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5日区政府印发了《秀屿区“十四五”智慧秀屿专项规划》(莆秀政〔2022〕16号),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四五”智慧秀屿专项规划,对于新时代新秀屿建设发展具有前瞻引领作用。
二、目标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建设“智慧秀屿”为引领,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按照要求设计智慧秀屿的发展路径,立足长远,到2030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底座,稳扎稳打(2021-2023年)。完成智慧秀屿一体化框架建设,初步完成政务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建成高速、智能、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完善安全支撑保障体系,全域覆盖感知网络基本形成。为智慧秀屿建设提供坚实的网络传输、物联感知等基础支撑。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联动发展(2023年-2025年)。基本建成全区统一的智慧政务建设与管理体系,完成政务大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各部门业务系统基本完成政务云上部署,各项应用的智慧化程度普遍提升;基本建成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基于互联网的便民惠民公共服务全面开展,面向民生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智慧应用全面建成。惠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智慧治理更加精准精细,产业经济更加融合创新,智能绿色融合驱动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导的多元协作建设运营模式基本确立,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初步建成莆田市新型智慧示范城区。
第三阶段:稳步提升,融会贯通(2026年-2030年)。城区信息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建设成为莆田智慧化标杆城区。重点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水平大幅跃升,“一网通办”惠民服务便捷高效,“一网统管”城市治理智能协同,城市应急保障与决策指挥能力全面提高。基本建成一支纵向到街镇居民区、横向跨部门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健全涉及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数据资源共享使用、信息应用互联互通等综合管理制度和规范,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智能服务型政府转变。
三、发展现状
秀屿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43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4.8%,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化工新材料、纺织新面料、新能源等三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财政资金投入社会事业五年累计达71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2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教育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康秀屿加快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养老、就业和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信息化整体建设不断优化。政务办事工作的线上办理和掌上办理持续深化,实现政务自助办事一体机线下多处投放。“12345”热线得到广泛应用,完成了“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的初期建设,“雪亮工程”实现城区基本覆盖,智慧路长和智慧质监等平台实现进一步推广应用。试点部署了“智慧安防”小区,探索建设了“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启用了“智慧养老云平台”,强化了“互联网+人社”建设,逐渐深入开展益农信息工程,完成了“现代农业园”项目的初步投资建设。建设完成多灾种预警机制,基本实现重点领域的信息化感知网络与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建设,初步建成应急值班会商与网络指挥平台和“互联网+”应急知识宣传平台,稳步推进了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设。
总体而言,秀屿区信息化建设还处在信息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的中间阶段。尚存在着顶层规划缺失、信息化建设责任分工不明、数据协同共享不畅、应用使用频率不高、信息化财政投入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四、范围期限
《专项规划》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执行至2030年12月31日止。
五、主要内容
《莆田市秀屿区“十四五”智慧秀屿专项规划》分为八大章、三十六小节。第一章,承前启后,深化布局智慧秀屿新篇章,内含四个小节,分别是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总体思路、愿景目标,此章重点总结我区“十三五”信息化发展成就,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区“十四五”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目标和指标安排。第二章,强基健体,开启建设智慧秀屿新任务,内含五个小节,分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站位;强调自主可控,优化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夯实数字底座,构建政务大数据中心;聚焦数字赋能,强化智慧城市应用集群建设;强化数据开发,健全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建设。第三章,智慧政务:构建政务服务一体化数字大脑,内含四个小节,分别是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政务电子督察考评体系、建设智慧政务综合服务体系。第四章,智慧应急:构建全区应急管理一张网,内含五个小节,分别是建立全区覆盖的感知网络平台、建立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平台、建立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创新应用平台。第五章,智慧园区:构建园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内含四个小节,分别是推进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园区政务协同服务工程、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工程、推进园区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工程。第六章,智慧社区:构建惠民利企服务一张图,内含五个小节,分别是打造“社区信息小脑”平台、打造拓展“互联网+”党建平台、打造智慧便民利企服务平台 、打造智慧养老育幼扶贫平台、打造立体安全监控网络平台 。第七章,智慧旅游:构建旅游一体化联动体系,内含三个小节,分别是打造智慧旅游管理体系、营销体系、服务体系。第八章,深入完善智慧秀屿支撑保障机制,内含六个小节,分别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建设、健全政策支持机制建设、落实信息安全机制建设、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推进合作交流机制建设、加大环境营造机制建设。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区发改局林丹瑜,1368593363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