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莆田市秀屿区“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政策解读

来源:秀屿区发改局 时间:2023-05-25 17:4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23515日区政府印发了《莆田市秀屿区“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莆秀政〔202360号)(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秀屿区是莆田市迈向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先行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莆田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和希望所在。坚持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加快构建海洋经济为引领、湾区产业为主攻方向、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必要补充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秀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优做强产业链群,实现产业提质增量,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秀屿实践、奋力谱写港兴业旺富美秀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特制定《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按照秀屿区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依据《莆田市“十四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秀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文件编制。

二、目标任务

围绕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导向,到2025年,以海洋经济为引领、湾区产业为主攻方向、临港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必要补充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秀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群加快崛起,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湾区经济发展壮大,港产城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全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为现代化滨海城区建设提供更强有力支撑,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秀屿更大贡献。

三、范围期限

《规划》范围为秀屿区行政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四、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六章及重点项目等附件。

第一章是发展环境。在深入分析我区“十三五”以来产业发展成效及突出问题基础上,站位国内外特别是全市全区发展大格局,对“十四五”期间我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进行了前瞻研判。

第二章是总体要求。提出“十四五”产业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从质量效益、产业体系、创新驱动3个方面提出16个具体指标。

第三章是重塑产业发展版图。提出优化内部布局与拓展外部空间双向发力,港产城联动优化内部发展格局、跳出本域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承载力和能力,打造优质资源要素在秀屿集聚的引力场,重塑产业发展新版图。

第四章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海洋经济引领、湾区产业主攻方向、产业链群崛起主线,构建以海洋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必要补充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秀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五章是营造产业发展生态。提出实施八大行动,营造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第六章是推进规划实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落实考核评估三个方面提出推进规划实施保障。

、创新特点

整个规划编制突出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提出以提质增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链群崛起和园区升级为主线、以做大做优做强湾区产业为主攻方向,重塑产业版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产业发展生态的战略导向、发展重点和实现路径。

一是明晰我区产业发展未来走向。根据世界湾区经济发展规律,因应莆田城市和产业发展演进态势,我区未来产业将从临港产业向湾区产业拓展、并迈向海洋经济,产业与城市、港口将加快联动融合发展。我区要在临港产业长足发展基础上,加快向湾区产业和海洋经济拓展,加快推进产城港融合。

二是系统谋划我区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以提质增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链群崛起和园区升级为主线、以做大做优做强湾区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海洋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必要补充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秀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东南沿海高端临港产业基地、海洋强省重要湾区引擎、莆田港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奋力谱写港兴业旺富美秀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是提出重塑产业发展版图。对内:因应产业往南走、城市往北靠、连铁通港内畅外联的趋势和要求,形成“一区引领、两轴崛起、湾岛并进、港产城联动”的生产力布局。对外: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对接两圈一轴,融入全市产业布局,善用无形空间,把秀屿人经济转化为秀屿区经济。

四是提出构建秀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文旅经济新动能,港产城联动推进产业链群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

五是提出营造产业发展生态。坚持系统观念,集成优化,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主体作用,实施产业链群崛起、企业梯队建设、国家级经开区创建、需求赋能、科技创新、人才引培、品牌塑造、营商环境优化等八大行动。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区发改局叶慧贞

联系电话:1876057248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