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雄委员:
《关于从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平稳转型升级的建议》(202131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全面完成我省7.06万户四类重点对象和其他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推进6700多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240多条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开展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九峰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全方位探索乡村振兴制度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行政村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行政村公厕四个“全覆盖”;完成既有农房(裸房)整治22万栋,开展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省内铁路沿线环境首次实现了根本性提升,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全线不露白、基本无裸房、面貌大改观”。
代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持续改进工作。下一步,我厅将立足本部门职能,以城乡建设品质提升为载体和抓手,对照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推行环境治理新机制。完善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运营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行以县域为单位,打捆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管网铺设和运行管护,统一委托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实施。推动每个地市各新增1个县(市、区)以县域为单位打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实施市场化运营管理,不断提升运营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每个县(市、区)推动1个乡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不断扩大分类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
二、探索建设现代新农房。开展“崇尚集约建房”县创建,打造“无裸房、有风貌、有机制”县。加强新建农房建筑风貌管控和质量安全技术指导,落实“带图审批”,引导完善室内功能布局,开展新时代农村社区样板建设,探索建设现代宜居农房。推动既有农房整县、整镇、整村或整片区开展整治,逐步提升乡村建筑风貌。
三、推进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以惠台利民为导向,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完善辅导服务机制,拓展闽台合作领域,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100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鼓励乡村引进台湾建筑师(含文创)团队开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创的“陪护式”服务,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进一步挖掘资源、培育产业、传承文化、培训村民,助力乡村振兴。