家休息,做好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的传播。
选择正规、水质有保障的游泳池,防止部分游泳场所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换水次数、消毒次数等,同时尽量错开高峰期。
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个人物品,尽量不要用游泳场所提供的公共物件。
游泳时佩戴泳镜,避免眼睛与池水直接接触。
如果有水溅入眼睛,可以用干净的水或人工泪液冲洗眼睛。
游泳前要淋浴冲洗掉身上的汗液,游完泳后及时漱口、沐浴等。
感冒、发烧、休息不足时避免游泳。
得了红眼病也不用慌,记得做好以下几点:
01
及时到眼科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02
眼睛分泌物比较多时,不要用布直接擦眼,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或者用干净的纱布蘸生理盐水湿润眼部,擦去睫毛上的分泌物。
03
不要遮盖眼睛,这样做会使眼睛的分泌物不能排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